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经典读本-尺牍精萃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Table of Contents
前言



一、与赵宣子书
二、狱中上梁王书
三、答苏武书
四、报任安书
五、报孙会宗书
六、与山巨源绝交书
七、与韩荆州书
八、与于襄阳书
九、与陈给事书
十、应科目时与人书
十一、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十二、答吴充秀才书
十三、上文丞相书
十四、上梅直讲书
十五、上刘长安书
十六、答司马谏议书
十七、寄欧阳舍人书
十八、报刘一丈书
十九、潍县寄舍弟墨第三书
二十、潍县寄舍弟墨第四书
二十一、与孙季逑书
前言

尺牍,本指长一尺左右的木简。牍就是木简,古人书写的用品,其功能类似于后来的纸张。《汉书·韩彭英卢吴传第四·韩信》:“然后发一乘之使,奉咫尺之书以使燕。”颜师古的注说:“八寸曰咫。咫尺者,言其简牍或长咫,或长尺,喩轻率也。今俗言尺书,或言尺牍,盖其遗语。”(卷三十四)解释得足够清楚了。尺牍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汉书·游侠传第六十二·陈遵》中:“(陈遵)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去以为荣。”(卷九十二)已经成为书信的代名词了。
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书信被归类为“书记”之“书”,大概就是今天“书信”一词所由来。刘勰给“书”下了这么个定义:“故书者,舒也。舒布其言,陈之简牍,取象于夬,贵在明决而已。”刘勰还举了《左传》里的一些例子,如郑子家的《与赵宣子书》(公元前
610
年),又如子产的《论重币书》(公元前
549
年)等,都是保存在我国传世文献中最早的书信。
明代贺復徵作《文章辨体汇选》,进一步把“书”分为若干体,而“尺牍”只是其中一体而已。他说:“]故有书,有奏记,有启,有简,有尺牍,有状,有疏,有牋,有劄,而书记则其总称也。”(卷二百五,书)“尺牍者,约情愫于尺幅之中,亦简略之称也。”(卷二百五十九,尺牍)尽管如此,但是在贺书中,书也好,尺牍也罢,就都是人们往来的书信。
二十世纪初年,在西域发现的文物里即有类似书信的简牍。其中相当一部分简牍屡屡出现“(某)伏地再拜”“(某)伏地再请”“(某)公足下”“(某)君足下”等书信的套语,无怪乎罗振玉径直称之为“简牍遗文”了。这些简牍,为书信的原始形态提供了实物证据。有兴趣的读者可参看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简牍遗文》(中华书局,
1993

9
月第
1
版)。
书信虽然实用,也不过是人们私下的书面交往形式。然而,它毕竟是文章,倘若能体现作者的睿智与文才,那与诗歌,与赋等文体毫无二致,并且可流传千古,为世人所传诵。因此,一些作品集中收入尺牍是不难理解的。像韩愈的《昌黎先生文集》柳宗元的《河东先生集》等,都有一定数量的尺牍。及后,甚至有收录尺牍的专集。例如宋孙觌的《内简尺牍》,就是个人的尺牍专集。又如清李渔所辑录的《古今尺牍大全》,则是历代尺牍的荟萃。
最为流行的恐怕是民国期间被奉为尺牍圭臬的《秋水轩尺牍》和《雪鸿轩尺牍》了。前者为清许思湄(葭村)所撰,后者为清龚萼(未斋)所撰。今天看来,二书为人们所熟知,其中固然不乏精彩之笔,更重要的是,它们被视为尺牍教科书而被大量刊印。毕竟,尺牍是有着独特格式的文体,不能为其他文体所替代。当然,更为实用的尺牍教科书大概是民国年间面世的《万象文书大全》(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0

11
月)了。
《万象文书大全》分为三十类:喜庆、贺寿、慰藉、唁丧、学界、女界家庭、女界亲友、家书、亲戚、通候、馈赠、叙约、荐举、延聘、劝勉、规诫、信贷、还偿、请托、感谢、允诺、辞却、催索、商业、汇兑、装运、押款、保险、讼事、对联。每类之下列举若干范文,几乎涵括了现实生活的所有内容。即便是今天,也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在电子邮件大行其道的今天,愿意提起笔来写一封信的人恐怕不太多了。于是,虚上款甚至虚下款的邮件每每出现在你我的电子邮箱里。我的同事不止一次地抱怨接到这样的邮件,明明知道来信的人是学生却不晓得姓甚名谁,更别指望邮件能表现出应有的礼仪了。高等学府尚且如此,其他地方也就可想而知了。
笔者认为,有时候也怪不得同学,他们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因此,把尺牍所体现的一整套中华民族礼仪介绍给正在读书的朋友,实在很有必要。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书信往来,好比两人在促膝谈心,所以刘勰说:“辞若对面。”(《文心雕龙·书记》)因而现实生活的礼仪也体现在尺牍这种文体中,例如“拜”、“再拜”、“顿首”、“叩头”等表述,实际上等同于行跪拜礼。有时甚至增添表示敬畏、恭谨的字眼,例如“惶恐”、“谨”之类。
中国又是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晚辈与长辈、妻子与丈夫、儿子与父母亲、学生与老师、下级与上级以及朋友与朋友之间,从正文前的对称,到末尾的套语以及自称,都有一定的规矩,不能乱了分寸,否则就是失礼。
一般情况下,称对方的字号、官称等即表示尊敬,亲属之间明确其关系即表示尊敬。以下分别述之。
晚辈称长辈,可以尊其为“先辈某某足下”、“某某先生阁下”、“左右”等。例如章太炎写给孙诒让,就作“仲容先生左右……”,自称则作“章太炎”(见《太炎文录初编》)。注意,足下、阁下、左右之类,是指对方的手下,意思是不敢与对方直接对话,表示敬畏。
妻子对丈夫,可以称“夫君”,自称为“妾某(氏)”。丈夫称妻子,可以作“贤妻”、“夫人”,自称为“愚夫某”。例如曾国藩写给妻子欧阳氏,便作“欧阳夫人左右……”,自称则省略了(见《曾文正公家訓》卷上)。
儿子称父亲,可作“严亲”、“(父亲)大人”等。称母亲,可作“慈亲”、“亚妈”、“妈妈”、“母亲大人”等。例如曾国藩写给父母的信,作“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见《曾国藩家书·为政篇》)。有时甚至附上封号。例如宋代李昴英写给父母的信,作“某顿首百拜上覆大人朝议、亚妈孺人……”、“某顿首百拜上覆大人朝议、妈妈恭人……”(见《文溪存稿》)。这里的“朝议”、“孺人”和“恭人”,都是封号。倘若是孙辈对祖辈,可在前面加上“祖”,例如曾國藩写给祖父母,就作“孙男国藩跪禀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见《曾國藩家书·为政篇》)。父母亲称儿子,可径作“某某儿”。例如曾国藩写给儿子曾纪鸿,便作“字谕纪鸿儿……”,自称则省略(见《 ............

书籍插图:
书籍《国学文化经典读本-尺牍精萃》 - 插图1
书籍《国学文化经典读本-尺牍精萃》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国学文化经典读本-尺牍精萃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