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旅行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3mb。
书籍内容:

川端康成文学的东方美

叶渭渠

  川端康成1899年生于大阪府三岛郡丰川村大字宿久庄,接近京都。康成“把京都王
朝文学作为‘摇篮’的同时,也把京都自然的绿韵当作哺育自己的‘摇篮’”。祖辈原
是个大户人家,被称为“村贵族”,事业失败后,将希望寄托在康成父亲荣吉的身上,
让荣吉完成了东京医科学校的学业,挂牌行医,兼任大阪市一所医院的副院长。在康成
一两岁时,父母因患肺结核病溘然长逝。祖父母便带康成回到阔别了十五年的故里,姐
姐芳子则寄养在秋同义一姨父家。康成由于先天不足,体质十分孱弱。两位老人对孙儿
过分溺爱,担心他出门惹事,让他整天闭居在阴湿的农舍里。这位幼年的孤儿与外界几
乎没有发生任何接触,“变成一个固执的扭曲了的人”,“把自己胆怯的心闭锁在一个
渺小的躯壳里,为此而感到忧郁与苦恼”。直到上小学之前,他“除了祖父母之外,简
直就不知道还存在着一个人世间”。
  康成上小学后,不到三年内祖母和姐姐又相继弃他而去,从此他与年迈的祖父相依
为命。祖父眼瞎耳背,终日一人孤寂地果坐在病榻上落泪,并常对康成说:咱们是“哭
着过日子的啊”!这在康成幼稚的心灵投下了寂寞的暗影。康成的孤儿体验,由于失去
祖父而达到了极点。
  对康成来说,他接连为亲人奔丧,参加了无数的葬礼,人们戏称他是“参加葬礼的
名人”。他的童年没有感受到人问的温暖,相反地渗入了深刻的无法克服的忧郁、悲哀
因素,内心不断涌现对人生的虚幻感和对死亡的恐惧感。这种畸形的家境、寂寞的生活,
是形成川端康成比较孤僻、内向的性格和气质的重要原因。这便促使他早早闯入说林书
海。小学图书馆的藏书,他一本也不遗漏地统统借阅过。这时候,他开始对文学产生了
憧憬。
  1913年,川端升入大阪府立茨木中学,仍孜孜不倦地埋头于文学书堆里,开始接触
到一些名家名作。他从不间断地做笔记,把作品中的精彩描写都详尽地记录下来。他的
国文学和汉文学成绩最佳,他的作文在班上是首屈一指的。1914年5月,祖父病重后,
他守候在祖父病榻旁,诵读《源氏物语》那些感时伤事的、带上哀调的词句,以此驱遣
自己,溺于感伤,并且决心把祖父弥留之际的情景纪录下来,于是写起了《十六岁的日
记》。这篇《十六岁的日记》既是康成痛苦的现实的写生,又是洋溢在冷酷的现实内里
的诗情,在此也显露了康成的创作才华的端倪。秋天,他就把过去所写的诗文稿装订成
册,称《第一谷堂集》、《第二谷堂集》,前者主要收入他的新体诗三十二篇,后者是
中小学的作文。从这里可以看出,少年的康成开始具有文人的意识,已经萌发了最初的
写作欲望。
  这时候起,川端立志当小说家,开始把一些排句、小小说投寄刊物,起初未被采用。
到了1915年夏季,《文章世界》才刊登了他的几首俳句。从此他更加广泛地涉猎世界和
日本的古今名著。他对《源氏物语》虽不甚解其意,只朗读字音,欣赏着文章的优美的
抒情调子,然已深深地为其文体和韵律所吸引。这一经历,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
了深刻的影响。之后他从事写作时,少年时代那种如歌一般的旋律,仍然回荡在他的心
间。
  1916年第一次在茨木小报《京阪新闻》上发表了四五首和歌和九篇杂感文,同年又
在大阪《团栾》杂志上发表了《肩扛老师的灵柩》。这一年,他还经常给《文章世界》
写小品、掌篇即微型小说。《文章世界》举办投票选举“十二秀才”,川端康成名列第
十一位。对于立志当作家的少年来说,这是很值得纪念的一年。
  川瑞康成1917年3月于茨木中学毕业后,考取第一高等学校,到了东京,开始直接
接触日本文坛的现状和“白桦派”、“新思潮派”的作家和作品,以及正在流行的俄罗
斯文学,这使他顿开眼界。他在中学《校友会杂志》1919年6月号上,发表了第一篇习
作《千代》,以淡淡的笔触,描写了他同三个同名的千代姑娘的爱恋故事。
  事实上,川端成人之后,一连接触过四位名叫千代的女性,对她们都在不同程度上
产生过感情。其中对伊豆的舞女千代和岐阜的千代,激起过巨大的感情波澜。
  伊豆舞女千代是川端上一高后到伊豆半岛旅行途中邂逅的。他第一次得到舞女的平
等对待,并说他是个好人,便对她油然产生了纯洁的友情;同样地,受人歧视和凌辱的
舞女遇到这样友善的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自然也激起了感情的涟漪。他们彼
此建立了真挚的、诚实的友情,还彼此流露了淡淡的爱。从此以后,这位美丽的舞女,
“就像一颗彗星的尾巴,一直在我的记忆中不停地闪流”。
  歧阜的千代,原名伊藤初代,是川端刚上大学在东京一家咖啡馆里相识、相恋的,
不久他们订了婚。后来不知为何缘故,女方以发生了“非常”的情况为由,撕毁了婚约。
他遭到了人所不可理解的背叛,很艰难地支撑着自己,心灵上留下了久久未能愈合的伤
痕。从此产生了一种胆怯和自卑,再也不敢向女性坦然倾吐自己的爱心,而且陷入自我
压抑、窒息和扭曲之中,变得更加孤僻和相信天命。
  1920年7月至1924年3月大学时代,川端为了向当时文坛挑战,改革和更新文艺,与
爱好文学的同学复刊《新思潮》(第六次),并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招魂节一景》,描
写马戏团女演员的悲苦生活,比较成功。川端康成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文艺年鉴》上,
标志着这位文学青年正式登上了文坛。
  川端发表了《招魂节一景》以后,由于恋爱生活的失意,经常怀着忧郁的心情到伊
豆汤岛,写了未定稿的《汤岛的回忆》。1923年1月《文艺春秋》杂志创刊后,他为了
诉说和发泄自己心头的积郁,又为杂志写出短篇小说《林金花的忧郁》和《参加葬礼的
名人》。与此同时,他在爱与怨的交织下,以他的恋爱生活的体验,写了《非常》、
《南方的火》、《处女作作祟》等一系列小说,有的是以其恋爱的事件为素材直接写就,
有的则加以虚构化。川端这一阶段的创作,归纳起来,主要是描写孤儿的生活,表现对
已故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以及描写自己的爱情波折,叙述自己失意的烦恼和哀怨。
这些小说构成川端康成早期作品群的一个鲜明的特征。这些作品所表现的感伤与悲哀的
调子,以及难以排解的寂寞和忧郁的心绪,贯穿着他的整个创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美好旅行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