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怕安眠药 - (TXT全文下载)

书籍内容:

第一篇 安眠药Q&A自序

自序
失眠了,该怎么办?
夜已深,人已静,第二天还有要紧的事等你去处理,能休息的时间越来越少,脑中却还乱糟糟的,各种思绪杂沓纷陈,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羊也数了,牛奶也喝了,睡意就像只狡黠的野兔,在漆黑的夜里放肆奔驰,让你抓不住、哄不来,又急又气,却只能无奈地倒在床上,听着时间滴答滴答地从你耳边流逝。
“我失眠了。”第二天,你只能红肿着眼,满是歉意地望着你的同事或同学,然后整天哈欠连连,心不在焉。
像这样的经验,大部分的人都曾有过。通常,越是需要充分睡眠的时候,越容易失眠。大考、面试、结婚、出国等前夕,都是最标准的失眠夜。
偶尔失眠一两天,虽然痛苦,倒也没什么大碍,等到压力事件过去,人放松了,又是黑甜乡里的一条英雄好汉。
然而,万一问题不曾改善,继续失眠下去呢?一天、两天、一个礼拜、两周、一个月、两个月,你继续失眠――
这时,事情就糟糕了,每天都没办法睡好,整天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的,提不起劲做事,没办法专心,记忆力减退,真是生不如死,痛不欲生。
撑不住了,去看医生,医生问了两句,开了一些安眠药,就把你打发回家,吃了药,睡是能睡,但就是没有那种畅快的感觉,几个礼拜过去,到医院返诊,又是一包安眠药。试着几天不吃,眼睛睁的像铜铃,完全睡不着!
望着那堆五颜六色的药丸,真不禁要想:我非吃不可吗?要吃到什么时候呢?这样吃,难道不会伤身吗?这一生,就要在药丸中度过吗?
倘若,你也是长期的失眠族,应该很能体会这样的痛苦。
事实上,人不该是药物的奴隶,安眠药应该只是一种协助睡眠的工具,而不是通往睡眠的惟一道路。但是,既然是工具,那我们也无须视之为洪水猛兽,避之惟恐不及。拒绝服用安眠药,跟完全仰赖安眠药一样,都是忘掉了我们才是药物的主人。
医生在门诊的经验中,发现很多患者对于安眠药都有所误解,往往陷于又依赖又害怕的痛苦中,无法自拔。故此写了这么一本书,主要就是想对安眠药做个概括性的介绍,破除安眠药的神秘感,让读者能知己知彼,引为己用,而不为其所害。
在下面的章节中,将分成两个部分来探讨安眠药:第一部份主要是一些对于安眠药常见的疑问,在问答之间,会依提及安眠药的类别、药性、药效以及副作用,读者在阅读过后,当能对安眠药有个初步的认识。
第二部分是安眠药的个论,笔者依照安眠药的类别,一个接一个介绍,并在文末,附上现有的安眠药药名,提供读者参考,并非推荐之意。不过,由于生产安眠药的药厂非常多,产品也很多,虽然已经努力收集,但遗漏之处,望请见谅。
在本书的最后,还会列出各种安眠药的商品名称,依照字母顺序排列,倘若读者正在服用安眠药,也可以当作小型药典来查询。
如果您已经准备好了,不妨让我们一同探索安眠药的奇妙世界吧!

第一篇 安眠药Q&A第一章 症状与诊断(1)

第一章 症状与诊断
为了失眠去看诊,医生会怎么做?
当你走进诊室,在闹哄哄的环境中,告诉医生说你饱受失眠之苦。医生望着你,若有所悟,片刻后,问了几句话,写了一些字,敲敲键盘,叮嘱你好好吃药,下次返诊。还来不及问些什么,护士就叫你到外头等了。
也许你曾经疑惑过:在这短短的过程中,医生到底想了些什么事呢?我们现在就来公开医生的脑袋在刹那间闪过的意念吧!
我们假设:你看的是合格的医生,医生也秉着良心看诊。那么,在那一刹那间,他脑袋中所闪过的事,会多到让你惊讶。
医生会先考虑:你生的是什么病?也许,你自认为只是失眠而已,是一个很常见的症状,但在医生眼中,可是一点也不能马虎,因为有太多疾病是通过失眠来呈现的:
◆ 脑部受伤◆忧郁症◆脑瘤◆广泛性焦虑症◆偏头痛◆恐慌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社交畏惧症◆精神分裂症◆适应障碍症◆人格障碍症◆原发性失眠症
上述的答案通通都是造成失眠的原因,如果继续列表下去,用完这整张纸都列不完。事实上,很多实习医生最怕的就是被老师问到这个――背都背不完!
有太多疾病会通过失眠来呈现,失眠往往是这些疾病的征兆,倘若不注意,非常容易忽略掉,因而错失了治疗良机。
但是,我们也不必自己吓自己,失眠不过“可能是”疾病的前兆,但它也“可能不是”。一般人的失眠,往往只是暂时性的焦虑或忧郁造成的,一旦压力事件消失,症状就解除了。 
因此,医生必须在短短的时间内,通过你的陈述,揪出造成你失眠的罪魁祸首。他会在心中列出一些可疑疾病的列表,然后设计一些问题,一个接一个问你,来缩小侦查的范围。
医生的诊疗过程
倘若你说:最近体重减轻、食欲不振、心情低落,常常不自觉做错事,医生就会联想到忧郁。但是,到底是躁郁症的忧郁?重郁症的忧郁?循环性情感低落症的忧郁?人格障碍症的忧郁?适应障碍症的忧郁?还是因为失眠而忧郁……,又是一堆等待理清的问题了。
等到所有问题问完,该做的检查也做完了,医生就会在脑中有个初步的想法,他会针对主要问题来治疗,同时也处理你的各种症状。
前者是所谓的治本部分,后者则是治标部分,两者都要兼顾,不能偏颇。有人以为只要治本即可,不必治标,但是,没有必要让患者继续痛苦下去吧?就像忧郁症造成的失眠,抗忧郁剂才是治本的疗法,但要三周后药物才会生效,难道患者就得继续失眠三周吗?天天失眠,心情要好大概也很难吧!
因此,医生通常会草拟一套治疗计划(他不一定会解释,除非你问他),旋即付诸行动。倘若他以前没看过你,他有可能只开几天量的药,请你过几天后再回来就诊,目的就是要视你的反应,来调整治疗计划。
个性问题、生活压力事件、家庭问题等等,不是一时三刻可以处理好,医生可能会建议你接受相关的治疗,诸如心理治疗、家族治疗等;也可能建议你念一些书,诸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技巧等书;要是病情很严重的话,医生可能建议你住院;当然,医生也很有可能暂时什么都不做,先解决你的失眠问题再说。
最后,医生通常会开出一些安眠药,这个,就是要立刻解决你的失眠问题。你因为失眠而来,医生也会感到自己有义务要让你睡得舒服些。
就这样,你的看诊过程就完成了。
听起来似乎很复杂,跟寻常看诊的经验完全不一样。但是,事实就是如此,医生替你考虑到的事情,远远超乎你的想像――当然,不是每一位医生都如此。
但为什么医生从来没跟我说那么多?一来,是台湾的医疗环境使然,医生也许觉得:未必每一件事情都能说清楚讲明白的。
另一方面,你也没问,他当然不会说。所以每一次看诊时,找一位能和你讨论及解释的医生是你应该有的考虑――毕竟,知道自己的病情,参与治疗计划,是你的权利、也是你的义务。

第一篇 安眠药Q&A第一章 症状与诊断(2)

医生开的安眠药,有必要吃吗?
在上一章中,我们说了一大堆,医生可能这样、可能那样,结果,不管怎样,医生还是开药了。好像绕了一大圈,到最后又回到原点似的,可是――
真的有那么严重吗?一定要吃药吗?
嗯,这是一个大问题。
“有那么严重吗?”这是很多人拿到药袋时的第一个想法
这样好了,不如来个反向思考:“有必要不吃药吗?”
让我们来想一想,所有不该吃药的理由好了:
吃药会伤身?
这真是个大问题喔!如果会伤身的话,那可就严重了。但为什么医生要开毒药给你?或许该回家翻翻族谱,看看医生是不是你曾祖父、高曾祖母仇家的后代,隐姓埋名就是为了今日的寻仇?当然,这是笑话,比较可能的是:反正吃药的也不是他,只要你能睡,他就满意了,管你伤不伤身……。
不过,在医疗诉讼频传的现在,医生除非一心想吃牢饭,否则不太敢这么做。姑且不论这个,安眠药真的会伤身,伤脑,伤肝,伤肾?到底是谁说的?有什么研究证据吗?若真有这种药,那医疗机构为什么要核准?根本就该严格禁止的,怎么能任由医生乱开呢?
吃了会得痴呆症?
也许你会问:“我听说有人吃药吃到痴呆,脑筋呆呆笨笨的,像个白痴一样。也有人跟我说:有人吃安眠药吃到要洗肾,说的人都言之凿凿,这是怎么回事?”
这就很难讲了,在这多元的社会中,各种传言都有,翻开报纸,到处都是××中医,××秘方,保证根治各种疑难杂症,减肥、增高、隆乳、壮阳,样样都行,连癌症都能治好。可是放眼望去,满街都是胖子、矮子,没几个人对自己的身材满意,癌症还是继续高居十大死因第一位。倘若传言都是真的,那各家医院都该关门大吉,人人也都长命百岁了,健保怎么还会年年亏钱?
固然,无风不起浪,空穴不来风,传言未必是假,但造成痴呆或者肾脏不好的原因有很多种,不能一概说是安眠药造成的。安眠药及镇定剂是全世界用量最大、最多人使用的药物,全世界有几亿人服用过,如果会造成脑部或肾脏的伤害,那岂不是有一大堆人都痴呆了?但实际上许多人服用了数十年,也没有身体功能上的变化。
传言往往在口耳相传之间,故事情节一再扭曲变形,到最后,只剩下一些耸人听闻的话语,相关的真相却不见了。所以,若非经过专业的证实,不要随便听信传言。

第一篇 安眠药Q&A第一章 症状与诊断(3)

副作用很多?
你可能还不太放心:“我翻专业的药典,里头林林总总,写了一大堆副作用,难道这些也是假的吗?”很多人不放心,到书局查药典,看了看,一堆化学药名:Triazolam、Estazolam、Clonezepam、Diazepam、Zolpi-dem、Zopiclone、Lorazepam……,看得眼花缭乱,不知所云;更恐怖的是底下的“禁忌症”与“副作用”,写了一大堆,重则“有致死危险”、“有致畸胎性”,轻则“操作机器可能发生危险”、“恶心、呕吐”,每个都令人怵目惊心,真不晓得这是药物还是毒品。
事实上,这些写的都是真的,但你要是多翻翻其他药物,你就会发现:其他药物的副作用竟然比安眠药还多!
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药典不会记载发生机率、发生时机与得失之间的考量。举个例子来说好了,“走路会不会被车撞死?”当然会!你只要在红灯的时候,闭上眼睛,硬是穿越快车道,你看看会不会被车撞死?问题是:你不会这样做,你会知道在绿灯的时候,穿越斑马线并注意左右来车,这样子就安全多了。
吃安眠药也一样。只是,医生会帮你注意“交通安全”:老人?代谢可能不好;水肿?白蛋白可能过低,影响药物作用;脸部有疤痕?以前可能有外伤过,影响脑部与药物的互动。这些医生都该去注意,并仔细了解。一旦了解,又经过审慎的评估,那么,即使安眠药有副作用,使用起来也不会有大碍。更何况现在的安眠药发生副作用的机率都不高,若为了一些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而焦虑,不就等于“怕出车祸而终生不出门”一样?
没有一条绝对安全的道路,只有谨守交通规则才能确保平安;同样地也没有一种绝对安全的安眠药,但只要谨守用药规则,就不会有大碍。
安眠药会成瘾?
“就算现在的安眠药很安全,但它会不会成瘾?”这是造成许多人不想服药的问题。确实有不少安眠药具有成瘾的危险,这也是目前用药上最大的障碍。但是,药物有很多种,成瘾的机率也不一样,可以选择成瘾性较低的药物,使用的时间若不长,也不太会有成瘾的危险。这得由医生根据病情,斟酌用药以及用药时间,这问题没有一般想像的那么严重,而且如果疾病改善的话,自然会降低药物的需要量。任何一本医疗教科书上,都不会建议无限制地使用安眠药,所以,倘若您的医生受过完整训练又有医德,是不会没病叫你吃药的。同理,若他开药了,就是认为你的病情需要吃药。
吃中药比较好?
“吃中药会不会比较没副作用?比吃安眠药好?”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迷思。事实上,中药也是药,很多现在的西药都是从自然界中学来的,阿司匹林、抗生素等等都是。
自然界生物为了生存,很多也有毒性,例如大麻、鸦片等毒品,不也是一种草药吗?西药使用不当会伤身,中药也是一样,没有谁比谁温和,谁比谁伤身的说法,两种一样都是药,都要小心。当然,倘若您吃中药有效,那当然不错,倘若没效,那也未必保证一定没副作用。
为什么要借助药物,而不靠自己?
失眠的人往往对睡眠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安或恐惧,甚至天色变黑、想到要睡觉、看到床铺都会害怕。一躺上床,越想靠自己的力量,强迫自己入睡,越不能放松。睡不好怎么办?明天会怎样?这种状况下,恶性循环。 
或许,许多人对精神科仍存在着强烈的心理障碍――从挂号、候诊、叫号、走入诊室、面对医生的询问……都需要很大勇气去面对。一样的,精神科的药物,也是一种心理障碍,得用很大的心力去突破。
不过,撇开这层心理障碍,从身体的真正需要来思考:一直处在失眠的状况下,记忆力与理解力都减退,脾气暴躁、提不起劲、整天浑浑噩噩,这会造成工作、生活与人际关系的障碍,或变成白天睡觉、晚上睡不着觉。恶性循环之下,反而会继续失眠下去,绝对不是一个好法子。
这样的恶性循环,要靠什么方法来阻断、不再继续循环下去呢?很多人或许也试过许多方法,如放松技巧、喝牛奶、泡澡等,效果并不一致。其实,药物也是一个好方法,它有较大的成功率让失眠者睡着、冷静下来,检讨失眠的成因,找寻解决的方法,等到失眠改善,再逐渐减药。如此,便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其实,仔细想一想――绝对不吃安眠药,就跟绝对要吃安眠药一样,都是失之偏颇。病情需要、症状需要、合理地吃、吃得适当,那安眠药将会是对抗失眠的最佳武器。

第一篇 安眠药Q&A第一章 症状与诊断(4)

如何判断医生是否正确使用安眠药?
作者长期以来,一直在发展一些技术,让患者有能力通过这些技术来评估医生是否本着良知、本着专业来使用药物。但可想而知,这是一件很艰巨的工作。至今为止,尚无法做到。
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的情形太过严重了。一位医生的培养过程中,他得花上无数个小时在训练上,而且,它所学的还不只是知识,甚至是另一种“语言”。主要原因是医学多半使用拉丁文来记录,所以会出现一些很奇怪的字眼,跟一般人的用法差异很大。虽然看起来每个字都是英文字母,但其实是拉丁文为主。
就像心脏,一般都说是Heart,但是在医学里头,则叫做Cardio-;肾脏一般叫做Kidney,但在医学里面就要叫做Nephro-。
身为患者,千万不必去硬记这些名词。不是说这些名词有多复杂,也不是说医学有多艰深,我们要考量的是:成本与代价到底成不成比例?
我可以确定:你只要每天念解剖书籍十个小时,连续念个一年,你一定会懂这些知识;你只要愿意每天念药理学十个小时,连续念个一年,你也会懂基本的药理知识。但前提是,你必须先有足够的知识,诸如: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学、组织学、病理学等等的基础。
而安眠药物又是属于作用在大脑的药物,药性更是复杂艰深,你得熟悉神经解剖学与神经生理学之后,再来理解神经递质的理论,才有办法真正掌握这些药物。
所以,不要设法去“掌握药物”,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则。事实上,倘若你真的有能力分析处方的优劣,那你根本也不需要去看医生了。
所以,笔者建议的方法是:“掌握医生”而不是“掌握药物”。因为医生也是人,有人性,既然有人性,就会有缺陷,可以让你有机会去掌握他;而药物是学术理论与高度工业科技的结晶,你是不容易去判断的。实际上执行的方法就是:
1.有问题,尽量发问
发问不但是为了自己的认知着想,发问还有探测医生的功用。首先,它可以测量医生的耐心。一个没有耐心与爱心,不能为患者设身处地去思考的医生,是不太会有耐心来解释药物的,虽然你未必听得懂医生的解释,但你可以看得出来医生解释的态度与诚意,当医生越是希望你明白,表示他越在意你的反应,以及自己治疗的效果。
其次是测验医生的解释能力,倘若医生能解释自己的用药,表示他经常反省自己的用药原理,他在意治疗的效果,也愿意听取患者的反应。所以万一医生的解释你完全听不懂,而经过追问后,还是听不懂,这很有可能是医生完全按照学理在开药,而不注意临床上患者的反应。第三是医生对于会发问的患者,通常会比较谨慎使用药物――这是人之常情,有压力才会更努力表现。
2.了解医生的治疗计划
医生在使用安眠药物时,未必会有个完整的治疗计划。这时候,医生只是想靠药物让你入睡,至于要使用多久?接下来该怎么办?什么时候停药?那就通通不管了。好好弄清楚医生的治疗计划,这不但会强迫医生为你设计一套治疗方法,也会确保自己的用药安全,至少你会知道:何时会加药,何时会减药,何时又能停止使用药物。
3.不必背药名,但是要把药名抄下来
药名通常非常难记,读者也不必去记。甚至,医生也根本记不完所有的药物。所以你与其含含糊糊念了一个药物的名称,让医生搞不清楚;还不如干脆抄下来,写在纸上,到时候拿给医生看,那最是明白。由于中文译名尚未统一,所以如果你要抄的是药袋上的药物,你就得抄原文的药物名称。
药物的中译名各处的翻译都不同,因为每一种药的药厂都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每一家名字都会不太一样,而且艰涩难懂。建议看医生时可以把英文药名记下,然后拿给医生,因为如果告知医生药物的中文名称,很可能医生不能很确定你说的是何种药物,而造成误解。再次提醒你,本书药物的中文名称虽然也是辛苦查询而来,但仍仅供参考哦!
这里再教你一个自己记药名的好点子:帮药物取一个好记的名称,例如Alprazolam,可取名为“阿波”;Trazodone,可取名为“阿顿”。尽量不要有三个字以上的音译名称。
4.注意医生什么时候开始开药
医生有时是在你全部讲完,理清问题后,仔细深思,然后才开处方;有些是你讲什么,他就开什么;可想而知,前者的缜密度远高于后者。
上述是几点基本的判断医生法则。其实,你只要会判断医生用不用心,那么你就能间接知道拿到的安眠药到底好不好。这是更为直接,且切实可行的方法。

第一篇 安眠药Q&A第二章 药物种类(1)

第二章 药物种类
医生会开什么安眠药给我?
失眠的问题万古常新,无数人为此烦恼过。几个世纪以来,广大的需求推动着各种研究,从早期的自然界草药,到现代的高科技产物,各种具有安眠效果的物质一一被发现、被合成、被使用。
随着多年岁月洗练,有些药物因为毒性高、副作用大,慢慢被人扬弃,淹没在历史的洪流里;有的药物因为成瘾性高,变成了人们滥用的对象,反而造成更令人头痛的问题;也有些药物因为效果不错,安全性高,广为人使用,却得背负着过去安眠药的污名。不过,不管怎样,只要世界上还有人失眠,新药的开发就不会中止。
常用的安眠药――BZD
安眠药物的演进以及各种成分的优劣,我们会在本书第二部分一一讨论。此时,我们只介绍时下最广为使用的安眠药――苯二氮䓬类(Benzodiazepines)。一般而言,医护人员不会使用“苯二氮䓬”这个名词,更甚者,Benzodiazepine的中文译名还不止一个,倘若你跟医生讲苯二氮䓬,他可能搞不懂你在讲什么。正确的称谓是Benzodiazepine,由benzo跟diazepine这两个字根组成的,念的时候,可以分成这几个音节来念:ben-zo-di-a-ze-pine。
如果读者不知道该怎么念的话,可以直接称呼它的简称:BZD。你跟医生说出B-Z-D这三个字母,他立刻就能理解你在讲什么。以下,我们也都会继续使用BZD这个简称。
BZD不是一种药物,而是一大“类”药物。第一个BZD是氯氮。Chlordiazepoxide),在上世纪60年代被研发出来。研究者发现它的功效不错之后,就开始在它的化学结构上面作修改,试着找出更好的新药,结果,类似的药物就一个接一个被开发出来,到目前,已经有超过三十种以上的BZD药物。
这么一大堆BZD,其基本化学结构都是相似的,只是细节上稍有不同。这些小差异会影响药性,譬如作用时间长短、药效强弱等等,但不管怎样,所有的BZD都会跟脑细胞上的一种化学物质,“GABA-BZD复合体”结合。
“GABA-BZD复合体”不止一种,主要有“OMEGA-1”与“OMEGA-2”两类,每类在脑中的分布与作用各自不同。OMEGA-1管的是安眠与抗焦虑作用,OMEGA-2管的是肌肉放松、认知记忆等功能。一旦BZD与“GABA-BZD复合体”结合,就会提升该复合体的功能。
由于BZD对“OMEGA-1”与“OMEGA-2”都有反应,所以药效都是综合性的,可归纳成下列四种:抗焦虑效果、安眠效果、肌肉放松效果与抗癫痫效果。但是,不同药物结构特性不同,四种效果的强弱比例也都不一样:
抗焦虑 顾名思义,就是让人放松、减少紧张。不管是病态性的焦虑,诸如:广泛性焦虑症、恐慌症等;还是正常的焦虑,如上台演说、面试等,BZD都能有效地解决紧张的问题。
安眠效果 BZD在使用上,都会有安眠的效果,只是强弱不一。安眠效果特强的,就会当作安眠药来使用;安眠效果弱的,可能就会被当作抗焦虑剂来使用。
放松肌肉 长年紧张的人,肌肉往往很紧绷,很容易酸痛,BZD有放松肌肉效果,对于这类病人也有不错的疗效。只是必须注意的是,老年人吃BZD睡觉,半夜醒来上厕所,原本就已经没什么力气,双腿的肌肉又因BZD而松软软的,一不小心就会跌倒,这是件要特别注意的事。
抗癫痫 至于BZD的第四个药效抗癫痫效果,由于不是本书的重点,所以这里也不再多说。
要作为安眠药的BZD,必须安眠效果特强,符合这需求的BZD不少,在台湾常见的有:氟硝西泮(Flunitrazepam)、舒乐安定(Estazolam)、三唑仑(Triazolam)、硝西泮(Nitrazepam)……。这些药物的生效时间不一样,有的见效快,吃了不久就会沉沉睡去;有的见效慢,吃了之后得一段时间,睡意才会越来越浓。药效持续的时间也不一样,有的药效长,就像氟硝西泮(Flunitrazepam),服用后,药效可以持续十几个小时;也有的药效短,就像三唑仑(Triazolam),药效只能持续两三个小时。一般使用药物会配合失眠的类型及严重度,再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来选择最适合的药物。
对于入睡困难型的人,见效快、药效持续时间短的BZD最合用:因为入睡困难型的人只是不易入睡,一旦睡着,就不会有问题,使用像三唑仑(Triazolam)这类短效的BZD,正好可以让你快速入睡,睡着后药物就被代谢掉了,等到隔天起床,体内已没有药物残留,不会有昏昏沉沉的现象。
对于多梦型或易醒型的人,见效中等、药效持续时间长的BZD较合用。因为易醒型的人入睡不是难事,困扰的是梦多、浅眠、很容易醒过来。所以,药物不需要立刻生效,但必须持续整个晚上,让你能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BZD的安全性不错,对于呼吸的抑制作用不高,不太会像老式的安眠药那样,睡到呼吸中止而亡。倘若药物吃过量,BZD也不容易吃出人命,不少想自杀的人在吞了一百多片BZD之后,没被人发现送医,大睡了几天,还是悠悠转醒。但是如果跟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例如大量酒精、巴比妥盐等一起使用,则会有生命危险。
BZD的成瘾性也比老式的安眠药低,短期使用,通常不会有成瘾性,但长期使用下,还是有一部分人会因此而上瘾,必须越吃越多,否则不能睡。
一般来讲,现在你若因为失眠去看诊,医生开的安眠药几乎都是BZD,而药房卖的,也几乎都是BZD。在医生的处方下,安全性是无忧的,医生也会搭配其他药物来进一步减低原本就不高的成瘾性,所以不必太过担心。
但千万不要以为BZD是绝对安全的万灵丹,就到药房自行购买服用。在不明药理下使用BZD,可能会跟其他药物冲突,产生无法预期的危险。

第一篇 安眠药Q&A第二章 药物种类(2)

帮助睡眠的药物就是安眠药?
医生说要开一种帮助睡眠的药给你,又不是安眠药,那究竟是什么药呢?这是一件很诡秘的事:开一种能帮助睡眠的药,但又不是安眠药――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还有什么药物能帮助睡眠呢?
其实,医生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BZD被广泛使用为安眠药,时日一久,大家都习惯把BZD当成安眠药的代名词。一旦医生开的不是BZD类的安眠药,他就有可能告诉你:这药能帮助睡眠,但不是安眠药。
你也许会问:不是BZD的安眠药,难不成是老式的安眠药?那种老式安眠药不是很危险吗?
我们没有办法预知你的医生会开什么样的安眠药给你,不过,帮助睡眠的药物有很多种,他开的,可能是“辅助性安眠药”,应该不会开老式的安眠药给你。
所谓“辅助性安眠药”,指的就是一些安全性尚可,副作用差强人意,可以协助入睡的药物。这类药物包括下列几种:
1. 抗组织胺
2. 抗忧郁剂――三环抗郁剂与查诺顿(Trazodone)
3. 抗精神病药物
4. 褪黑激素
第四种“褪黑激素”虽然一度很红,但效果至今尚未证实,所以医生通常不太可能开出这种药。一般常见的“辅助性安眠药”,指的都是前面三种。底下一一分述:
抗组织胺
组织胺是一种氨基酸,会作用在体内的组织胺受体上面,诱发一些身体上的症状,诸如:流鼻水、过敏反应、胃酸分泌等。
抗组织胺可以跟组织胺受体结合,让组织胺失效,如此就能治疗流鼻水、过敏的反应。许多感冒药里头都会掺有抗组织胺,就是这理由。
一般而言,组织胺受体可以分成三种,抗组织胺也可以分成三种,第一种跟过敏反应有关,第二种跟胃酸分泌有关,第三种功效不明。
其中第一型抗组织胺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嗜睡,所以早期的感冒药常常会让人昏昏沉沉,整天没精神,为了改善这问题,许多学者不断研究,终于开发出新型的抗组织胺来,比较不会有嗜睡的效果,使用上方便许多。
但是,换一种角度来想,抗组织胺会造成一般人昏昏欲睡,让人感到很困乏,对于失眠患者而言,这个副作用不正是求之不得吗?
因此,有些医生就会把抗组织胺开在睡前,当作安眠药使用。这样做有一个好处:抗组织胺的成瘾性比较低,对于BZD用量太大的失眠患者而言,可以是一种很好的替代性安眠药。但是它也有下列几种缺点:
1. 它的安全性不如BZD,万一患者不小心吃过量,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2. 药效也不如BZD,单独使用,对于失眠严重的患者而言,效果不彰。
3. 有抗乙酰胆硷作用,会造成口干舌躁、便秘、尿潴留的副作用,要是跟其他具有抗乙酰胆硷作用的药物,例如:低剂效抗精神病药、三环抗郁剂一起并用,可能会导致抗乙酰胆硷中毒,严重时可能意识昏迷、甚至死亡。
不过,不管怎样,抗组织胺确实提供了治疗失眠的另外一条途径,而在正常使用下,安全性也不错,可以当作一种轻型的安眠药使用。常见的药物有: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亥多西新(Hydroxyzine)、异丙嗪(Promet-hazine)与塞浦希(Cyproheptadine)四种,但最常使用的还是最古老的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

第一篇 安眠药Q&A第二章 药物种类(3)

抗忧郁剂――三环抗郁剂与查诺顿(Tr azodone)
三环抗郁剂是一种抗忧郁剂,治疗对象也以忧郁症为主。到了后来,人们发现它对慢性焦虑的治疗也很有效,因此就被运用于各种焦虑症的治疗,包括:恐慌症、惧旷症、广泛性焦虑症、强迫症等等。后来,人们还发现:它们对于饮食障碍也有效。
但是三环抗郁剂有许多种副作用,包括:镇定安眠效果、口干舌躁、心脏抑制等等。所以后来新式的抗忧郁剂――SSRI(特异性5-HT再吸收抑制剂)发明后,三环抗郁剂就没落了。
但是,由于其具有安眠作用,对于失眠症患者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以,目前仍有不少医生会使用它来治疗忧郁症合并失眠的病患。最常使用的三环抗郁剂安眠药有: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Clomipramine、Trimipramine与多塞平(Doxepin)。
而查诺顿(Trazodone)也是抗忧郁剂,可以治疗忧郁症、焦虑症等,它跟三环、四环抗郁剂的差别在于它几乎没有抗乙酰胆硷的副作用,所以中毒致死的机率少,而且,其安眠效果特佳,非常适合安眠之用。一般的失眠,若非忧郁症引起的,医生比较少用三环抗郁剂来治疗,但是,查诺顿(Trazodone)的使用机率就高多了。
这类药物的安全性都不如BZD,副作用也比较多,但是成瘾性却比较低。在患者使用大量BZD都无法控制失眠时,就可以考虑使用。此外,倘若患者合并有忧郁症,则可以使用这类抗忧郁剂,一次治疗两种症状。
抗精神病药物
抗精神病药跟安眠药不同。安眠药是让人放松、想睡,而抗精神病药是在治疗精神病,举凡幻听、妄想、怪异行为等等,抗精神病药都会有其效果。常见一些自称被三太子附身、耶稣再世的患者来到医院,吃了几个礼拜的抗精神病药之后,三太子不来了,自己也不是耶稣了,患者往往会对先前讲过的那些疯言疯语感到羞愧,觉得自己不晓得怎么搞的,竟然会做出那些奇怪的事情。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验,这些抗精神病药物并非是靠镇定效果让精神病患安静下来,而是通过某些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的方法作用,减少患者的幻视、幻听、妄想等等,最终达成治疗的功效。
试想:倘若你坐在家中,看着书,突然听到耳边有声音跟你说:“我要杀你!”你四处寻找,却看不到对方的身影。此时,你会不会害怕?
我想,不会害怕的人应该不多吧!害怕之余,你会怎么做呢?求神问卜?到警察局报案?把门窗关紧,绝不出门?别人看你这样做,又听不到说要杀你的那个声音,自然会觉得你的精神状态有问题。
在这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真正的病根是在幻听,而不是那些奇怪的行为,紧张只是情绪反应――明明旁边没人,怎么会有人威胁要杀你呢?这样子,又怎么会不紧张呢?
倘若我们只给镇定剂,幻听还是会存在,等药效过去,幻听还是会让患者感到惊恐;我们必须给予抗精神病药,让幻觉或妄想减少,精神症状才会改善。所以,抗精神病药跟镇定剂是不一样的。
读者可能会问:那么,抗精神病药跟安眠药又怎么会牵扯在一起?
最主要的原因是:虽然抗精神病药不是安眠药,但却有不少抗精神病药具有显著的镇定效果。在治疗精神病患的时候,精神病药的镇定效果往往让患者整日昏睡,构成很大的困扰,医生只好把药物集中在睡前给予,一方面治疗精神疾病,一方面帮助睡眠。
这种“抗精神病药帮助睡眠”的观念慢慢推展到一般患者身上,原本的“镇定”副作用,就成了治疗长期严重失眠的功臣。很多失眠患者吃遍了各种安眠药,终归无效,到最后,实在不得已,只好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来助眠。
这么做的最大优点是:抗精神病药物没有成瘾的危险。一些患者长期失眠之余,往往吃了太多的BZD,不吃就没有办法睡,不止生理依赖、连心理也依赖,这时,抗精神病药正好可以作为一种替代的选择。
但是,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不少,危险性也较高,在药物过量的时候,有致死的危险。所以只有在失眠实在严重,患者的安眠药越吃越重,而失眠却依然无法改善时,医生才会开出抗精神病药来作为安眠之用。
不是每一种抗精神药物都会有镇定作用,倘若要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作为安眠药时,一定要选择“镇定”作用强的抗精神病药。符合这类需求的抗精神病药包括抗精神病药物的老祖宗:氯丙嗪(Chlorpromazine)。其次是:立布龙(或译成硫利达嗪,Thioridazine)、Loxapine及Levomepromazine等。

第一篇 安眠药Q&A第二章 药物种类(4)

有没有不会成瘾的安眠药?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找寻效果好、安全性高、没有副作用、又不会成瘾的安眠药。但是,很可惜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药物符合人们长久的期待。
三环抗郁剂不会成瘾,可惜安全性不高;抗组织胺也不会成瘾,但效果差强人意;低效价的抗精神药物也不会成瘾,但副作用多、安全性也不佳;唯一安全性高、效果又好的BZD――却可能成瘾。
鱼与熊掌之间,真的不能兼得吗?
Zolpidem的出现,似乎给这问题带来一些转机。
Zolpidem是一种新药,化学结构跟传统的BZD不同,也跟更古老的巴比妥盐不同,但它跟一般的BZD一样,作用在“BZD受体”上面。
BZD之所以可以充当安眠药,就是因为它进入人体内,会跟脑细胞中的一种化学物质“BZD-GABA复合物”结合,造成镇定、抗焦虑与安眠的效果。BZD与该种复合物结合的位置,就称为“BZD受体”。
原本以为BZD受体只有一种,可供所有的BZD接合,后来的研究才发现,BZD受体似乎不止一种,可能高达五种之多,目前比较能确定其功用的有OMEGA-1、OMEGA-2两种。其中跟安眠效果有关的,就是OMEGA-1;而OMEGA-2,则跟记忆力、认知功能、运动控制有关。
BZD在人体内的作用过程
1. 睡不着,吃了一片BZD。
2. BZD被胃肠吸收,随着血流,被送到脑部。
3. BZD抵达脑细胞的表面,上面有一种东西叫做“BZD-GABA复合物”,该复合物上面有个区域叫做“BZD受体”。若把“BZD-GABA复合物”比喻成一扇通往睡眠的大门,“BZD受体”就是门上的锁孔,而“BZD”就是钥匙。只要BZD成功地插进“BZD受体”里头,安眠效果就会出现了。
4. “BZD-GABA复合物”有很多种,功能各自不同,上面的“BZD受体”也不一样,有的是“OMEGA-1”、“OMEGA-2”。其中“OMEGA-1”所掌管的,是睡眠的调节功能;“OMEGA-2”所掌管的,是认知、记忆、运动等功能。这情形就像有很多扇门,有的门通往花园,有的门通往储藏室,有的门通往主卧室,每扇门上的锁孔都不一样。
5. 传统的BZD就像一把万能钥匙,不管是哪一扇门,通通能打开。OMEGA-1造成了安眠、抗焦虑的效果;OMEGA-2则造成了认知功能障碍(睡得迷迷糊湖)、记忆力短暂丧失、浑身发软等效果。
低成瘾性的Zolpidem
说到这边,聪明的读者您,应该已经想到:不是每扇门的效果都是我们想要的。倘若我们能够打造一把专用的钥匙,只能打开其中的一扇门,那不就能够选择我们想要发生的某种特定效果?
Zolpidem正是具有这样神奇的效果,它的化学结构跟一般的BZD不一样,但却能够接在“OMEGA-1”上面,启动安眠的效果;对于“OMEGA-2”,却无反应,如此就不会造成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短暂丧失、浑身发软等效果。正是失眠的人所需要的。
Zolpidem的优点还包括:它不像多数的BZD一样,与“BZD受体”接合之后,会启动全部的效果(门全开),它即使插进“BZD受体”之后,效果也是只有一部份而已(门半开)。这样,Zolpidem的效果就比较温和,成瘾的危险性也跟着降低。
其他优点
Zolpidem的优点不止如此,它吸收快、见效快、作用时间短。吃了药,很快就会产生浓浓睡意,沉沉入睡。之后,很快就被肝脏代谢掉了,不会残留下来,影响第二天的精神。有些人的失眠是入睡困难,睡着了就可以一觉到天亮,Zolpidem正是这种“入睡型失眠”的最佳治疗剂――它可以很快就让你睡着,然后就分解掉,换成你自己的睡眠,自自然然地睡到天亮,起床时已经没有药物残留,不会有昏昏沉沉的副作用。
由于有这么多的优点,Zolpidem迅速成为新型安眠药的代表。许多医生都舍弃传统BZD,改而使用Zolpidem。药厂受此激励,继续努力研发,陆续有Zopiclone跟Zaleplon两种新药的问世。这类新药都有个特征,就是主要作用在OMEGA-1的“BZD受体”上面。
注意事项
但是,这类药物真的就是众人期待中的完美安眠药吗?却不尽然。这类药物的成瘾性较低,机率不到1%,但不意味没有成瘾性,长期使用,依然有成瘾的问题。它跟其他BZD一样,可能进入母乳之中,影响婴儿的健康,所以哺乳的妇女一样不能使用。此外,这类药物还可能有其他的副作用,诸如:恶心、呕吐、心情低落等等
。在临床上使用,医生担心患者不吃安眠药,往往就将“低成瘾性”说成“无成瘾性”,但其实OMEGA-1的安眠药在高剂量、长期使用下,仍旧有可能成瘾,不能毫无限制地使用。

第一篇 安眠药Q&A第二章 药物种类(5)

还有其他的安眠药吗?
除了先前所提到的BZD、抗组织胺、三环抗郁剂、抗精神病药等,还有其他的药物吗?
有的。不过,你可能这辈子再也不会用到。这类的药物大多已经过时了,安全性低,成瘾性高,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医生不会使用。
这类药物主要包括:巴比妥盐、水合三氯乙醛以及其他危险药物。
这类药物很容易过量,过量时也很容易致死,20世纪70年代,巴比妥盐甚至位居药物自杀的首位,而且自杀者多能如愿以偿――就是它们的恶名昭彰,今天人们才会闻安眠药色变。
为了让读者有个完整的认识,本章约略介绍这类药物。以下就分别讨论各种药物:
易成瘾的水合三氯乙醛
1831年,水合三氯乙醛(水合氯醛)首次问世,一直到1861年,人们才发现它的安眠效果。由于效果显著,又没有酒精的不良作用,很快就广为流传,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盛极一时。即使到了今天,偶尔还是会被运用于失眠症的治疗,以及手术前的镇定。不过,大部分的使用因素都已被BZD取代。
水合三氯乙醛在进入胃肠道之后,会迅速被小肠所吸收,在肝脏被代谢成三氯乙醇,之后才开始有安眠效果。服用后,30-60分钟后才会生效,效果可以维持4-8个小时。水合三氯乙醛对于胃肠道有不小的刺激性,所以对于食道炎、肠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而言,应尽可能避免。水合三氯乙醛跟巴比妥盐一样,作用在“GABA-BZD复合体”上面,增强其功能,协助氯离子进入细胞,稳定神经。
水合三氯乙醛在适量时可以造成镇定、安眠、抗癫痫的效果;过量时则会造成呼吸抑制、血压降低、混乱、运动失调、昏迷的症状。严重时甚至会死亡。
此外,水合三氯乙醛跟巴比妥盐一样,具有药物成瘾的危险。耐受性会随着使用时间而增加,药力会越来越少。在成人身上使用,可以给予500-1500毫克的水合三氯乙醛,有些人可能需要到2000毫克的剂量。在儿童身上使用,可以依照小孩的体重,每公斤给予50毫克,最高不得超过1000毫克。剂型有口服的水状液与肛门的塞剂两种。
就如一般的中枢神经抑制剂一样,水合三氯乙醛也会造成晕眩、头重脚轻、口齿不清的现象,有时还可能造成混乱、幻觉的副作用。很奇怪的,虽然水合三氯乙醛是一种安眠药,但是有些人吃了却会更加兴奋,原因不明。
致死性高的巴比妥盐
19世纪末,巴比妥盐的发明,为安眠药的发展史上添了全新的一页。由于巴比妥盐的效果确实,很快打败当时盛行的溴化盐类安眠药,成为20世纪初最广为使用的安眠药,大家所熟知的(司可巴比妥)、白板即是此类药物。
然而不久,巴比妥盐的缺点就一一浮现:巴比妥盐的致死剂量与治疗剂量的差距太近,稍不小心,剂量就会超过治疗剂量而达到致死剂量,实际上也越来越多人使用它来自杀,到了20世纪70年代,已经成为药物过量的首位。而巴比妥盐的成瘾性也是令人担忧――用过几次后,药效就会开始递减,若要达到原有的药效,药量就得越用越重,倘若不继续使用下去,就会出现严重的戒断现象;但是越用越重就越容易过量中毒、甚至死亡。因此在BZD被发现之后,巴比妥盐很快就被淘汰了。
巴比妥盐跟BZD一样,都是作用在“GABA-BZD复合体”上面,它会让这个复合体对GABA(另一种化学物质)的敏感度提高,发挥安眠、镇定的效用。但是巴比妥盐跟BZD分别接在复合体上的不同位置:巴比妥盐接的是“巴比妥盐受体”,BZD接的是“BZD受体”。巴比妥盐跟BZD在复合体上的结合位置不同,一起服用时,药效会加倍,但是危险也大幅增加。
巴比妥盐的副作用很多,它会造成运动失调,影响记忆、认知、精细动作以及情绪;它会抑制呼吸,造成缺氧,也可能诱发喉部痉挛;它会加快肝脏代谢速率,让许多药物、维生素降低效用;剂量高时,还可能抑制脑部呼吸中枢、抑制心脏收缩、抑制小肠蠕动、影响肾脏功能。
由于副作用太多,目前只有在精神科的电气痉挛疗法、特定的神经学检查,或治疗癫痫症时才会被使用。巴比妥盐对于失眠当然有疗效,但是药物耐受性往往在两周内就会产生,此时,若要达到相同的药效,就不得不提高剂量。越是高度亲脂性、短效的药物,例如戊巴比妥(Pentobarbital)与司可巴比妥(Secobarbital)等,是巴比妥盐之中最容易成瘾的。
巴比妥盐很容易过量中毒,倘若与酒精并用,即使没过量也可能中毒。中毒时会发生呼吸抑制,随后伴随着深部肌腱反射消失、体温过低、昏迷,严重时甚至死亡。孕妇使用巴比妥盐,还可能造成胎儿畸形,即使出生时没有畸形,也有可能在之后出现智力缺损,以及凝血机制上的障碍。巴比妥盐会进入母乳之中,所以哺乳的母亲使用巴比妥盐,连婴儿也会吃到含有巴比妥盐的母乳。
借由本章的说明,读者可知为什么巴比妥盐会迅速没落了,虽然它的效果不容怀疑,但是副作用实在太大。在20世纪当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它而丧命,所以,人们才会有“安眠药很危险”的观念。即使到了现在,BZD类的安眠药已经很安全,但这刻板印象还是没有办法去除。
其他安眠药物
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安眠药,但是,若非副作用很大,就是药效不太确实,再不然就是有毒性,所以目前都已经不再使用。这些安眠药包括:溴化盐、Ethchlorvynol、甲丙氨酯(Meprobamate,或译成眠尔通)、格鲁米特(Glutethimide)、三聚乙醛(Paraldehyde)、鸦片等等。

第一篇 安眠药Q&A第三章 安眠药的副作用(1)

第三章 安眠药的副作用
吃了安眠药,就再也醒不过来?
吃了安眠药,会不会再也醒不过来?
这是许多人对于安眠药最大的恐惧。
在过去,这个问题可能很严重,因为老式的安眠药,诸如:溴化物、巴比妥盐等,毒性都不小,致死剂量很接近治疗剂量,稍一不慎,就可能冲过头,真的再也醒不过来,而呜呼哀哉了。
举个例子:某药吃到三片半时可以睡觉,吃到六片时就会中毒。某天你吃了一片,没效(未达到治疗剂量);吃到两片,也没效;三片,还是没效。结果你生气了,想说三片都没效,一口气又吃了三片――你想,会怎样呢?
三片加三片,一共六片,糟糕,你中毒了!
就这么容易,从治疗剂量跳到危险剂量的距离太近了,安全性之差可想而知,而且,每个人体质不同,身体状况也不同,没人确定该吃几片才有效、几片会中毒。医生也没有办法事先预防。更糟糕的是,老式安眠药很容易上瘾,也很容易跟酒精作用后效果增强。万一有人喝了酒,迷迷糊糊多吃几片,毒性又加倍,此时就真的再也醒不过来了。
目前常用的安眠药已不易致死
但是上述这些都已经是过去式了。自从BZD的发明后,其致死剂量就远远与治疗剂量拉开,很多人吃了几百片安眠药――笔者甚至见过吃上一千片的患者,睡得昏天黑地,但还是死不了。
不过,笔者倒是曾见过一位患者,吃了大量安眠药与土司面包之后死亡,解剖验尸之后才发现:是土司面包噎在气管中窒息而死的。所以在服用安眠药物之后,最好是平静地等想睡再睡,不要做太多事情,若有旁人陪伴更好。
现在比较可能发生问题的,是其他辅助睡眠的药物,例如:低剂效的抗精神病药、三环抗郁剂等等,大量服用时都可能造成强烈的抗乙酰胆硷作用,可能影响脑部及心脏功能,造成意识昏迷、甚至死亡。
但基本上,这类辅助睡眠药物使用的机率较少,一般只有在BZD类安眠药使用量已经很大时,才会用来辅助BZD。而且,除了精神科医生,一般医生不太会使用这类药物。
所以,以目前的状况而言,是不太可能发生吃了安眠药而一觉不醒的,除非患者本身就有一些毛病,或者服用的药物之间会彼此冲突等等。这些问题需要经过医生诊视,并且监控药物使用,才能避免危险。
但是,尽管这么说,还是很多人害怕安眠药。推究其原因,可能有下列两点:
社会标签化
由于BZD发明以前,确实很多人靠安眠药自杀,或是因为过量而死亡。透过媒体的广泛宣传,社会上普遍对安眠药有一种“危险”的印象,不只一般民众,连医生也是如此。很自然的,人们就会排斥安眠药。
心理感受
睡眠本身是一种很奇怪的经验,在睡眠期间,“自己”好像不知道飞到哪去了,那段时间就空白了,无怪乎,希腊神话中,睡神跟死神是兄弟,只差睡眠还能醒过来,死亡没办法。在主观的感受上,睡眠就像短暂的死亡一样,在这段期间中,你什么都不能做――因为“你”根本不见了!
这就很诡秘了。我可以说话,我可以思考,我可以生气,我可以跑来跑去,但就是没有办法让“我”消失。
安眠药正好可以排解掉这个问题。药一吃,不由分说,人就迷迷糊糊睡过去,仿佛死掉了般。很多人感觉到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好像被某种外来事物推进另一个世界里头,很是可怕。这样子的害怕,表现在外的,就是对于安眠药的抗拒。
事实上,这些都是过虑了。安眠药是人类发明出来的,是为人类服务的工具。研究者会努力让安眠药变得更安全,医生也会分析你的身体状况,让安全性更进一步加强,所以也不必太过担心――即使那种入睡的感觉好像是被强迫似的,但又何妨?毕竟我们才是它的主人,你也知道睡眠只是短暂的,时间一到,终究会醒过来,何必过于害怕呢?

第一篇 安眠药Q&A第三章 安眠药的副作用(2)

安眠药会伤身体吗?
很多人都担心安眠药会伤身体,并因此排斥服药。安眠药到底会不会伤身体?这很难说,因为什么才叫做伤身体,实在很难定义。例如:巴比妥盐会增强肝脏代谢功能,也就是俗话说的:“提升解毒功能”,但这是一把双面的刃:一方面,肝脏会加速把毒物化解掉,另一方面,肝脏也会快速把身体的营养素,如维他命给代谢掉。结果,不管好的坏的,全部没了。你说这样算会伤身还是不会呢?
再举一个例子:焦虑会刺激交感神经作用,大量交感神经物质释放入血管中,会造成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问题,长期下来,就会损及心血管功能、甚至导致心肌梗塞或中风。给予BZD之后,焦虑会下降,对于这些器官自然有保护作用;但是BZD却可能造成记忆力减退的问题――这样子,它到底算会伤身还是不会呢?一样的,倘若坚持不吃药,结果却是长时间的失眠,这样对身体健康就会比较好吗?
所以在医学上,不能用二分法来看事情,更不能像江湖郎中那样、不分青红皂白就说“西药都会伤身体”。只能根据现状,就事论事,利用每个药物的优点,避开它的缺点,将效果发挥到最大,副作用减到最低。
用这样的方式来看事情,我们就能改用“对身体的影响”来讨论安眠药。由于目前的安眠药以BZD与OMEGA-1作用药为主,辅助性安眠药(抗组织胺、三环抗郁剂、查诺顿Trazodone、抗精神病药)为辅,老式的安眠药我们就完全不提了。
各种安眠药都可能有的副作用
“过度镇定、第二天起床还是昏昏沉沉”这是一个很常见的副作用,不管哪一种安眠药,BZD也好,辅助性安眠药也好,甚至连OMEGA-1作用药,都可能造成这种现象。
主要的成因就是镇定过度、药物持续残留。虽说,有些药物的半衰期短,理论上不该会有这种症状,但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可能吸收或代谢药物的速度不同,药物反应的强弱也不一样,所以即使是短效的安眠药,也可能让人第二天昏昏欲睡,精神难以集中。
所以,在服用安眠药期间,不得操作机器或开车――当然,实际上很难完全避免,但至少,必须减少操作机器或开车的时间,能不做就不做,真的没有办法避免时,就得小心谨慎一点。
运动协调不顺
人的肌肉有很多条,要做任何动作时,必须各条肌肉协调好一起动作,否则就会闹出笑话,就如最简单的拿筷子,倘若五根指头各自为政,那不要说伸手夹东西了,就连筷子都拿不住。这协调工作很多都是小脑在负责,但是BZD却会压抑小脑,结果就是运动协调不顺,穿衣、写字等动作都变得很困难。还好,正常剂量下,不太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即使出现了,只要减少剂量,或等药效慢慢褪去,也会恢复正常。
肌肉过度松弛
  BZD会压抑脊髓的神经,让肌肉放松,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不只脑子睡觉,连肌肉也睡着了。一旦脑子醒了,肌肉却贪睡,那人们就会觉得全身软绵绵的,一点力气也没有,没办法工作。
这对于长期肌肉过度紧绷的人来讲,也许不是坏事。但对于老年人,可能就会让他在起床时不小心跌倒,万一摔伤了头部,问题就大了。
记忆力受影响
有些人,在服用安眠药后没有立刻睡着,还能继续做事、与人交谈,过了一阵子才睡着。第二天起床后,对于做过的事全都忘了。这种暂时性的失忆,比较容易发生于强效的安眠药,不管是BZD或OMEGA-1作用药,都有可能。但这只是暂时性的,不会因此影响记忆力。
失控行为与梦游
人生在世,总有些不如意之事,深藏在心底,但BZD会减弱心理压抑的力量,结果就是导致内心压抑的愤怒与情绪,尽情发泄出来。有些人在服用之后,会生气、激动起来;有些人会无意识地四处行走,拿东西、搬东西、甚至到外面购物,严重的还会做出一些不合宜的行为,诸如当众脱衣服等等,事后则完全不记得这段经过。 
呼吸抑制
当患者有某些呼吸系统或神经系统的疾病时,使用BZD可能造成呼吸抑制。而BZD与酒精一起使用时,此作用也会跟着增强。不过,一般不会有大碍。过敏 少数患者的体质特殊,还会对安眠药过敏,不管是哪一种药物,都有可能造成过敏现象。
性功能受影响
有报告显示,BZD在极少数情况下,会造成性功能障碍。三环抗郁剂也可能引起阳痿、性欲减退等现象。至于查诺顿(Trazodone),则可能延长男性勃起时间,但这都是可恢复的,不会造成器官损坏,或者永久性的障碍。这跟酒精的作用不一样,长期服用酒精可能造成性功能永久性的障碍。
肠胃道不适
Zolpidem或佐匹克隆(Zopiclone),都有可能造成眩晕、恶心、呕吐与腹泻的副作用,但发生机率不高。而三环抗郁剂也可能造成相似的问题。
只发生于辅助性安眠药的副作用
锥体外副作用与内分泌影响(罕见)
部份三环抗郁剂跟抗精神病药会因为抗多巴胺的作用,导致锥体外副作用,会有急性肌肉失张、帕金森氏症状、静坐不能等副作用。此外,也可能会造成泌乳素上升,女人可能因此月经中止,男人可能有乳汁产生,男女性欲下降。但这类药物作为辅助睡眠之用时,几乎不可能发生这类问题。

以上为书籍的全部内容,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别怕安眠药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