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年代:带上所有的书回巴黎-安妮弗朗索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读书年代
——带上所有的书回巴黎
安妮·弗朗索瓦 著
俞佳乐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9月
目录
扉页
01 启蒙:书与床
02 书里塞满记忆的标签
03 债主的光环与悲哀
04 借书读的折磨
05 公共图书馆
06 定律:扔掉一本书等于留下两本
07 回收箱:被遗弃的书和它们的故事
08 第无数本《百年孤独》
09 书店是个危险的地方
10 时间里的书衣
11 气味与尘土
12 独一无二的乐器
13 防盗磁条
14 书腰的意义
15 条形码与书的结合
16 藏书票:赠言和温情
17 从奇思异想到恶作剧
18 读书惹来的意外之灾
19 像伐木工砍树那样读书
20 作家不该在演播室
20 最初一百名读者的口碑效应
22 冰岛传说:读书的机缘
23 穿越新桥的地铁
24 卧病在床:姑婆、妈妈和我
25 我甚至都不想看书了
26 翻词典的运动量
27 整理的欲望
28 书痴症候群
29 不识时务的偷窥者
30 出发,一路读过去
31 回到医院:牢笼回忆录
32 汽车后备箱里躺着书筐
33 旅馆里的书房
34 阅读的预感
35 傲视常规的“越轨”
36 当整个世界联合起来与我作对
37 在众目睽睽之下心安理得地看书
38 有备无患的大部头
39 近视的回报
40 阅读的节奏
41 交叉阅读
42 陋习还是美德:读者的负罪感
43 排他的激情
44 机场的悲剧
45 为什么要去读这些捏造的故事
46 读得太早,读得太晚
47 有备无患的同居理念
48 半途而废的解脱
49 漫漫长夜行:我和朋友们的约定
50 书的另类用途
51 书架上还有空地:实话实说
52 为了开始的结束
译后记
版权信息
制作信息
启蒙:书与床
Liseuse au lit
书与床有密切的联系,在我眼里向来如此。这种意识可以追溯到还不识字的年纪,那时候,一等我跳到小床上,大人们就开始念那些“站着都能把人听睡着”的童话。幸亏有了那些故事,每次我都乖乖上床,从不捣乱生事。
我不喜欢大人们随口讲故事,我喜欢他们念书给我听。我密切留意着书页的翻动,这样,每当我的朗读者耐心耗尽,我就能知道故事的主人公大概跑到了哪一页。大人们总是一会儿工夫就不耐烦了,其实我也瞌睡得要命,但还是会恳求他们继续往下念。
要不为他人的懒惰所累,出路只有一条:自己学会读书。我跟着不同的人学习,领教了千奇百怪的方法,好也罢坏也罢,我一直没能学会他们那了不起的朗读艺术:声音洪亮,抑扬顿挫,从不念错专有名词!(直到今天,我还是会把人名地名念得磕磕巴巴、残缺不全。读俄国小说真是既快乐又痛苦,大串大串的辅音字母减慢了阅读速度。我努力强记那些专有名词,可刚遇到第三个“卡拉马佐夫”就被搅得晕头转向了。尽管如此,这并不妨碍我跃跃欲试地去念那些别具异国情调的关鍵词:拉斯柯尔尼科夫1,迪奥狄华肯2,济金绍尔3……)
终于有一天,我设法摆脱了困境,看书看到忘了时间,但总会有个威严的声音命令我熄灯睡觉。一天夜里,和所有读书成瘾的孩子一样,我被门缝里透出的光线出卖了,从此被迫转入打着手电筒偷偷读书的地下状态。我整个儿缩在被子里,被窝留出几条缝隙,尽量不闷坏了自己。要等到大人们外出,我才能回到地上状态,点上床头灯过过瘾,直到走廊里响起令人心惊胆战的脚步声,才在手忙脚乱中赶紧熄灯装睡。
我享受着这份难得的自由,直到一天夜里我故伎重演,母亲来到床边,想要俯身亲吻我时被夹在床头还冒着热气儿的炽热灯罩烫了个够呛!犯下了这桩滔天罪行之后,我不得不重新缩回被窝里去读书,这一读就是好多年。
总之,我在床上(准确地说是在双腿伸展放松的状态下)度过了最美好的阅读时光。当年趴着,如今躺着,背后稳稳当当垫两个枕头。至于坐着读书,那始终是上学、上班,或者身体不方便时才不得已而为之,一部分阅读的乐趣也随之溜走了。当然,在地铁里看书是个例外。
每天入睡之前,我必须看会儿书,这种“读瘾”根深蒂固——哪怕已经凌晨四点了,不给我来点儿是睡不着的,于足再翻上几页。我的左眼总比右眼先抵达疲劳的极限,就睁着一只眼继续看,直到精疲力尽。我没法儿在读完一章、一段或者一句话的时候见好就收——总要硬撑到最后一秒,往往一个句子还没读完,说睡就睡,像被电击了一样。
1 “卡拉马佐夫”和“拉斯柯尔尼科夫”均为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小说的主人公名。
2 迪奥狄华肯,中美洲文明遗迹,位于墨西哥高原。
3 济金绍尔(Ziguinchor),西非国家塞内加尔的西南部城市和河港,为济金绍尔区首府。
书里塞满记忆的标签
Marque-page
我真的没有恋物癖,但就是舍不得在书页上折角,并且怎么都不愿意用书签。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翻开书本,随手沿书脊使劲压一压,不看了就倒扣着放,像法语的长音符1(借来的书可不敢如此怠慢)。对于精装书,我只好敬而远之,装帧太好就得轻拿轻放、小心翼翼。难怪书架上的精装本永远排得整整齐齐,一副从来没人拜读的样子。
清晨,在地铁里,我任由书本翻到哪一页,即使头一天晚上在半睡半醒之间已经读过了也不介意。忽然之间,神志清明了,我往后翻十页,翻过头了,再往前翻,终于找到了!这一折腾,地铁至少开过了十站。不管面前站着默不吭声的茨冈流浪汉,或是耳边响起乞讨者理直气壮的一句:“打搅您了,我失业了!”——我都无动于衷,或许漫不经心递给他们一些零钱,但目光绝对不会离开书本。又过了一会儿,节奏欢快的手风琴演奏起来,我有点不耐烦了,随身听里泄漏出令人心跳加速的“嘣嘣”声,也吵得我没法继续读书。我起身走向另—节车厢,却忘记刚才看到哪一页,又不得不重新在段落之间徘徊。哦!终于找到了!糟糕,我错过了新桥2站!
沮丧归沮丧,我还是坚决不用书签,也不在书页上折角。
不用说,我同样抵触在书上写批注,但有时的确需要做个标记,我就用指甲在有错误的地方或者值得记取的文字下面划一道印子。在地铁里,当我拿起书本朝各个方向倾斜,或者像阅读布莱叶盲文那样用指端频频触摸页面,企图在厚厚的书页中找出那道指甲印时,邻座都用怀疑的眼神盯着我,就像碰见了一个疯子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读书年代:带上所有的书回巴黎-安妮弗朗索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