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评传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4mb。
书籍内容:
袁世凯评传
作 者刘忆江类 别人物传记制 作先驱中文网 www.openelib.org
书籍简介
中国人讲历史有一个传统:知人论事。袁世凯何许人也?就其一生的作为而言,他是个曹操、刘裕之流的人物,是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类的枭雄。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可塑性非常大,早生五十年,他真可能做成了开国皇帝;晚生五十年,他也会是一个政治强人;当然,他也可能成为一个中兴名臣或富于谋略的政治家。通观袁世凯自立后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他已具备日后成功的重要政治潜质。有人把成大事者的基本素质归结为三句话,曰:爱才如命,挥金如土,杀人如麻。袁世凯此时尚未掌握有生杀的权力,第三点素质自然无从表现。但前两种素质,他不仅具备,而且出色。
第一部分
初露峥嵘 一(1)
初露峥嵘 一(2)
初露峥嵘 一(3)
初露峥嵘 一(4)
初露峥嵘 二(1)
初露峥嵘 二(2)
初露峥嵘 二(3)
初露峥嵘 二(4)
初露峥嵘 二(5)
初露峥嵘 二(6)
初露峥嵘 二(7)
初露峥嵘 三(1)
初露峥嵘 三(2)
初露峥嵘 三(3)
初露峥嵘 四(1)
初露峥嵘 四(2)
初露峥嵘 四(3)
初露峥嵘 五(1)
初露峥嵘 五(2)
初露峥嵘 五(3)
初露峥嵘 五(4)
初露峥嵘 五(5)
第二部分
外交“双簧” 一(1)
外交“双簧” 一(2)
外交“双簧” 一(3)
外交“双簧” 一(4)
外交“双簧” 一(5)
外交“双簧” 二(1)
外交“双簧” 二(2)
外交“双簧” 三(1)
外交“双簧” 三(2)
外交“双簧” 三(3)
外交“双簧” 三(4)
外交“双簧” 三(5)
外交“双簧” 三(6)
外交“双簧” 四(1)
外交“双簧” 四(2)
外交“双簧” 四(3)
外交“双簧” 五(1)
外交“双簧” 五(2)
外交“双簧” 五(3)
外交“双簧” 五(4)
外交“双簧” 六(1)
外交“双簧” 六(2)
外交“双簧” 六(3)
外交“双簧” 六(4)
外交“双簧” 六(5)
外交“双簧” 六(6)
外交“双簧” 七(1)
外交“双簧” 七(2)
外交“双簧” 七(3)
外交“双簧” 七(4)
外交“双簧” 七(5)
外交“双簧” 七(6)
外交“双簧” 七(7)
外交“双簧” 七(8)
外交“双簧” 八(1)
外交“双簧” 八(2)
外交“双簧” 八(3)
外交“双簧” 八(4)
外交“双簧” 八(5)
外交“双簧” 八(6)
外交“双簧” 八(7)
外交“双簧” 八(8)
外交“双簧” 八(9)
第三部分
送“高帽”的学问 一(1)
送“高帽”的学问 一(2)
送“高帽”的学问 一(3)
送“高帽”的学问 一(4)
送“高帽”的学问 一(5)
送“高帽”的学问 一(6)
送“高帽”的学问 一(7)
送“高帽”的学问 一(8)
送“高帽”的学问 一(9)
送“高帽”的学问 二(1)
送“高帽”的学问 二(2)
送“高帽”的学问 二(3)
送“高帽”的学问 二(4)
送“高帽”的学问 二(5)
送“高帽”的学问 三(1)
送“高帽”的学问 三(2)
送“高帽”的学问 三(3)
送“高帽”的学问 三(4)
送“高帽”的学问 三(5)
送“高帽”的学问 三(6)
送“高帽”的学问 三(7)
送“高帽”的学问 三(8)
送“高帽”的学问 四(1)
送“高帽”的学问 四(2)
送“高帽”的学问 四(3)
送“高帽”的学问 四(4)
送“高帽”的学问 四(5)
送“高帽”的学问 四(6)
送“高帽”的学问 四(7)
送“高帽”的学问 四(8)
送“高帽”的学问 四(9)
送“高帽”的学问 四(10)
送“高帽”的学问 四(1)
送“高帽”的学问 四(2)
送“高帽”的学问 四(3)
送“高帽”的学问 四(4)
送“高帽”的学问 四(5)
送“高帽”的学问 四(6)
送“高帽”的学问 四(7)
送“高帽”的学问 四(8)
送“高帽”的学问 四(9)
送“高帽”的学问 四(10)
送“高帽”的学问 四(11)
送“高帽”的学问 四(12)
送“高帽”的学问 四(13)
送“高帽”的学问 四(14)
送“高帽”的学问 四(15)
送“高帽”的学问 四(16)
送“高帽”的学问 五(1)
送“高帽”的学问 五(2)
送“高帽”的学问 五(3)
送“高帽”的学问 五(4)
送“高帽”的学问 五(5)
送“高帽”的学问 五(6)
送“高帽”的学问 五(7)
送“高帽”的学问 六(1)
送“高帽”的学问 六(2)
送“高帽”的学问 六(3)
送“高帽”的学问 六(4)
送“高帽”的学问 六(5)
送“高帽”的学问 六(6)
Copyright ? 2005 www.openelib.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初露峥嵘 一(1)
www.openelib.org
本章开头没有引用奏章或信函,原因是这一阶段的袁世凯还没有进入仕途,但早年的生活经历对他以后的成长和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孟子说:“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后来不仅成为历史撰述的传统,而且也成为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一条重要标准。袁世凯是个很复杂的人物,也是他所处历史时代及生活环境的产物,把握住这一点,才可能较为深入和准确地了解袁的行事、为人和言论。通过其早年生涯,我们可以在青少年时代的袁世凯身上看到他日后所作所为的影子。
中国人讲历史有一个传统:知人论事。袁世凯何许人也?就其一生的作为而言,他是个曹操、刘裕之流的人物,是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类的枭雄。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可塑性非常大,早生五十年,他真可能做成了开国皇帝;晚生五十年,他也会是一个政治强人;当然,他也可能成为一个中兴名臣或富于谋略的政治家。成就成个什么样的人,全在于因缘时会。这与唯物史观强调把人物、事件放到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评价的观点是一致的。袁世凯晚年昧于社会发展的潮流和大势,帝制自为,落了个身败名裂,为天下笑的可悲下场,但这否定不了他作为重要历史人物对晚清民初中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袁世凯评传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