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于丹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2.3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唤醒心中的诗意(代序)壹 春风飞扬引子:一年之计在于春岁月在春光中苏醒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春之意象之一)春啼呖呖:只道不如归去(春之意象之二)春柳依依:挽一段流光赠别离(春之意象之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一个人走过的春天贰 秋思浩荡引子:怅望千秋一洒泪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多情哪堪清秋节绿荷凝恨背西风(秋之意象之一)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秋之意象之二)秋色天涯:寂寂江山摇落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秋风之约:便引诗情到碧霄天凉好个秋叁 明月千古引子:江月何年初照人向明月学一颗平常心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生生之证:秦时明月汉时关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一轮明月肆 斜阳晚钟引子:吟到夕阳山外山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断鸿声里,立尽斜阳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守望一段斜晖脉脉水悠悠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生命安顿:终古闲情归落照伍 田园林泉引子:田园是一种状态法天贵真,琴书消忧守拙才能归园田饮酒与归田,直写胸中天鸟倦飞而知还(田园意象之一)把世界关在门外(田园意象之二)田园的烟火气:把酒话桑麻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陆 登临况味引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落日楼头,栏干拍遍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柒 剑啸长虹引子:千古文人侠客梦长啸倚孤剑,目极心悠悠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热血诗情:醉卧沙场君莫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捌 诗酒流连引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醉中自有真天地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享受诗意,成就最美的人生(代跋)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传播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进行系列讲座,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掀起了全社会重新亲近、学习经典的热潮。近年来,于丹不仅在我国举办了几百场传统文化讲座,为推动中西文化交流,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她的足迹遍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引起了海外观众的热烈反响,受到各国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 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于丹趣品人生》其中《于丹〈论语〉心得》销量已达六百余万册,目前已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发行。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于丹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于丹著.—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6 ISBN 978-7-5502-0532-1 Ⅰ.①于… Ⅱ.①于… Ⅲ.①古典诗歌—诗歌欣赏—中国 Ⅳ.①I207.2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005712号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作 者:于 丹 特约策划:唐建福 特约编审:文龙玉 李健秋 责任编辑:刘 凯 审读编辑:徐向东 装帧设计:黄柠檬·樊瑶 大汉方圆 封面插图:夏吉安 责任校对:瞿昌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83号楼9层 100088)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印刷 新华书店经销字数:237千字 700毫米×990毫米 1/16 印张:192012年6月第1版 2012年6月第1次印刷ISBN:978-7-5502-0532-1定价:38.00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部分或全部内容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本书若有质量问题,请与本公司图书销售中心联系调换。电话:010-82069000
唤醒心中的诗意(代序)
每个中国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小的时候,谁没有跟着李白〔1〕看过“床前明月光”?虽然不懂得什么叫思乡,但孩子的眼睛却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谁没有跟着孟浩然〔2〕背过“春眠不觉晓”?背诗的声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纷纷啼鸟。长大以后,恋爱中或失恋时,谁没有想起过李商隐〔3〕的比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4〕?春蚕和蜡烛,两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物件,通过诗歌,变成了我们可以寄托情感的意象。再长大一些,开始工作,忙碌、烦恼纷至沓来。我们想安静,想放松,谁没有想起过陶渊明〔5〕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千古夕阳下,陶渊明的诗意温暖了后世的每一丛带霜的菊花。然后,我们日渐成熟,就有了更多的心事,更复杂的焦虑,更深沉的忧伤,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与我们的一己之悲比起来,那样浩荡的悲伤、深刻的哀痛,是不是会使我们的心稍稍放下一点,使我们的胸稍稍开阔一些呢?终于当年华老去的时候,我们轻轻叹一口气,想起蒋捷〔6〕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7〕。面对逝水流光,这里面没有撕心裂肺的悲号。那种淡淡的喟叹,既伤感青春,又欣慰收获,不也是一种深沉的人生吗?今天,很多人会疑惑,在现代的忙碌生活中,诗对我们究竟是一种必需品,还是一种奢侈品?可能相比于我们的房贷、医药费、孩子的学费,还有每个人的工作现实、生活梦想,诗歌变成了一件奢侈品。但是我想,如果我们真的愿意相信诗意是生命中的必需品,我们也许就真的可以过得诗意盎然。我很喜欢的一位中国人林语堂先生,他曾经在《吾国与吾民》〔8〕中说过一段关于诗歌的话—— 平心而论,诗歌对我们生活结构的渗透要比西方深得多,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似乎普遍认为对它感兴趣,却又无所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于丹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