《第四十一》作者: 拉夫列尼约夫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06mb。
书籍内容:
前言
拉夫列尼耶夫(1891―1959) 苏联优秀的作家。一九一一年就读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曾投身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后加入苏联红军,一九一九年因伤退役。此后,他将全部精力投入文学创作之中,写出了为数众多、颇具影响的小说和剧本。其作品主要以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为背景,富于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例如《》、《风》、《一件普通事情的故事》等等。
中篇小说《四十一》是一部十分优秀的作品,发表于一九二四年。作品的女主角马柳特卡出身于一个渔夫家庭,父母双亡。她为人善良,富于幻想,对诗歌非常感兴趣。她枪法如神,在叶甫秀可夫统帅的一百人左右的革命队伍中,是罕见的射手。在一次冲突中,叶甫秀可夫率领大家冲出包围圈,不过仅有二十三个人生还,马柳特卡是女战士中仅有的幸存者。随后他们在一次行动中捉了一个白军中尉,是邓尼金的一个心腹使者。不过中尉死也不肯透露白军的秘密。叶甫秀可夫觉得中尉是个很有价值的人物,就派马柳特卡和两个会游泳的战士押着他从海上赶往司令部。谁知路上碰上了大风,船只倾覆,马柳特卡和中尉逃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小岛上。不知不觉中马柳特卡对中尉萌生了爱意。一天,有一艘白军的船偶然驶了过来,中尉欣喜若狂,打算随船离开,恰在此刻,马柳特卡举枪朝中尉射击,结束了他的性命。中尉成了马柳特卡打死的个白党分子。
一九九九年三月
第一章
作者不得不交待的话
清晨时分,一阵猛烈的机枪扫射从北面撕破了由哥萨克寒光闪闪的马刀组成的包围圈,红色政委叶甫秀可夫拼尽全力,从缺口中杀了出来。
红色政委叶甫秀可夫、马柳特卡①、以及二十三名战士从死亡包围圈中突围而出,冲到这片地毯般的洼地里。
一百一十九名战士和几乎所有的骆驼则永远留在了这片生长着歪歪扭扭的梭梭树②和红色枝条的柽柳的荒野上。
当哥萨克上尉布雷格接到报告说敌人已突围时,他伸出熊掌般的大手,捋了捋唇上的髭须,张开烟灰缸似的大嘴打了个哈欠,无精打采地说:“随他们去吧!用不着再费劲了,他们不可能活着走出沙漠。我们撤!”
然而红色政委叶甫秀可夫和马柳特卡及二十三名战士,却像原野上愤怒的野兔,灵巧轻盈地向那广阔无垠的沙漠奔去。
读者此时不禁要问,叶甫秀可夫为什么是“红色”的呢?
听我慢慢道来。
当时,高尔察克③率兵把奥伦堡的运输线像塞瓶子一样堵了起来。他们把火车扔到铁轨上慢慢生锈,从此以后,土尔克斯坦共和国就再也没有染皮子用的黑染料了。
动荡不安的皮革的时代随之到来了。
①马柳特卡 对马丽亚的昵称。
②梭梭树 一种生长在沙漠和半沙漠地带的无叶植物。
③高尔察克 苏联内战时的白军首领。
人们从温暖舒适的家里被扔到寒冬酷暑、风吹日晒以及隆隆的枪炮声里,不得不需要一些特别耐穿的衣服来遮身蔽体。
因此短皮衣流行起来了。
皮衣通常都染成黑色,如同穿皮衣的人一样,散发出一种冷峻、坚毅的光芒。
然而在土尔克斯坦再也找不到这种黑染料了!
革命委员会于是把当地居民家中的费尔干纳的乌兹别克人染纱巾以及嘴唇干裂的土库曼女人染帖金①用的德国合成苯胺全征用了。
土尔克斯坦的红军穿上用这种染料染制的皮衣,身上散发出彩虹一般的光芒--赤、橙、黄、绿、青、蓝、紫。
叶甫秀可夫拿着司令部批的条子找到麻脸仓库保管员,发给他的恰巧是一套大红色的皮衣皮裤。
叶甫秀可夫长着一头鹅绒般细密柔软的头发,他的脸从小就是红色的,一脸的红色雀斑。
叶甫秀可夫短粗的身材,卵形的体型,如果再配上这套红色的皮衣皮裤,真是活脱脱的一个复活节红鸡蛋。
叶甫秀可夫背后的武装带十字交叉,呈“Х”形。这总使人感到要是他转过身,前面应该是一个“В”字。
Христос Воскресе!②
这种情况当然不会发生。叶甫秀可夫可不信什么耶稣和复活节。
他只相信苏维埃、肃反委员会、三国际和粗壮有力的手中握着的沉重的青钢色手枪。
①帖金 土库曼族的一支 所织地毯非常有名
②意为“耶稣复活”,复活节时,俄国信教家庭都要染一些红鸡蛋。蛋的一面为字母“Х”,另一面为“B”, 即Христос Воскресе之缩写。
与叶甫秀可夫一起从马刀围成的死亡包围圈中杀出,冲向北方的二十三名红军士兵,和通常的红军士兵一样,都是些再普通不过的人。
他们之中最与众不同的就是马柳特卡。
马柳特卡生于伏尔加河河口三角洲阿斯特拉罕附近的一个四周长着茂密芦苇的渔村,她是一个渔家孤儿。
从七岁那年起,她就穿上了直挺挺硬梆梆的油布裤子,坐在油腻腻的剖鱼凳上宰杀长着银白色肚皮的青鱼,一干就是十二年。
开始招收志愿赤卫队员时,马柳特卡猛然把刀往剖鱼凳上一扎,穿着硬梆梆的油布裤子,来到赤卫队报名。
一开始人家把她撵走了。后来她天天缠着人家不放,大家都笑她。按照人人平等的原则,她最终被赤卫队接纳了。但还是让她写了保证,不准像普通妇女一样生活,在劳动人民最终打败资本家之前,不能要孩子。
马柳特卡有着芦苇般修长的身材,头上戴着一顶帖金式黄褐色皮帽,棕红色的头发像花环一样漂亮,一双调皮的杏眼像黄色的猫眼一样闪闪发光。
马柳特卡平时极其喜欢幻想。不仅如此,她还喜欢随手找块纸片,用铅笔头在上面写些歪歪斜斜的诗句。
每当部队来到能见到报纸的城市里,马柳特卡就会到办公室要纸。全队人都知道她有这个习惯。
马柳特卡用舌头舔着因过度兴奋而变得有些发干的嘴唇,一丝不苟地抄写自己的诗。她的诗都有题目,题目下的署名为:马丽亚・巴索娃。
马柳特卡的诗各式各样。有描写斗争的,有颂扬革命的,还有歌颂领袖的,其中就有歌颂列宁的。
列宁,我们无产阶级的救星,
广场上我们竖起了您的雕像。
是您摧毁了沙皇的宫殿,
为无产者建立了新政权。
当这位身穿皮衣、肩挎马枪的姑娘拿着诗稿走进编辑部时,人们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他们接过诗稿,同意回头看看再说。
马柳特卡心平气和地扫了众人一眼,转身走了。
编辑部的秘书觉得非常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第四十一》作者: 拉夫列尼约夫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