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笔下最成功的湘西女性:湘女萧萧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5mb。
书籍内容:

  沈从文笔下最成功的湘西女性:湘女萧萧
  作者:,从购买正版图书开始

  第一章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三三
  玫瑰与九妹
  静
  油坊
  猎野猪的故事
  第二章
  萧萧
  王嫂
  夫妇
  丈夫
  旅店
  第三章
  说故事人的故事
  雪晴
  巧秀和冬生
  第四章
  月下小景
  媚金・豹子・与那羊
  爱欲
  雨后

  前言

  在沈从文的小说世界里,女性是最重要的艺术形象,而其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当数湘西女性。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女性,有这样几种不同的性情或命运:
  一种是汲取了山水灵气、聪明伶俐、明洁质朴的美丽的湘西少女,因而构成了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最温柔的核心”。《边城》里清灵如水的翠翠、《长河》里精明能干的夭夭皆属此类。在本章中,调皮伶俐的三三、九妹、《油坊》中的阿黑、《猎野猪的故事》中大胆勇敢的小时候的宋妈、《静》里安静忧郁的岳珉亦属此类。
  第二种是以原始生命形态存在的自在蒙昧群体。她们勤劳、朴素、善良,具备传统乡村女性的一切优点,但由于受童养媳制、卖淫制以及其他社会恶习、旧的观念的迫害,及她们自身精神蒙昧的影响,她们的身心自由受到束缚,从而不得不接受一份悲惨的人生命运。符合这一特征的女性有萧萧、王嫂、《夫妇》中的年轻媳妇。《萧萧》是体现“乡下人”理性蒙昧的典型作品,除了想到过私奔外,自始至终,萧萧都在接受着命运的摆布,不能自主把握自己的人生。《王嫂》里的王嫂从表面看是一个遇事沉着冷静勇敢的妇人,实则是受着“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和无为世界观的支配。
  同样处在这一群体中,但由于受到大的社会背景的影响及新生活观念的冲击,而开始转入新的人生命运的有《丈夫》里最终选择放弃卖淫生活、与丈夫回归家乡的老七和《旅店》中冲破封建礼教束缚、大胆释放自己长期被压抑性欲的年轻寡妇“黑猫”。
  第三种是不满自己的处境,在与命运作挣扎之后遭毁灭和扼杀的悲剧群体。《说故事人的故事》里的“女大王”夭妹因不甘沦为当地军官的玩偶,大胆杀人而被囚禁,直至被杀害。“雪晴”、“巧秀和冬生”两篇里的巧秀的母亲为拒绝族长的调戏而被沉潭,巧秀为逃避包办婚姻选择私奔,她们都属于这一悲剧群体的代表性人物。
  第四种是在原生态的生命形式下,为追求自由的爱而选择献身的可爱可敬的女子。媚金是这样的女子,《月下小景》、《爱欲》、《雨后》里的女子亦是如此。

  三三(1)

  杨家碾坊在堡子外一里路的山嘴路旁。堡子位置在山湾里,溪水沿了山脚流过去,平平的流,到山嘴折湾处忽然转急,因此很早就有人利用它,在急流处筑了一座石头碾坊,这碾坊,不知什么时候起,就叫杨家碾坊了。
  从碾坊往上看,看到堡子里比屋连墙,嘉树成荫,正是十分兴旺的样子。往下看,夹溪有无数山田,如堆积蒸糕,因此种田人借用水力,用大竹扎了无数水车,用椿木做成横轴同撑柱,圆圆的如一面锣,大小不等竖立在水边。这一群水车,就同一群游手好闲人一样,成日成夜不知疲倦的咿咿呀呀唱着意义含糊的歌。
  一个堡子里只有这样一座碾坊,所以凡是堡子里碾米的事都归这碾坊包办,成天有人轮流挑了仓谷来,把谷子倒进石槽里去后,抽去水闸的板,枧槽里水冲动了下面的暗轮,石磨盘带着动情的声音,即刻就转动起来了。于是主人一面谈说一件事情,一面清理簸箩筛子,到后头上包了一块白布,拿着一个长把的扫帚,追逐着磨盘,跟着打圈儿,扫除溢出槽外的谷米,再到后,谷子便成白米了。
  到米碾好了,筛好了,把米糠挑走以后,主人全身是灰,常常如同一个滚入豆粉里的汤圆,然而这生活,是明明白白比堡子里许多人生活还从容,而为一堡子中人所羡慕的。
  凡是到杨家碾坊碾过谷子的,皆知道杨家三三。妈妈十年前嫁给守碾坊的杨,三三五岁,爸爸就丢下碾坊同母女,什么话也不说死去了。爸爸死去后,母亲作了碾坊的主人,三三还是活在碾坊里,吃米饭同青菜小鱼鸡蛋过日子,生活毫无什么不同处。三三先是眼见爸爸成天全身是糠灰,到后爸爸不见了,妈妈又成天全身是糠灰,……于是三三在哭里笑里慢慢的长大了。
  妈妈随着碾槽转,提着小小油瓶,为碾盘的木轴铁心上油,或者很兴奋的坐在屋角拉动架上的筛子时,三三总很安静的自己坐在另一角玩。热天坐当有风凉处吹风,用包谷杆子作小笼,冬天则伴同猫儿蹲在火桶里,剥灰煨栗子吃。或者有时候从碾米人手上得到一个芦管作成的唢呐,就学着打大傩的法师神气,屋前屋后吹着,半天还玩不厌倦。
  这磨坊外屋上墙上爬满了青藤,绕屋全是葵花同枣树,疏疏树林里,常常有三三葱绿衣裳的飘忽。因为一个人在屋里玩厌了,就出来坐在废石槽上洒米头子给鸡吃,在这时,什么鸡欺侮了另一只鸡,三三就得赶逐那横蛮无理的鸡,直等到妈妈在屋后听到鸡声,代为讨情才止。
  这磨坊上游有一潭,四面是大树覆荫,六月里阳光照不到水面。碾坊主人在这潭中养得有白鸭子,水里的鱼也比上下溪里特别多。照一切习惯,凡靠自己屋前的水,也算为自己财产的一份。水坝既然全为了碾坊而筑成的,一乡公约不许毒鱼下网,所以这小溪里鱼极多。遇不甚面熟的人来钓鱼,看潭边幽静,想蹲一会儿,三三见到了时,总向人说:“不行,这鱼是我家潭里养的,你到下面去钓吧。”人若顽皮一点,听了这个话等于不听到,仍然拿着长长的杆子,搁到水面上去安闲的吸着烟管,望着这小姑娘发笑,使三三急了,三三便喊叫她的妈,高声的说:“娘,娘,你瞧,有人不讲规矩钓我们的鱼,你来折断他的杆子,你快来!”娘自然是不会来干涉别人钓鱼的。
  母亲就从没有照到女儿意思折断过谁的杆子,照例将说:“三三,鱼多咧,让别人钓吧。鱼是会走路的,上面总爷家塘里的鱼,因为欢喜我们这里的水,都跑来了。”三三照例应当还记得夜间做梦,梦到大鱼从水里跃起来吃鸭子,听完这个话,也就没有什么可说了,只静静的看着,看这不讲规矩的人,钓了多少鱼去。她心里记着数目,回头还得告给妈妈。
  有时因为鱼太大了一点,上了钓,拉得不合式,撇断了钓杆,三三可乐极了,仿佛娘不同自己一伙,鱼反而同自己是一伙了的神气,那时就应当轮到三三向钓鱼人咧着嘴发笑了。但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沈从文笔下最成功的湘西女性:湘女萧萧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