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的现代观照--李清照、辛弃疾暨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5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古典诗词的现代观照
——李清照、辛弃疾暨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 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
目录
夏承焘“论词绝句”论易安词详析
李清照词中的口头语
李清照词的“花相”观想
浅论易安词的选调
李清照酒词的文化解读
《人间词话》为何不提李清照臆测
对李清照《如梦令》习惯解释的异议
金石本色博雅情——从《金石录后序》解读李清照的金石书画情缘
元明清闺阁文学对李清照文士化风格的继承和新变
稼轩词在近现代中国史上接受、影响和经典化情况的考察——以清末民初、抗日战争和新中国头三十年稼轩词的影响为中心
辛弃疾上饶带湖与带湖新居小考
陆游与辛弃疾人生创作的异点比照
辛弃疾的乡居园林书写
论辛弃疾对屈原的心灵接受
寂寞中绽放光彩——元代辛弃疾的影响与被接受略论
历代边塞征戍词创作述论
论南唐词坛对西蜀“花间词”的审美接受
“破体为文”与别情诗的新突破——以李颀《送陈章甫》为例
黄庭坚词与宋代词风转变的契机
论唐至宋闺情词的承递与转变——以草窗词为例
吕大临诗歌考论
李开先诗歌创作综论
上海图书馆藏萧奇中手批“王注苏诗”简论
蒲松龄三首诗词编年考
白居易矛盾心态的文化探寻
关于儒家“诗教”的思考
论词学家王兆鹏——当代词学家系列研究之三
古代文学教学的目的与方法
古典诗词教学与大学生人格美育
多维视野下的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培养
高师学生人文素养缺失表现及对策研究
经典·多元观照·互动
广告语言中的文化色彩探析
“庄周梦蝶”寓言探析
陶渊明与中国书法
唐代佛寺补考
追慕前贤志 见证金石情——赵明诚题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解读
论曲韵书《音韵辑要》之创新
曾国藩幕府古文群体的形成与意义
济南传承弘扬“二安”文化的探索实践
“二安”文化启蒙学校课程的开发与探索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与当代人文素质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词
务实高效 开拓创新——中国古代诗词研究与当代人文素质培养国际学术研讨会学术总结
夏承焘“论词绝句”论易安词详析
王伟勇
一、前言
以绝句论词之形式,当受论诗绝句之启发。论诗绝句由杜甫《戏为六绝句》、《解闷十二首》之四至八开其先,嗣后继响不绝。至于论词绝句之滥觞,历来众说纷纭,或谓始于厉鹗(字太鸿,1692—1752),或上推至陈聂恒(1673—1723以后),或溯源至元末明初之瞿佑(字宗吉,号存斋,又号山阳道人、吟堂、乐全叟,1347—1433)。学棣赵福勇撰《清代“论词绝句”论北宋词人及其作品研究》则上溯自白居易《听歌六绝句》之《河满子》及《杨柳枝词八首》之一、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之一等,其论言而有据,迈越前行学者多矣!
(1)
民国以还,以绝句论词之现象依然存在,此中夏承焘(字瞿禅,晚号瞿髯,1900—1986)作有100首,
(2)
先师郑骞先生(字因百,1906—1991)作有30首,
(3)
叶嘉莹(号迦陵,1924— )作有49首,
(4)
皆有声于词坛,此外,杨仲谋(字育德,号果斋,晚号逋翁,1909— )作有170首,且以专书行世,名曰《评词绝句注》,
(5)
特鲜为所知。而最被当今词坛所瞩目者,当推夏承焘《论词绝句》。关于夏氏此书之来龙去脉,林玫仪《〈瞿髯论词绝句〉初探》有极清楚之考述,兹移录如次:
夏氏的论词绝句,最先名为《词问》,又曾名为《词谳》,后来始易为今名。自一九七九年一月在香港《大公报》连载,至一九七九年三月连载完毕,共八十二首,同时由北京中华书局出版专书;同年五月,又发表《翟髯论词绝句外编》,录诗五首,其中咏朱彝尊《皕韵风怀系梦思》一首重复,实得四首。一九八三年二月出版增订本,在初版八十二首的基础上,增加了十八首,包括原发表在杭大学报的四首及新增的十四首,并将其中论域外词的七首作为外编。原诗字句及夏夫人吴无闻所作之注释、题解等亦略有订补。
(6)
夏承焘《论词绝句》凡一百首,前两首论“唐教坊曲”及“填词”,系论词之起源及填词应有之态度;第三首至第九首,论李白、张志和、温庭筠、李珣、李煜等唐、五代词人;第十首至第二十四首,先总论北宋词,再论林逋、范仲淹、欧阳修、柳永、苏轼(一首与蔡松年合论)、秦观、贺铸、周邦彦、万俟雅言等词人;第二十五首至七十首,先论南渡之际及南宋、金源词人,包括张孝祥、辛弃疾、陈亮(一首与朱熹合论)、张抡、史达祖、张镃、刘过、姜夔、刘克庄、元好问、吴文英、刘辰翁、周密(一首与王沂孙合论)、文天祥、张炎、陈经国(即陈人杰)等,再论载录宋遗民咏物作品之《乐府补题》;第七十一首至九十二首,论明、清词人,包括金堡、陈子龙、夏完淳、王夫之、陈维崧、朱彝尊、顾贞观、纳兰成德、厉鹗、洪亮吉、张惠言、周济、龚自珍、陈澧、蒋春霖、谭献、朱孝臧、况周颐等;第九十三首“论词新境”,可视为论中国词坛之总结及对未来之期盼;第九十四首至九十八首,论日本词人,包括嵯峨天皇、野村篁园、森槐南、高野竹隐(一首与森槐南合论);第九十九首论朝鲜词人李齐贤,一百首论越南词人阮绵审,视野已扩及国外,诚不易也。
进一步观察夏氏所论词人,大抵以一首为度,然亦有两首以上者,兹归纳如次:李珣、李煜、周邦彦、张孝祥、元好问、吴文英、朱彝尊,以两首论之;岳飞,以三首论之;辛弃疾、陈亮(一首与朱熹合论)、张炎、龚自珍(一首与陈亮合论),以四首论之;姜夔,以五首论之;苏轼(一首与蔡松年合论)、李清照,以六首论之。然六首全论一人者,唯李清照而已,其理安在?且此六首作品系以联章形式呈现,亦未见学者提及,故笔者特撰文以明之,以见夏氏布局之细腻,且借以凸显其词学观。
夏承焘“论词绝句”问世后,先有吴无闻为之注释、题解,后有刘扬忠《〈瞿髯论词绝句〉注释商榷》
(7)
一文,为之订补。至于书写读后心得、归纳、综论夏先生词学观之单篇论文,亦陆续发表。除前举林玫仪论文外,他如杨牧之《千年流派我然疑——〈瞿髯论词绝句〉读后》、
(8)
洪柏昭《读〈瞿髯论词绝句〉》、
(9)
朱存红及沈家庄《别有境界、自成一家——夏承焘〈瞿髯论词绝句〉雏议》、
(10)
刘青海《论夏承焘〈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古典诗词的现代观照--李清照、辛弃疾暨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