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要略-万献初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1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绪论
第一章 汉语音韵学的基本范畴及其概念
第一节 汉字的字音和汉语的音韵结构
第二节 反切
第三节 有关声母方面的概念
第四节 有关韵母方面的概念
第五节 有关声调方面的概念
第二章 《广韵》与中古音系
第一节 《切韵》的产生、发展及其性质
第二节 《广韵》的版本和编排体例
第三节 早期韵图与《广韵》音系的关系
第四节 《广韵》的声韵系统
第五节 中古音系与现代普通话读音的比较
第六节 《广韵》反切的今音变读
第三章 上古音研究概略
第一节 “协韵”说与上古音研究的开端
第二节 上古音研究的材料和方法
第三节 上古的语音系统
第四节 上古音知识的运用
第四章 《广韵》后韵书与近代音系
第一节 后出《广韵》系韵书与平水韵、词韵
第二节 《中原音韵》音系与反映近代音的韵书
附录 国际音标的发音和例字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音韵学要略
万献初 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音韵学要略/万献初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8
ISBN 978-7-307-06414-0
Ⅰ.音… Ⅱ.万… Ⅲ.汉语—音韵学—研究 Ⅳ.H1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106183号
责任编辑:胡国民
责任校对:黄添生
版式设计:马 佳
出版发行:武汉大学出版社
     (430072 武昌 珞珈山)
     (电子邮件:wdp4@whu.edu.en 网址:www.wdp.com.cn)
印  刷:湖北省石首市第二印刷厂
开  本:787×1092 1/16
印  张:16
字  数:303千字
插  页:1
插  图:3
插  表:4
版  次:2008年8月第1版 2008年8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07-06414-/H·576
定  价:26.00元
版权所有,不得翻印;凡购买我社的图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等质量问题,请与当地图书销售部门联系调换。
绪 论
汉语音韵学,又称声韵学,是研究汉字的历史读音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古代汉语的音节结构、语音系统及其历史演变规律的科学。
音韵学通过分析汉字的读音,归纳出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语音系统,包括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和声调系统,然后对各个历史时期的语音系统进行比较,从而探究汉语语音的演变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罗常培先生说:“音韵学就是分析汉字或汉语里所含‘声’‘韵’‘调’三种元素,而讲明它们的发音和类别,并推究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古今流变的。”〔1〕
音韵学是语音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汉语的历史读音,故属于历时语音学范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语音学分出音系学一支,音系学又称音位学,主要研究一定的语言中最小语音单位的应用功能及其组合规律,注重语音的系统性。我们的传统音韵学一直着力于研究历代汉语的语音系统及其组合规律,用现代观点看,可视为历时的汉语音系学。历时性、系统性是汉语音韵学的两大主要特点,普通语言学、音系学则是音韵学的两大基础学科,必须先掌握这两门学科的基本知识,才能学好音韵学。
音韵学又是传统小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就是汉语的语言文字学的一个分支。中国古代研究汉字的学问叫“小学”,也就是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它主要包括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分别研究汉字的字形、字义和字音。《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所谓“六书”,起初不过是通过分析字形构造来教蒙童识字的实用型文字教授方法,因是教“小学生”的,故汉人把文字学称为“小学”。随着时代的变迁,古代汉字的意义后人越来越难理解,“小学”就逐渐变得深奥起来,为了考求字义,给古书中的文字作注解的训诂之学就应运而生,小学就有了训诂学的内容。文字用来记录语言中的词,词的产生远远早于记录它的字形,词是音与义的结合体,则文字首先是语音的载体,不弄清语音和文字的关系,也就很难去推求字义。邢昺《论语注疏·述而》引郑玄语:“读先王典法,必正言其音,然后义全。”顾炎武在《答李子德书》中说:“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段玉裁在《寄戴东原先生书》中说:“音韵明而六书明,六书明而古经传无不可通。”章太炎则在《胡以鲁国语学草创·序》中强调语音在语言文字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音以表言,言以达意,舍声音而为语言文字者,天下无有。”可见,音韵学成为传统小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然的。
传统小学的文字、训诂、音韵三大门类中,系统研究字义的最早专著是《尔雅》,系统分析字形的最早专著是《说文解字》,都成书于汉代,而系统记录和分析汉字读音的专门著作则相对后起。相对于汉字结构来说,人们对汉语音节结构的认识要迟一些,慢一些。最初辨析字音时,只能作些比喻性的描写或近似性的标音,如汉代典籍用“急言、缓言、急气、缓气、长言、短言、闭口、横口”等术语来描写读音,用“声同、声近、读若、读如”等术语来标示近似的读音,这些早期的语音材料往往与训诂纠缠在一起,还远远谈不上专门而又系统的语音研究。
汉末至魏晋时期,随着佛经的传入,学者利用梵文的拼音原理来分析汉字读音的声、韵、调结构,在民间反语的基础上,改造并创制了反切注音法。我国自古就有诗歌讲究押韵的传统,汉字的双声、叠韵现象很早就得到认识,并被用于语音构词和韵律调和之中。六朝诗文骈骊之风炽烈,韵律讲求极盛,反切法遍行之后,把相互押韵的韵脚字归纳到一起,编成各种审声辨韵的音韵类著作,一时间蔚然成风。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音辞》中说:“孙叔然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高贵乡公不解反语,以为怪异。自兹厥后,音韵锋出。”
“音韵锋出”的局面从文献记载中可以想见,据《隋书·经籍志》记载,最早出现的韵书是三国时魏人李登的《声类》,之后是晋代人吕静的《韵集》,再以后历代都有人编录韵书,如南朝时沈约、周颙发现汉语字音的四声变化,沈约写有《四声谱》一书,倡导并运用声调的平仄规律来写诗,其“永明体”开中国格律诗的先河。四声的发现意义重大,使汉语字音的分析由声、韵二分进入声、 ............

书籍插图:
书籍《音韵学要略-万献初》 - 插图1
书籍《音韵学要略-万献初》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音韵学要略-万献初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