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象征朱可夫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9mb。
书籍内容:
胜利象征:朱可夫
第一章 早年的磨练(1)
莫斯科西南的卡卢加省斯特烈耳科夫卡村,是一个普通的穷村落。一条没膝深的小河从村旁潺 潺流过,水上长满了绿藻,一到夏天这里便成了孩子们的天堂。村北有一片桦树林,远远望 去,仿佛是一片连绵的山丘。在这个村子中央,有一幢很破旧的房子,房子的一个屋角已几 近 坍塌,墙壁和屋顶长满绿苔和青草。然而就在这间不起眼的农舍里,诞生了一位后来赫赫有 名的军事家,他对苏联乃至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1896年12月2日,格奥尔基・康斯坦 丁诺维┢妗お朱可夫在此呱呱落地。据母亲讲,这孩子出生时嗓门十分宏亮,仿佛在告诉 村里人,他已来到了这个世界。
在这所房子里,早先住着一位名叫安努什卡・朱可娃的寡妇。朱可娃无儿无女,生活十分凄 凉和寂寞,于是,她从孤儿院领回了一个两岁的男孩。这男孩的亲生父母是谁,大家都说不 出来,只是听说,他是在3个月的时候,被一位妇女放在孤儿院门口的台阶上,身上还夹着 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儿子名叫康斯坦丁。"善良仁慈的朱可娃把孩子收养后,取名叫 康斯坦丁・安德烈维┢妗お朱可夫。这个男孩就是朱可夫的父亲。
康斯坦丁是个苦命人。他刚满8岁时,与之相依为命的朱可娃就去世了。为维持生计,年幼 的康斯坦丁被迫到乌戈德制鞋厂一个鞋匠那里当学徒。在当时的俄罗斯,没有关系是学不到 手艺的。所以康斯坦丁说是当学徒,实际上主要是干家务活,替老板抱孩子、喂牛、打扫卫 生。三年"满师"后,他四处找活干,几经周折,终于在莫斯科的维义斯制鞋厂找到了工作 ,在那里他才真正学到了鞋匠的手艺。
朱可夫的母亲叫乌斯季尼娅・阿尔捷米耶芙娜,出生在邻村一个很穷的人家。朱可夫在回忆 录中是这样描述母亲的:
"母亲身体很强壮,她能不费劲地扛起五普特重的一袋粮食走好远一段路。据说,她身强力 壮,是因为她父亲--我外祖父阿尔乔姆的体力好。我外祖父能钻到马肚子下面一头把马顶 起来,还能攥住马尾巴,一把把马拉得蹲坐地上。"
朱可夫的父母都是第二次结婚,而且都是第一次结婚后不久就丧偶了,没有留下孩子。他们 结婚那年,康斯坦丁已经50岁,乌斯季尼娅也35岁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孩,名叫玛 莎,比朱可夫大两岁。朱可夫5岁时,又有了一个弟弟,叫阿列克谢,但由于饥饿,不到一 岁就死了。
卡卢加省的农民生活是很苦的,地少而薄,连糊口都无法做到。于是,男人们普遍去莫斯科 、彼得堡等大城市做零活,田间活计主要由妇女、老人和孩子们干。朱可夫一家也是很穷的 。康斯坦丁当皮匠,因为乡亲们都很穷,大多付不起钱。他为人宽厚,每次工钱要得很少, 所以挣到的钱极少。乌斯季尼娅除种地外,每年晚秋农闲时,就帮人送货,报酬很微薄,但 付出的代价却很大。阿列克谢出生刚几个月,乌斯季尼娅就又决定进城挣钱。邻居们都劝 她在家带孩子,因为孩子太瘦弱了,需要多喂奶。但饥饿威胁着全家,她不得不把阿列克谢 交给7岁的玛莎照看。结果,阿列克谢不到一岁就死了。为此,全家都很悲痛。
真是祸不单行,就在那一年,朱可夫家的那间房子终因年久失修倒塌下来。冬天就要来了 ,全家怎么生活呢?乌斯季尼娅哭了,康斯坦丁也一筹莫展。最后,乌斯季尼娅想了个办法 ,把母牛卖了,换回木料盖房子。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房子很快盖好了。这样,尽管往后的 日子更困难了,但在寒冷的冬季到来之际,全家毕竟有了一个栖身之地。朱可夫从小就感受 到了乡亲们的温暖。
朱可夫很爱他的母亲,也很体贴母亲。他在《回忆录》中写道:
"我们这些贫农家的孩子,都看见过妈妈们日子过得多么艰难。每当她们流泪时,我们心里 也十分难过。而每当她们从小亚罗斯拉韦次给我们带点小面包圈或甜饼干时,我们又是何等 地高兴啊!如果在过圣诞节或者复活节时,妈妈们能积点钱给我们买大馅饼,那我们更是高 兴得不得了。"
俄罗斯民族,有着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友好团结的传统,这使幼小的朱可夫受到很大的熏陶 。村子旁边的奥古勃梁卡河水很浅,却有很多鳊鱼、鲈鱼和冬穴鱼。在开春以后,朱可夫常 和小伙伴们来这里用篮子兜鱼。捉到鱼后,朱可夫就主动送些给邻居们,感谢他们时常给家 里送的菜汤和粥。
朱可夫8岁的时候,就已经到田里干活了。第一次干农活是跟着父亲去割草。当时,朱可夫 很自豪,觉得自己已成了一个对家庭有用的人了,所以,干得十分卖劲。大概是用力过猛, 手上很快打满了血泡,但他不声不响,一直到血泡破了,不能再耙了为止。父母很心疼,用 破布把他的两手都包扎起来。由于不能用耙子了,他只好和姐姐一起拾草,结果惹来了伙伴 们的嘲笑。朱可夫憋不住了,他又参加了割草的行列,而且干得比谁都好。后来在割麦子的 季节中,他又抢着往前赶,结果镰刀割破了左手的小拇指,把妈妈吓坏了。直到他成为元帅 后,左手小拇指还留有这块伤疤。朱可夫这 种从小磨练出的吃苦耐劳精神,使他身体锻 炼得很结实,后来他在各种紧要关头那种令人咋舌的旺盛精力大概就得益┯诖恕
< 第一章 早年的磨练(2) <>
8岁时,朱可夫进了一所教会小学。他背着用粗麻布缝的书包,和附近几个村里背着洋书包 的小朋友一起走进了这所学校。刚开始他有些自卑,但不久,这种自卑感便烟消云散了。朱 可夫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他的嗓子很好,被吸收到学校的合唱队。他的老师名叫谢尔盖・ 尼古拉耶维奇・雷米佐夫,教书很有些经验,从不无缘无故惩罚人,也从不提高嗓门训学生 ,为 人很好。同学们都很尊重他。朱可夫在成人之后,常常以十分感激的心情怀念这位老师,感 谢他引导自己热爱读书。
通过读书,朱可夫懂得很多道理,他说话也渐渐在家中有了份量。玛莎学习不好,在二年级 留级了。父母亲也和中国许多父母一样,认为女孩无才便是德,于是决定不让她上学了, 要她留在家中做家务活。玛莎伤心地哭了。朱可夫替姐姐申辩说,她之所以留级,就是让她 留在家里干活太多了,他还旁征博引说,别人家的父母也干活,也外出拉脚,但谁也没有以 此为理由把女儿拴在家,都支持女儿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胜利象征朱可夫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