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传奇》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1mb。
书籍内容:

《金庸传奇》

前言
  "世界之大,只有中国才有武侠小说。"
  天下武侠作者奇多,繁星满天,独有金庸才是侠之大者,众星拱月。
  每一个人都需要童话,每一个人也都将长大。长大的大人要看成人童话。除了金庸的武侠,天下没有第二家成人童话。
  曹雪芹写成一部《红楼梦》,道尽中国的人生,后人读红楼,感慨系之,生出千百部"红学"研究丛书。
  金庸作品集,一十四部,三十六册,读者遍布全世界各个角落,中国人一读再读,左看右看,还是金庸。
  这是台湾远景出版社"金学研究丛书"每本书封底的话,道出了一般中国人对于金庸小说的感受。
  金庸的小说确实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辉煌。倒不是说他的作品拥有众多读者,而是指他的作品博大精深,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或者说,将中国传统诗意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生活于现代的中国人,通过他的作品,得以与传统相连接,寻找到一丝苍凉而温馨的归宿之感。
  那多人知道金庸的名字,但是不一定有那多人知道金庸的真名叫查良镛,而查良镛则是香港一代报业大亨;也不一定有那多人知道金庸的家族乃江南世家,而他赤手空拳闯荡香江,用一支妙笔写出了一片锦绣人生。
  他是如何创业的?他是如何写作的?他在生活中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小说中到底隐藏着什玄机?了解这一切,对于理解金庸的作品,对于启发我们对人生的体认,不无益处。

江南少年
  他出生于江南的名门世家,
  江南的人文传统与自然风光陶了他。
  "如果你到过江南,会想到那些燕子,那些杨柳与杏花,那些微雨中的小船。"这是金庸五十年代一篇散文中的话,无法猜测他下笔时的心情。他在武侠小说中经常写到江南  苏州、太湖、杭州、西湖、海宁、湖州等等,如诗如画,读来令人神往,又有点凄美之感。在1975年版的《书剑恩仇录》后记中,金庸写道:
  "我是浙江海宁人。┅┅海宁在清朝时属于杭州府,是个滨海小县,只以海潮出名。近代着名人物有王国维、蒋百里、徐志摩等,他们的性格中都有一些忧郁色调和悲剧意味,也都带着几分不合时宜的执拗。┅┅海宁不出武人,即使是军事家蒋百里,也只会讲武,不会动武。"
  就在这本《书剑恩仇录》第四回中,有一段描写陈家洛回到海宁时的感受,似乎寄寓着作者自己的感怀。
  陈家洛上马奔驰,八十多里快马两个多时辰也就到了,已牌时分已到达海宁城的西门安戍门。他离家十年,此番重来,见景色依旧,自己幼时在上嬉游的城墙也毫无变动,青草沙石,似乎都是昔日所曾抚弄。┅┅坐在海塘上望海。回忆儿时母亲多次携了他的手在此观潮,眼眶又不禁湿润起来。在回疆十年,每日所见尽是无垠黄沙,此刻重见海波,心胸爽朗,披襟当风,望着大海,儿时旧事,一一涌上心来。眼见天色渐黑,海中白色泡沫都变成模糊一片,将马匹系上海塘柳树,向城西北自己家里奔去。
  海宁城又名盐官镇,解放后海宁县城搬往硖石,现在陕石又改为海宁市。从地图上看,盐官正好位于钱塘江的出口处,海与江的交接处,茫茫苍苍,一望无际。她的南面、西面则是一派杭嘉湖平原的秀丽景色,桑林掩映着水塘,青砖翠瓦,名胜古迹,随处可见。江南小镇,风光无限。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菩萨蛮》之二
  我打从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郑愁予《错误》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富饶的土地,迷人的景色。而人事沧桑变幻,如雨如烟。"江南"二字蕴含着多少诗情画意,多少故事传说,多少凄迷婉转。
  金庸是地道的江南人,本名查良镛。笔名"金庸"是由"镛"字一分为二而得。
  他1924年出生,在家乡度过了童年时代,完成了小学教育。他在钱塘江观潮处露过营,更听过老人们讲的关于海宁陈阁老的故事。面对陈家精致幽深的大院,杂草丛生,断砖残瓦,年幼的金庸想到的是什?雄伟的海潮,厚重的人文环境、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自然景观,也许孕育了金庸气质中刚柔相济的一面。难怪他既能写塞北大漠的悲壮豪迈,也能写依依杨柳的纤柔细腻;既能写英雄汉的粗豪铁胆,也能写小女子的似水柔情。
  海宁最有名的自然是"海宁潮",也叫"钱江潮"、"浙江潮"。每年的八月,由于汛期,江水与海水相激荡,形成壮观的海潮,吸引大批游客观赏。
  乾隆皇帝曾在那里看过海潮,还建造了海塘。孙中山先生也在那里观过海潮,并留有墨迹。康有为诗曰:"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
  金庸的笔下更有海潮奇景的壮阔场面:
  这时潮声愈响,两人话声渐被淹没,只见远处一条白线,在月光下缓缓移来。
  蓦然间寒意迫人,白线越来越近,声若雷震,大潮有如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声势雄伟已极。潮水越近,声音越响,真似百万大军冲锋,于金鼓齐鸣中,一往无前。
  潮水愈近愈快,震撼激射,吞天沃月,一座巨大的水墙直向海塘压来。┅┅
  海宁的查家并非一般泛泛之家。
  明清之交,查家的有名人物是查伊璜。在《聊斋志异》与《觚胜雪莲》中记载有关于查伊璜的故事,大致是他与吴六奇将军的神交。在《鹿鼎记》中,被金庸发展成一段生动、有趣的情节。蒲留仙称伊璜先生"厚施而不问其名,真侠烈古丈夫哉!"《觚胜》中称其为"才华丰艳,而风情潇。常谓满眼悠悠,不堪酬对;海内奇杰,非从尘埃中物色,未可得也。"从这些记述中,可以想见查伊璜先生的风采。
  金庸确切地提到过他的先祖为查慎行。查慎行是清代的着名诗人。《清史列传》记载:"查慎行,字初白,海宁人。少受学黄宗羲。于经通于《易》。性喜作诗,游览所至,辄有吟咏,名闻禁中。"他的诗很受康熙皇帝的赞赏,得以进京供职于南书房。有一次康熙游览"南苑",垂钓湖边,命身边的巨子赋诗,查慎行的诗中有一句:"笠檐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因而宫中的人称他为"烟波钓徒查翰林"。查慎行的二弟嗣口、三弟嗣庭都是翰林,另外堂兄嗣韩是榜眼,侄儿查升是侍讲,也都是翰林。查慎行的大儿子克建、堂弟嗣口都是进士。当时称为"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门户科第甚盛。
  雍正年间,查慎行的弟弟查嗣庭去江西做考试官,他出了一道作文题"维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金庸传奇》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