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mb。
书籍内容:

您下载的该电子书来自TXT书库

自我论科

著佟景韩等译文化生活译丛

-- 1

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

伊。谢。科恩著佟景韩 范国恩 许宏治译

-- 2

自 我 论1

目   录

作者前言………………………………………………1…

导言 人的“自我”之谜…………………………………9…

从答案到问题……………………………………………9…

比喻和变式………………………………………………1…7

上篇从文化史看个人

第一章 个人历史心理学…………………………4…2从自然个体到个人………………………………………4…2人的形象与文化类型……………………………………6…0第二章 古代希腊罗马遗产……………………………7…5第三章 在公社与上帝之间………………………9…6第四章 个性的发现………………………………1…17“个人感”………………………………………………1…17认识自己与自我交流…………………………………1…29第五章 “人的危机”和社会主义的抉择………………………………………………1…56解放还是异化?………………………………………1…56神圣“自我”的破灭…………………………………1…65

-- 3

2自 我 论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1…81

下篇愿你自强不息

第一章 可变的同一性…………………………………1…90个人恒定性:是神话还是现实?……………………1…90生平与命运……………………………………………2…04第二章 生命全程………………………………………2…14自我意识的萌芽………………………………………………………2…14寻找自我的青少年时代………………………………2…33从自我确定到自我实现………………………………2…51迟暮之年………………………………………………2…63第三章 自我认识心理学………………………………2…82自己心目中的“自我”………………………………2…82自知还是自欺?………………………………………2…93关于自我分析的利弊…………………………………3…06第四章 一寓于多………………………………………3…14是还是似?……………………………………………3…14自主与参与……………………………………………3…27自尊与“自我”一贯性………………………………3…48第五章 自由与责任……………………………………3…59道德“自我”的产生…………………………………3…59选择与责任……………………………………………3…69能力、勇气和本领……………………………………3…90

-- 4

自 我 论1

作者前言

变幻无常的影子,你们又跟踪而至,你们早已使我不得安宁。

莫非我的青春烈火已经冷却,你们究竟何时才会消停?

歌 德

前言的写法各有不同。有时候,首先论证一下命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必要的。然而本书似可不必如此,因为关于个人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品德教育心理条件的意义问题,在苏共第二十六次代表大会和苏共中央六月全会(1983)上已经有过相当详尽的讨论。这篇前言也不可能就这个问题的文献史进行考察,因为认真评述有关著述势必需要好几大卷的篇幅,而简单列举一些书目又不会有多大实际价值。

但是,作者从事这一专题的研究和著述工作既已有年,因此有一个责任是他在读者面前不可推诿的,这就是要说一下,他这本新著与他先前的著作有什么不同。

三十年前,我发表了研究个人问题的第一本小册子,但写得没有什么意思,没有提出什么问题,只是引用一些例证来说明一些众所周知的道理。自撰写《哲学百科全书》第三

-- 5

2自 我 论

卷(1964)的“个人”这一条目时起,特别是在列宁格勒大学开设专题讲座以来,我开始有了比较认真的理论思考。政治书籍出版社出版的《个人社会学》(1967)一书,就是在列宁格勒大学专题讲座的基础上产生的。

此书多蒙读者厚爱,荣获了苏联社会学学会的一等奖,已经译成几种外文译本,其中德文译本(1971)并且作了重要的补充和修订。

在60年代,“社会学”和“个人”

①这两个词有过特殊的吸引力。此外,《个人社会学》一书还提出了前此我们没有讨论过的某些问题。社会角色这个范畴被个人社会学理论所采用,从众行为问题的讨论促使苏联心理学家作了这方面的实验研究,教育、个人形成和社会化这几个概念的相互关系引起了热烈的争论,等等。

但是,由于考察问题的角度过于宽泛,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上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表面化和笼统化。

该书刚一出版,我就感到有必要重新改写了。可是,如果完全依照原来的规模继续讨论这个问题,对我说来不仅力不从心,而且也是不明智的。在60年代,许多问题还只是刚刚提出,到这时已经有了大量的专著。根据显然不完全的文献统计材料,仅自1975年至1979年间,苏联就出版了两千多种研究个人社会学、个人心理学、个人经济学和个人法学问题的专著和论文②。因此,我没有改写和增订《个人社会学》一书,而是着

①,或译“人格”。――译者A B C D E F G H②参见国家萨尔帮科夫―谢德林公共图书馆(劳动红旗勋章获得者)

《社会科学著作年鉴》,列宁格勒,1980。

-- 6

自 我 论3

手深入研究思考个人问题的各个方面,不仅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考察,而且从跨学科的广阔角度进行考察。

结果就产生了若干主题互相连贯而又各自独立的论著。

在一系列论述不同年龄期和社会化诸过程的论文中,在《青年心理学》(莫斯科,1979)

和《高年级心理学》(莫斯科,1980、1982)这两本教学参考书中,在集体著作《童年民族学》(莫斯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