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希特勒的欧洲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1mb。
书籍内容:

第一编 希特勒的欧洲的政治结构
第一章 1939―1945年的德国
第一节 巩固政治权力,为战争作准备
1939年9 月1 日希特勒进攻波兰的时候,德国的权力实质上已经完全集中在国
家社会党的手里。德国政治生活方面的许多“调整工作”实际上在国家社会党执政
的头十二个月内已经完成了。根据1933年3 月24日颁布的授权法――或者所谓“人
民与国家保护法”,著名的领袖原则(纳粹党一开始就受它指导)代替了多数裁定
的原则,立法的权力(大体上)已经由国会移交给了内阁,于是内阁在制订法律时
可以不受宪法的条款和精神的拘束。根据1933年12月1 日的“争取党与国家统一法”,
纳粹党成为唯一的“国家观念的代表”,党和国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副
元首和冲锋队(SA)的参谋长成为德国政府的成员,“以便使纳粹党和冲锋队的机
构与政府机关之间保持密切的合作”。最后,按照1934年1 月30日的“重建法”,
中央集权制的过程(纳粹党有时候称它为“丰富集中”)已经达到这样的地步,以
前各州(Lander)享有的全权、选举出来的议会和行政权力一律都被取消,州政府
完全被置于中央政府之下。这样的中央集权制,无论是俾斯麦或是魏玛宪法的制订
人,都未能理所当然地坚决贯彻到底,因为在1871年和1919年各州的地方情绪还很
强烈。
12在地方机构改组完毕后,国家社会党便在最高部门进行权力集中,因为当希
特勒向国外四下看望,寻求新的冒险场地时,他已打定主意只向最亲信的几个顾问
透露自己的计划。所以,他逐步不让德国内阁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国家政策的讨论
(当时,内阁中有一部分阁员对纳粹主义的忠诚是多少令人怀疑的),因此在1933
年10月德国退出国际联盟以后,希特勒始终没有预先向内阁报告他打算采取的步骤,
而到1938年2 月4 日以后,他干脆不让内阁召开会议了。同时,他还逐渐使内阁丧
失了立法的权力,方法是让个别部长颁布法令,事先仅把该法令交给有关的其他部
长过目。
由于德国内阁已经变得无关紧要,希特勒便着手(好象主要是在书面上)试行
较为适合于应付国内或国际紧急情况的其他宪法形式。因此,1938年草拟了一项新
的德国国防法,规定在发生战争时把职权集中在三个人手里:即德国行政工作的全
权代表弗里克、经济方面的全权代表沙赫特(后来是丰克)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
(OKW )的长官凯特尔。这就是所谓“三人枢密院”。这个枢密院除了发布一些不
重要的命令之外,事实上始终没有开过会,起过应有的作用。在进攻波兰前两天,
希特勒将“三人枢密院”撤销,代之以“德国内阁国防委员会”。它是当时由戈林
主持的德国国防委员会的一个“常设委员会”。这个有权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命
令”的机构,是特地为了“在当前国际紧张局势下”确保“行政与经济方面的统一
指挥”而建立起来的。可是,这个内阁国防委员会象它的前身德国内阁一样,在战
争的头几个月里就失去其审议的作用。事实上,在1939年12月以后,要说召开会议
的话,那也是难得有的事。在那个日期以后,每当有法令要公布时,委员会的成员
只不过用书面方式相互联系一下。结果是,甚至连通过“国防委员会”来管理这一
概念最后也被逐步抛弃掉了,因此在战争的年代里,德13国不是象一般所想象的那
样有一个相当正式的政府。事实上,从1940年以后,德国政府已经退化成为一种拜
占庭式的朝廷,除希特勒本人掌握的权力外,其余的实权不是操在国家部长们手里,
而是操在一小撮技术专家、官僚和纳粹党内的“实权派”诸如施佩尔、拉默斯和博
尔曼这一类人的手里。
第二节 希特勒与将领们
希特勒是在兴登堡逝世后,根据1934年8 月1 日的那道法令接过总统兼总理的
双重职务的。理论上讲,这道法令使他成为德国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武装部队应
立即宣誓对他效忠并无条件地服从他的命令。可是,仍有许多权力,特别是向武装
部队直接发布命令的权力,依然掌握在国防部长冯・勃洛姆堡的手里,他在希特勒
之下统率着武装部队的所有各部门(即海军、空军和陆军)。起先,把军事方面的
这种权力留给勃洛姆堡和他的国防部很合希特勒的意思。一个原因是,他仍然认为
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担任军事领袖。同时,在1934年6 月30日罗姆事件发生时,
他也深信需要保持军队的独立(即便仅仅作为防止党内再度发生叛乱的保障),因
此他坚决站在武装部队一方去反对冲锋队。他与陆军达成了一项默契――武装部队
(第一次)参加1934年纽伦堡纳粹党的大会,便是这项默契的象征――只要陆军无
条件地支持重整军备和纳粹党的其他措施,纳粹党将不干涉军事事务。可是,有两
个因素损害了这项默契:一个是党卫队不断玩弄的阴谋(党卫队正在逐步排挤冲锋
队),另一个是参谋总部的有些成员和象哈默施泰因之流的较老的司令官,对于他
们的同事施莱歇将军和冯・布雷多上校于1934年被“清洗”的事,仍然耿耿于怀。
纳粹党与14陆军之间的默契总算维持了三年半,到1938年2 月初突然终止了,当时
德国国防部长勃洛姆堡同柏林的一个妓女结婚,玷污了军队的名誉,因而被迫去职。
勃洛姆堡的丑闻,给了希特勒向军队下毒手的机会。党卫队早已在伺机打击参
谋总部的“铁腕人物”陆军总司令冯・弗里奇,现在党卫队果然捏造了一项关于弗
里奇搞同性恋爱的罪状。2 月4 日,希特勒终于宣布弗里奇和勃洛姆堡两人全辞职
了。弗里奇由勃劳希契接任,可是希特勒并没有另行任命一位新国防部长,而是亲
自承担起“直接统率”全体武装部队的职务,同时成立了一个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
(OKW )去执行以前由国防部办理的例行公事。根据勃洛姆堡的推荐,希特勒任命
国防部武装部队处处长凯特尔为新的最高统帅部长官。然而,甚至在这一阶段,希
特勒仍然感到有必要全面改组一下政府各部来掩饰他对武装部队的夺权行为。在这
次改组中,外交部长冯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希特勒的欧洲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