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冲动:对话中国新锐导演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2mb。
书籍内容:
第一部分序
对这年轻一代导演及其作品常有一种欲罢不能、爱恨交加的复杂情感。
新一代导演作品通过国际电影节,进而在国内媒体以及小众间传播。全球化的电影格局与中国电影的独特体制促使他们走上了这样一条主要面向评委和小众的不归路。然而,在这样一个充盈物欲的大千世界和厚重名利的电影时代,电影何为?导演何为?
年轻一代的悲欢离合,是“第五代”之后中国电影的宿命。当王小帅、路学长、章明、管虎、娄烨、贾樟柯等人手执导筒的时候,可供他们驰骋的空间已很有限。事实上,这一时期的电影从业者,正在体制的约束、金钱的诱惑与大师的笼罩之下进行着前所未有的艰难选择。新生代导演想在如此复杂的境遇中“长大成人”,恐怕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对于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来说,等待认同,就像等待戈多。
无论如何,新生代导演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代个人写作者。他们创造了中国的独立电影,并在自己的影像中执著地表达存在、个体与尘世关切。他们游走在允诺与禁忌、主流与边缘之间,并为此付出了相当沉重的代价。但他们的名字,已经跟中国电影的未来联系在一起。
但愿在新生代导演的诗性言说中,能感受到源自内心深处的歌与哭。
李道新 2004-4-27
北京大学燕东园
第一部分王小帅/《冬春的日子》1993(1)(图)
王小帅导演
王小帅1966年出生于上海,后随父母迁往贵州。
1981年考入中央美院附中。
1981-1985年就读于中央美院附中。
1985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在校期间,学生作业《基本筹划》参加大陆、台湾、香港三地学生电影节。
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1990年分配至福建电影制片厂,同年执笔编剧黑白片《妈妈》。
1993年自筹资金执导黑白片《冬春的日子》。 该片入围柏林影展“青年论坛”, 获希腊电影节金亚历山大奖,后被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1995年获意大利托米诺艺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1999年入选BBC“电影诞生一百周年百部经典影片”。
1994-1997年完成《极度寒冷》, 获得鹿特丹电影节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
1996年-1998年完成《扁担•姑娘》。1999年该片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注目”单元。
1999年执导《梦幻田园》, 该片获得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提名。
2000年执导《十七岁的单车》,该片获柏林电影节评委会大奖银熊奖、最佳新演员奖,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剪接、最佳新人奖共六项提名。
2003年新片《二弟》入选戛纳电影节。
目前正在制作新片《我十九》。
●现象工作室(以下简称现象):先从《十七岁单车》说起,前段时间大家都知道它通过审查了,你作为导演有什么样的想法?
○王小帅(以下简称王);还是比较高兴吧。当初因为一些误会而没通过,现在终于通过了。可惜上片时间耽误了,最佳的时期也错过了。还是没能在电影院里放。
●现象:说明制度在慢慢的好转。
○王:对,制度,也包括我个人的状况。
●现象:我看到过你的一些资料,了解到你的道路很曲折,到过很多地方,先从上海到贵州,又到武汉,然后又到北京,又到福建。现在你回过头来看这些经历,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或者说对你现在做电影有什么样的帮助?
○王:我觉得往好里想这些都是财富了。跑了这么多地方,仿佛人生很漫长,其实只是在很短的几年里这么跑,也正好是成长的几年,周围的环境都在变,说好听点是一个很好的财富,说不好听点,就是一种飘的感觉,这种感觉当时特别强烈,没有根儿。当然,在不同的地方能认识不同的朋友,有新的朋友圈子,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不是作为一个旅游者而是作为一个这个地方的人去生活的话,就会有很深的烙印,所以说这些都是财富。
●现象:你对武汉是什么样的感觉?
○王:就这些跑来跑去的地方,武汉相对来说是我最陌生的一个城市,因为我中学在那里念,中学时是在华工附中吧,只呆了两年。
●现象:有个小插曲跟你说一下。我在学校做文学社的时候,有一次到华工参加交流活动,然后中间就认识一个朋友,年纪比我们大很多,他在华工大那边做打印社,后来我们聊到电影,他说:“以前我记得好像有个叫王小帅的,在这边读过书,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我说:“王小帅?他现在是第六代的一面旗帜啊。”“啊?不会吧?他混得这么好了?”他这么回答。
○王:(笑)因为我在华工读中学,有很多同学会留在当地。
●现象:他现在还在那里开打印社,做了很多年。你的《扁担姑娘》是在武汉拍的?
王:对,这跟我的画画经历有关。当时对武汉的印象还是码头那块儿,在长江边上啊,汉口,武昌比较闹市的地方。我经常就是跑到那边去,画画,写生。在我心里面的感觉,武汉的生活是在那边的,虽然我自己生活在华工、武大、东湖这一片,当然,这也是一个另外的、别有风味的武汉,但我总觉得那边才是真正的武汉。
●现象:现在码头那块被建成外滩了。
○王:改了是吧?其实那些印象是自己在画画的时候体会出来的。那时候就觉得武汉很乱,马路上很乱,人说话的声音也很大,夏天的时候,很多人都光着膀子在街上打地铺睡觉。现在看起来,哪儿都转暖了,都热,但那时就感觉武汉不是一般的热。
第一部分王小帅/《冬春的日子》1993(2)(图)
王小帅导演
●现象:其实整体看《扁担姑娘》这个故事,就觉得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成的,却选在了武汉。
○王:对我来说并没有指向说非得是武汉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影像冲动:对话中国新锐导演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