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全集(卷五)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6mb。
书籍内容:
出版说明
曹禺是我国现当代的戏剧大师,他的戏剧创作和戏剧论著所取得的卓越
成就,以及他对中国戏剧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是举世公认的。他不但在中
国现当代戏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而且在国际剧坛上也享有盛
誉。为弘扬中华文化,弘扬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戏剧的优秀传统,推动中国
戏剧的发展,促进国际戏剧交流,特编辑出版《曹禺全集》。
本全集邀请曹禺研究专家田本相、刘一军任主编,邀请曹禺先生的夫人
李玉茹女士参加编辑。全集共分七卷,第一卷至第四卷为话剧剧本,第五卷
为戏剧论著,第六卷为小说、诗歌、散文、书信及其他文章,第七卷为改译、
翻译剧本和电影剧本等,并附录《曹禺年表》。各卷均按发表年同日先后编
次。
本全集所收作品,均采用最初版本或最初发表在报刊上的底本,参照其
他版本作一些必要的校订,并作一些必要的注释,最后,经曹禺先生亲自审
定。
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5 年2 月25 日
曹禺全集(第5 卷)
谈自己的创作
一九三五年至一九八五年
《争强》序
客冬,导师张仲述先生因事去国,我们相约在张先生走后暂不排剧。恰
巧今年南开礼堂预备拆旧重修,约在十月下旬可以完工,大家更安心等候导
师归来,准备来年新生命的开始。在这冬蛰期内,我们已着手的几件工作:
第一是搜集二十年来话剧运动的史料;其次是筹划下次试验的剧目;末了,
印出去年公演《争强》的舞台脚本。前者需要国内剧坛前辈的指点,非一朝
一夕能成,所以至今只做出一部分;后者便是现在和读者见面的《争强》。
《争强》(Strife)是晚近社会问题剧的名著。著者高尔斯华绥
(JohnGalsworthy)的性格素来敦厚朴实,写起剧来也严明公正。在这篇剧
内他用极冷静的态度来分析劳资间的冲突,不偏袒,不夸张,不染一丝个人
的色彩,老老实实把双方争点叙述出来,决没有近世所谓的“宣传剧”的气
味。全篇由首至尾寻不出一点摇旗呐喊,生生地把“剧”卖给“宣传政见”
的地方。我们不能拿剧中某人的议论当作著者个人的见解,也不应以全剧收
尾的结构――工人复工、劳资妥协――看为作者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作
者写的是“戏”,他在剧内尽管对现代社会制度不满,对下层阶级表深切的
同情,他在观众面前并不负解答他所提出的问题的责任的。
剧内有一对强项的人物――傲悍的董事长和顽抗的技师――全剧兴趣就
系在这一双强悍意志的争执上。董事长安敦一是代表厂方的,一位真有骨气
的老先生,抱定了见解,一丝一毫也不退让。对方技师罗大为是铁矿罢工的
领袖,生来一张锋利的口舌,火一般的性格,也保持不妥协的精神。二人都
是理智魄力胜于目前一时的情感,为了自己的理想,肯抛开一切个人的计算
的。安敦一说得好:“让工人一步,工人就会要求十步。”对工人有弱怯的
退让,在他看来结果只能“毁坏大家”,并且“毁坏工人们自己”。他一向
抱定团体内应当“有主脑,有服从”,现在在他的团体里出了罢工反抗的事
情,他当然是不让步。罗大为呢,他自己受过厂方苛刻的待遇,他说他认得
资本,资本是一个吃人肉喝人血的妖怪。这东西一日不铲除,一日工人便没
有幸福。他对工人们喊着:“为你们子孙计,你们也要奋斗到底!”所以他
当然也不让步。
然而结果,二人都过于倔强,他们的意见都没有实现;一个女人白白做
牺牲,两个头脑也徒然地被人推倒。大概弱者的悲剧都归过于他太怯弱,受
不住环境的折磨或内心的纠纷,强者的悲剧多归咎在过于倔强,不能顺应境
遇的变迁。两个都是一场凄惨的结果,却后者更来得庄严,更引起观众崇高
的情感。所以在第三幕将终时,安敦一辞去了董事长职。罗大为看罢死妻,
由家跑来,恍然明白工人们已离叛他讲和,这时造化环境的播弄真令他哭不
得笑不得。这一对强项的人物对他们所遭环境的宰割也只得俯首。工人们董
事们都偷偷地溜了,安老先生更觉出他所不能共存的敌人,才是精神上他所
敬服的朋友。他颤颤巍巍地向罗走来,对他说:“我们两个都是受伤的人!”
叫着“朋友!”把手伸出。罗“面上颜色由敌忾而变成惊异,二人凝视半天”,
终于互相敬服,二人握手。这段描写的确是这篇悲剧最庄严的地方。
总观全剧,章法谨严极了,全篇对话尤写得经济,一句一字不是用来叙
述剧情即对性格有所描摹。试想把一件繁复的罢工经过,束在一个下午源源
本本地叙出,不散,不乱,让劳资两方都能尽量发挥,同时个人的特点,如
施康伯的昏,王克林的阴,安蔼和的热,魏瑞德的自私,尤其是第二幕第二
场写群众心理喜怒的难测,和每一个工人的性格,刻画得又清楚,又自然,
这种作品是无天才无经验的作家写不出来的。
最能看出作者的手腕的地方,自然是罗大为在大成铁矿桥前一段长话。
彼时工人疯狂似地反对他,他不顾生死,对众宣讲。在他猛火一般的话里含
蓄满了勇敢、酸辛和愤慨,说到后来,全场工人的精神完全如醉如痴地听从
他的指挥。他转开了工人们目前所受的痛苦,说到那可虑的将来;这时他捉
着工人们勇敢的心灵,叫工人为将来的子孙们计要拿出勇气死争,铲除不公
平的待遇。此处他的词气动人极深。全剧节奏也达到了顶点,所以易五(他
的同党)登高一呼:“罗大为!”全场群众山一般地响应。恰巧在罗大为“喜
极欲泣”的时候,陶美芝跑来报告他女人――罗爱莲的死,罗大为便起始由
最高的山巅上坠落,直到他慌忙走后,工人们又恢复了自己的意识,把方才
所崇拜的英雄偶像又咒骂得分文不值,当时就找到董事会讲和上工,罗大为
便完全由幸福的极顶降在悲惨的下层。作者洞彻全剧节奏,刻准时间转移剧
情的本领委实是可惊。
末了,我们应当感谢原作者的,他所创出那两个主要角色,无意中给我
们许多灵感。说起来,二人自有二人的短处――譬如见解的偏颇,过分的倔
强。然而他们那种刚挠不屈的魄力,肯负责,肯顾大局的骨气,的确是晚近
青年们心灵贫弱的补药。在势在位,不为自己打算,抱定专一的见解,拚着
位置、财产、性命,“为将来,为大局”争!争!像这种呆子打着灯笼在今
日的中国找,真是“凤毛麟角”,实在不多。结果,二人失败。那位老董事
长便决不恋栈,立刻辞职,光明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曹禺全集(卷五)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