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现场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mb。
书籍内容:

上篇:第一部分――前言前言―不要无意中毁灭了自己的孩子

成就还是毁灭自己的孩子,在家长的一念之间
探索教育的真理,既是为了有益于下一代,也是为了提高自己。 人是非常敏感的动物,造就一个人或毁灭一个人,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
当我们没有掌握教育的真理时,我们有可能毁灭自己, 还可能毁灭我们的孩子。当我们掌握了教育的奥秘时,我们就有可能造就自己,也有可能造就我们的孩子。
当千万个家庭都在为孩子未来的学习和事业操心、忧虑时,用一句俗话讲, 许多的家庭教育“有病”。
最近,我在外地遇到一个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他的孩子已经长得很高了。 提起孩子,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他不爱学习,学习不好。然后, 又说:看你的孩子多棒,我的孩子就不行。
我的这位朋友家里生活水平很一般,却早早就给孩子买下钢琴, 但他完全有可能因为某些不得法的教育葬送了孩子的未来。以我的观察和敏感,站在一旁的孩子听到这些话是非常不舒服的,是强打着精神支撑自己的, 还得装出对这个远方的叔叔很热情,同时在心里承受着父亲似乎是关心、其实是挫伤性的评价。
这位父亲无疑是爱孩子的,然而,在这一瞬间,他的话给了孩子一个打击。 假如天天有这样的打击,我不知道哪个孩子能够承受得住。
每一个成年人都需要理解和赞赏,他的工作要得到领导和同事的理解和赞赏, 在社会上要得到朋友的理解和赞赏。这是许多家长都明白的道理,然而,他却没有想到,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的作用要远远胜过大人心目中的上级和同事。 如果你的主管或领导每天都说你不行时,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不知道你还有什么样的工作积极性。
有一天, 我远远地看到一个母亲在阳光下很严肃地观察儿子做一个操作。孩子大约有六七岁,他在试图搬运一箱雪碧。箱子很重,孩子抱不起来, 就端起一头挪过去,再端起另一头挪过去。母亲一直站在旁边微笑着。 这个游戏进行了二十多分钟,孩子只挪动了很短的一段距离。对这个孩子而言,这箱雪碧毕竟太重了一些。
我忍不住走过去问他的母亲,她站在这里做什么?她说:我要锻炼孩子, 看他能不能把这箱雪碧弄回家去。我不由得感到,这实在是一个很负责任的家长。 对一个学龄前的儿童,在夏天的烈日下给他这样一个科目训练,一般的家长是意识不到的。 那个小孩恐怕不是第一次进行类似的训练,一直很努力地“工作”着:折腾来折腾去,横着挪, 竖着推。
我在一旁夸奖孩子,家长说:还不行。这个家长锻炼孩子的意识值得称道,我准备配合她一下。我说:你的孩子真了不起,一般的小孩根本就不敢做这样的事, 也不可能做这样的事。你看他搬得多起劲呀!我已经观察了很长时间,他一直在做, 而且是很认真地做,这个小孩以后肯定特棒!
在这里,我把我的方法和她的方法结合在一起, 给了孩子更好的感觉,孩子果然更卖劲了。 我对他母亲说:说不定孩子会想出更好的办法来。
孩子折腾了一阵,忽然发现路边有两根长长的树枝,他灵机一动, 把两条树枝铺在地上,再把那箱雪碧挪到树枝上拖着走,果然比刚才快多了。 我进一步夸奖他:这个孩子真棒!
我想,这位母亲的做法和我稍微加进来的一点做法是一个完整的做法。 母亲已经做得很不错,敢于严格训练孩子,这时,再加上一点鼓励和欣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就有了创造性。而对于孩子的创造性,又要给予更加充分的鼓励和赞赏。
那么,这个小孩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进行这个操作呢?在母亲的关注下, 还有一个陌生叔叔的关注。他是在一个环境中进行自我训练。要知道, 所有的人对环境都非常敏感。
又一天,我看到一个母亲领着一个五六岁的儿子踢球。 另一个母亲领着一个三四岁的女儿,站在一边看男孩踢球。为了使女儿得到锻炼, 母亲就鼓励她说:你去和哥哥一块踢。女孩有一点犹豫,想去,又不敢去。 这时男孩说了一句话:我不愿意和她踢。
一瞬间,我观察到小女孩脸上是一个特别沮丧的表情。妈妈再鼓励她时, 她抱着妈妈的腿,怎么也不肯过去。对于一个孩子而言,这个打击是相当大的, 这和大人遇到打击时差不多,但是家长们一般不注意。举个例子, 在舞场上一个人邀请另一个人跳舞,对方说:我不愿意跟你跳。他绝对特别沮丧。小孩和大人的心理是一模一样的,小女孩心里特别难受,那一瞬间她自卑,自惭形秽,缩在母亲背后。
我当时就在旁边配合她的母亲,我说:你上去跟哥哥踢,没关系, 哥哥会跟你踢的。我又对男孩说:你多棒啊,你教妹妹踢几下。你踢得真棒。对,你往妹妹那儿踢。
球就滚到了小女孩面前,小女孩不敢踢,她的妈妈就鼓励她。 她轻轻踢了一脚,那一脚没踢多远,她妈妈说:你平常踢得挺好的,怎么这一脚踢得这么没劲呀?我说:这一脚踢得挺棒的!这时,要赶紧鼓励。
踢了两个回合以后,小男孩接受了小女孩。小女孩很快兴奋起来,跑前跑后, 高声地尖叫,显得又活泼又大方。
这件小事说明什么?说明小孩的自尊心与大人一样不可伤害, 与大人一样敏感,与大人一样宝贵。小孩只是在能力上、知识上和大人有差别。就其自尊心而言, 与大人没有差别。

上篇:第一部分――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子女(1)

那么,家长们如果想使孩子进步,只要有决心,掌握一点正确的方法, 是件不难的事情。而这种方法、那种方法,归根结底,就是要了解人,了解家长自己, 了解孩子。这种了解绝不是通常所说的陈词滥调的了解,天天有人在说,要了解人, 要了解孩子,其实满世界看到的都是不了解。
家长们要使孩子发生变化,就一定要取消唠叨式、数落式、训斥式、包办式等各种错误的家教模式及嘴脸。中国有一句古话说得特别好,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研究世界上的各种文化,许多学者认为这句话是世界第一金科玉律。 几乎在所有的文化中,都有这样一个规范和讲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家教现场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