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书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1mb。
书籍内容:

《智慧书》第一部分 序言:于心田种下智慧的种子

人生的课题很多,爱情、家庭、事业、志向、人际,甚至于一言一行,无不体现出人生的深义。让读者懂得怎样做到在各个方面都有所作为,是编纂这部书的真正目的。
智慧无处不在。爱情、德识、个性、律己、生活、胸襟、言行、求知,都浓缩着智慧的结晶。我们的阅历毕竟有限,不可能通晓古今,但幸而有无数先贤圣哲在逝去的历史中为我们留下了闪耀着光芒的篇章,这些如黎明天空中熠熠的星辰一样的智慧之言,汇聚在一起,好似银河般博大、深邃、浩瀚。我们抬头仰望,欣慰的风吹拂,只因为无数灵光射入心田,化做营养丰富的土壤,为我们种下了智慧的种子,并为其茁壮成长源源不断地提供补给。仔细体味这些隽永的言辞,心田充满了智慧的泉水,在宁静中汩汩流转,滋润全身,使得人生每一个时刻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只乌龟,想要独占全世界的智慧,做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它想让所有人,无论遇到什么难题,都不得不向它请教。于是,它开始长途跋涉,到世界各地去搜集智慧,把搜集到的智慧都装在一个葫芦里,然后,它用一卷叶子把葫芦口紧紧地塞住,防止遗失。
有一天,它觉得已经搜集完了所有的智慧,但是又害怕被别人窃取,便决定把这个装满智慧的大葫芦藏到一棵谁也爬不上去的树的顶上。
它来到那棵树下,在葫芦颈上系上一根绳子,把绳子两端打上一个结,然后将这个绳圈套在自己的脖子上,这样一来葫芦就垂在它的肚子前面了。它努力地往树上爬,却怎么也爬不上去――葫芦总是妨碍着它,几次努力,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这时候,它听见有人在它背后发笑。回头一看,发现有一个猎人正在瞧着它。
“朋友,”那位猎人说,“要是你想爬到树顶上去,为什么不把那个葫芦挂在后面呢?”
听到这一个很平常的建议,乌龟明白了,世界上还存在着许多智慧呢!它还以为把全世界的智慧都搜集光了。
莞尔之余,终有所悟。
智慧的王国是广袤无垠的,穷尽一生的时光也不过窥其一斑。编纂这部《智慧书》乃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历史的积淀中,把闪光的精品择选出来,不敢妄言完备,做乌龟之讥,只期能给读者一丝感悟,让读者阅后有所得,便是编者的安慰了。
大千智慧,恒河沙数。一沙一世界,一木一天堂,也许只有“银河”、“海沙”能够形容智慧之数了,可依然感觉不足。但人的心灵也同样广阔,心思越缜密,容纳的智慧越丰盈。心灵对智慧的感知,智慧对心灵的丰润,永不会消歇。
阿尔伯特・哈伯德在《一生相伴的智慧》的序言里说:我的内心真实地告诉我,单纯而有限的智慧,或许如同式微的烛火,但无数智慧降临的时候,就会使得我们的人生与整个社会焕然一新。它们的光辉,并不只点亮一个世纪,而是照耀全人类,从时代的一个尽头到另一个尽头。归根到底,只有那种具有无限力量的智慧,才可以改变我们每个人的命运。
诚如斯言,人类在智慧的庇佑下行走过几千年。从最初的茹毛饮血,到发明石器,然后到青铜器、铁器,再后来到蒸气机、电气化,又到现在互联网的普及,智慧点燃了人类的心智,使人类唱出无数篇光辉不朽的诗章。我们惊奇地发现,我们的祖先在筚路蓝缕的开拓中吸取教训、创造智慧,他们一辈一辈地积累、发扬,到现在形成了一个智慧的海洋。在这广博深邃的海洋上,鳞光闪闪,熠熠生辉。
现在智慧的接力棒交在了我们的手上,我们怎样踏着先贤们开拓出来的道路,把智慧传递延续,是一个充满了考验的挑战。但我们有必胜的信心!我们完全有能力吸收消化先贤们的智慧,并开创性地用自己的心灵头脑,使智慧的海洋更加宽广、深沉――那是全人类的成果,全人类的骄傲!
与读者共勉!
郑国明
2005年5月

《智慧书》第一部分 思考的头脑

对于知识的崇拜,人类一刻未停止过,因此才有文明之进步。崇拜产生了求知的动力。
求知在求一个“真”字。“真”代表着世界的本真、宇宙的本真和自我的本真,它们统统都隐藏在错综复杂、眼花缭乱的表征下面。如不经过一番艰苦的探索,单凭臆想决不会达到本真的境界,求知便也变得不纯粹。
现在正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大批的信息在身前身后不住地流转,难辨真伪。要是采取混沌的态度,做墙头草,受信息摆布,进退也会迷茫,丧失自我。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自我的丧失,如果那样就失去了自己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在宇宙中存在的意义。求知则为了避免此种遗憾而存在。求知的意义就在于,在吞噬一切的虚假大潮中发现自己,探求自己,拯救自己。
一个孜孜不倦的态度,一颗顺逆不扰的平常心,一种达观向上的胸怀,可以求知矣!切记,求知不可无恒心,不可受外界所扰,不可故步自封,若做不到这些,求知便是空谈,甚至是对知识的亵渎。
不要赞成“皓首穷经”的求知态度,真正的求知不带有任何功利性,只为自己的本色。建功立业虽说荣耀,但昙花一现终难长久,而能得永恒的是你求知所获的独立之精神!
思考的头脑
读书或学习,我们大可以随心之所欲,爱读什么就读什么,爱学什么就学什么,但这里的所谓“思考”,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它像在风中煽火一般,必须始终不断地扇动,才能维持火焰不熄。思考时,必须要对思考的对象发生“兴趣”,不断地刺激它,并且要持之久远不可懈怠。思考兴趣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属于纯粹客观性;一属于主观性。后者是在有关自我的事件时引发了思考的兴趣;前者是对宇宙万物发生兴趣,这一类人之所以思考,就如同我们的呼吸一般,纯属自然的生理现象,当然,这类人并不多见。
严格说来,只有真正有思想的人,才有真理和生命,因为我们有了自己的根本思想,才能真正彻底地理解,从书中阅读别人的思想。
经阅读后所了解的思想,好像考古学家从化石来推断上古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智慧书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