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线上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08mb。
书籍内容:
******************
《在火线上 》
******************
------------
佩尔韦兹・穆沙拉夫:中文版序
------------
[巴基斯坦]佩尔韦兹・穆沙拉夫
本书是一个窗口,展示了当代巴基斯坦的方方面面,以及我在领导这个国家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我的人生充满激情,年轻时甚至可以说有些冲动,而始终如一的是我不断致力于个人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由于过于直率和坦白,我常常受到惩罚,这些性格,我相信您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我从不回避敏感问题,除非受到国家安全因素的制约。
自从巴基斯坦成为包括反恐战争在内的国际冲突的中心,我就决定要写一部自传。因为大家对我和我所领导的这个国家充满了好奇,我想让全世界知道真相。
巴基斯坦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城市与乡村,富裕与贫穷,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与目不识丁者,都是这个国家的组成部分。全国1.6亿人使用数种不同语言;极端主义与温和主义碰撞,西方化与保守的传统文化对阵,因此有人将领导巴基斯坦看做世界上最艰难的工作之一。2001年的“9・11”事件大大增加了巴基斯坦面临的挑战,加剧了国内问题,也重塑了我们的国际关系。
我们的国家在21世纪世界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在巴基斯坦所发生的一切――社会、政治、经济各个方面――都不仅决定着世界反恐斗争的结果,更将影响着伊斯兰社会和西方社会的未来。我坚信未来是和平与繁荣的,不仅仅巴基斯坦是这样,整个国际社会都将会是这样。这样的未来只有在穆斯林世界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共同努力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的条件下,才能够实现。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友谊是我们外交政策的支柱,巴中友好关系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根深叶茂。任凭世界风云变幻,巴中友谊却更强、更深;世界格局迅速演变,与其他国家的交往给我们的双边关系增添了新的变数,但基础深厚的巴中友好关系不仅未受影响,反而更加健康成熟,更加繁花似锦。与每一个巴基斯坦人一样,我珍视和爱护我们之间的友谊。我坚信,我们两国携手合作,将在新的亚洲世纪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感谢我的妻子赛赫巴和家人希达亚特・海希、胡马、阿夫塔卜以及沙巴纳姆。他们在我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地鼓励我,给我信心,使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坚持下来。我还要感谢胡马云・高哈尔和布鲁斯・尼科尔斯在编辑此书过程中所作的贡献。胡马云无数次挑灯夜战帮我校对文稿。另一个我必须感谢的人是我的参谋阿西姆・巴吉瓦准将,感谢他不辞劳苦地记录我的思想并将其变成文字。没有他的高效和奉献,要想完成这本书将会困难重重。
我要特别感谢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张春祥先生和他在伊斯兰堡的外交官同事们,把我的自传《在火线上》翻译成中文。
我的自传是我对这个历史时代的贡献。当然,它也是我自己的故事,是以我自己的方式讲述我自己多彩又起伏的人生,而运气与命运是它的主宰。
2006年10月27日于巴基斯坦伊斯兰堡
------------
姚D:火线勾画传奇人生
------------
巴基斯坦总统佩尔韦兹・穆沙拉夫
火线勾画传奇人生
文/姚D
世纪之交的一系列大事件,让全球的聚光灯对准了穆斯林世界。巴基斯坦,因地理位置和宗教信仰的特殊性,成为世界上最具战略意义和令人好奇的一片土地。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是个不简单的人物:一个超脱于官僚、政治和军事体系之上总揽重权的人,自信能引导国家走向真正的民主;一个温和的穆斯林,周旋在西方世界和极端分子之间;一个大权在握,沉着稳健的人,却也时刻面临着死亡的恐怖来袭。《在火线上》,穆沙拉夫总统的亲笔回忆录,向我们展现出一段出生入死、惊涛骇浪的传奇人生。
平凡移民的不凡经历
1999年巴基斯坦的政局不稳,时任陆军参谋长的穆沙拉夫和总理谢里夫矛盾重重。谢里夫在地面遥控“劫持”了穆沙拉夫的飞机,期望以此赢得时间逼他辞职。穆沙拉夫清楚,谢里夫的胆量来自于自己缺乏的所谓“根基”。谢里夫并没有料到,这一次,他恰恰低估了对手。
穆沙拉夫四岁的时候随家人迁入巴基斯坦定居。他的父亲是一名外交官,家境虽不贫寒却也非大富大贵。即便如此,穆沙拉夫始终接受着最优质的教育。这样的环境培养了他明智机敏的素质,却也没有抹煞他富于创造的想象力和坚忍不拔的耐力。他一直不是个省事的乖孩子,生活也从未风平浪静。然而,命运一次次垂青这个坚守一定原则而又善于把握局势的人。从圣帕特里克学校的学生到巴基斯坦军方的高级将领,他不时因为活跃直率的个性为自己惹下麻烦,又一次次化险为夷。可以说,军队为穆沙拉夫提供了一片施展手脚的天空。他天资聪颖、身体和心理素质过硬,虽身经无数艰难险恶,却总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很快就树立了威信。而同时,深谙首领之道的他能将部下紧密地团结在自己周围。“你必须身先士卒,”他说,“任何要求大家做的事,你都要做得比他们更好(至少比大多数人好),尤其是在需要体力的事情上。同时,领导者应当公正、严格、有同情心,并且体贴士兵,还要搞好他们的福利,甚至帮助解决他们的家庭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绝对的服从。”可以说,从一名普通的青年军官到巴基斯坦军方的最高长官,穆沙拉夫这个并无军方高层背景的人一步一个脚印,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也正因为此,才使他得以建立岿然不动的人气和支持率,于危难时刻助他一臂之力。
风云变幻中的枭雄
巴基斯坦并不是个风平浪静的国度。城市与乡村,富裕与贫穷,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与目不识丁者,都是这个国家的组成部分。全国1.6亿人使用数种不同语言;极端主义与温和主义碰撞,西方化与保守的传统文化对阵。从20世纪50年代起,巴基斯坦几经政变,各种军事、政治、宗教力量错综盘杂,政治局势变幻莫测。穆沙拉夫总统在这部回忆录中首次全程分析了几十年以来巴基斯坦国内的政治斗争。从卡尔吉尔冲突中与谢里夫总理的意见不合到乘坐的飞机被地面劫持,燃料耗尽面临机毁人亡的危险,再到排除异议身兼军政二职,穆沙拉夫总统袒露心声,告白自己如何与反对力量斗志斗勇,最终摆平各方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在火线上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