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脚步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2mb。
书籍内容:
1988年・珠峰・伟大的跨越1988年珠峰・伟大的跨越(1)
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海拔8848.13米
北纬27度59分东经86度55分
1988年 李致新和王勇峰参加了史无前例的珠峰跨越行动
5月5日 李致新站在了世界之巅
这两个年轻人没有想到世界最高峰的攀登是实现他们攀登
世界七大洲最高峰梦想的第一站
1988年2月,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脚下。
两个年轻人面对着金字塔一样的山峰,常常一坐就是一天。没有话,风吹过沙砾的声音和呼吸的声音就是全部。
他们在这里,除去守住零下20度的寒冷,最主要的是守住两辆吉普车、两个帐篷还有一个水泥台子。偶尔会有一些藏族牧民上来看看他们,经常来拜访他们的只有一群野鸽子。
自从有了这群鸽子,两个年轻人有了一些事情,喂鸽子,听鸽子咕咕咕地聊天。鸽子走了,两个人继续沉默。
两个人,一个叫李致新,一个叫曹安。两个小伙子把该说的话都说了,快一个月了,这个地方只有他们两个人。
他们这种寂寞的守候是为了等待一个伟大的开始。
1988年,人类登山史上最伟大的一次登山活动――中日尼三国双跨珠峰就是从这个守候开始的。
珠峰墓地前,李致新用罐头盒为前辈们做了一盏盏小油灯照亮他们也照亮自己
珠穆朗玛峰北侧的大本营通常安置在海拔5150米的平坦的河谷里。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珠峰的墓地就紧靠着营地。面对着金字塔一样的珠穆朗玛峰。
所谓墓地,只是一些石头和石块堆积在那里。不同的是,每颗石头或石块上都有一些字迹不太清晰的名字,那些名字是用冰镐刻上去的,有的,甚至是用石头划写上去的。
每颗石头、每块石板代表着一个生命。
珠穆朗玛峰上,安息着近200个登山者,他们的亲人惟一可以和他们亲近的就是抚摩这些石块。
每一年的登山季节,墓地边会有沉默守候的人,他们望着珠峰,亲人安睡的雪山;珠峰也望着他们,安慰那些思念亲人的心。
1988年中日尼三国双跨珠峰的营地也是近贴珠峰墓地的。每天,向李致新和曹安他们问早安的就是这些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前辈。
前辈们面前是一些空罐头盒还有各种食品袋,那是每个过客留下的敬意的见证。
1988年3月2日,阴历正月十五,月亮最圆的一个夜晚。
按照白天清点过的人数,李致新和曹安用空罐头盒做了一盏盏小油灯,对照着墓碑上或清晰或模糊的名字,轻轻排列在墓地前,油灯橘黄色的光芒照亮了两个年轻人的脸庞,也照亮了墓碑上的名字。
现代登山运动诞生于浪漫的爱情故事,可一旦进了山,你不会有一丝浪漫的感觉。
阿尔卑斯山上,海拔3000米到4000米的雪线附近,生长着一种野花,人们叫它高山玫瑰。这种植物生长的地方已经接近“高山植物禁区”了,采摘它十分困难。
传说,很久很久以来,阿尔卑斯山区的居民一直流行这样的风俗:当小伙子向姑娘求爱时,为了表示他对爱情的忠贞,就要克服重重困难和危险,勇敢地登上高山,采摘“高山玫瑰”献给自己心爱的姑娘。
直到今天,当地居民仍然保留着这种习俗。
高山玫瑰,那灰白色的花朵实在没有任何惊人之处,但它却把人们引领向群山。
将登山的起源赋予浪漫的爱情,无论事实如何,人们都是愿意相信这种说法的。
其实,现代登山运动的起源是这样的:18世纪中期,阿尔卑斯山以其复杂的山体结构、气象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注意。
1760年,日内瓦一位名叫德・索修尔的年轻科学家,在考察阿尔卑斯山区时,对勃朗峰的巨大冰川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他没有能力攀登到顶峰上去,于是,在勃朗峰山脚下的沙莫尼村口贴了一张告示:“为了探明勃朗峰顶上的情况,谁要是能够登上它的顶峰,或找到登上顶峰的道路,将以重金奖赏。”布告贴出后,没有人响应。
一直到26年后的1786年,沙莫尼村的医生帕卡尔邀请当地的石匠巴尔玛,结伴在当年的8月8日登上了勃朗峰。
一年后,索修尔自己身带测量仪器,由巴尔玛做向导,率领一支20多人的队伍登上了勃朗峰,验证了帕卡尔和巴尔玛的首攀事实。现代登山运动由此诞生。
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登山”的条目采用的就是这种说法。由于现代登山运动兴起于阿尔卑斯山区,所以,在世界各国,登山运动又被人们称之为“阿尔卑斯运动”。
从现代登山运动的诞生到1988年人类要双跨世界最高峰,已经有200年的历史了。
在这200年中,人类的登山运动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了,从南美的安第斯山脉到北美的落基山脉,从中亚的高加索山脉一直到喜马拉雅山区。
在这200年中,登山的设备从麻绳、登山杖发展成岩石锥、冰镐、铁锁等复杂的装备,登山的形式也从初期简单方式,即选择容易和安全的路线攀登,开始朝着难度较大的路线挑战的高难度技术型登山发展。
当然,在这200年中,也有无数的登山者已经在这项运动中献出了生命,仅仅在珠穆朗玛峰上,就有近200具登山者的遗体常年陪伴着无言的冰雪……
此刻,橘黄色的烛光照射在那些无言的碑石上,提示着他们,眼前这座山峰的历史,也用这光芒指引着他们前行的道路。
他们并不知道前面的路上会有什么,李致新在心里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一定要到达8000米的高度。
他那个时候没有琢磨8000米意味着什么,只是想,进了中国登山队,就得有8000米的纪录。
但他忽略了早在学校里就了解到的一段历史,人类在19世纪就得出了“8000米死亡线”这个概念。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危险的脚步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