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和谈演义》(第二部)作者:马辂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3mb。
书籍内容:

《国共和谈演义》(第二部)
作者:马辂

目录

(第二部)           
第一回 莫斯科传来八一宣言 瓦窖堡作出统战决议
第二回 邓文仪有心效命 陈立夫无功而回
第三回 周小舟受命赴金陵 张学良驾机飞肤施
第四回 天主教堂坦陈肺腑之见 黄土窑洞迎进美国记者
第五回 毛泽东纵论天下事 潘汉年独赴谈判桌
第六回 潘陈会晤不欢而散 张杨苦谏无动于衷
第七回 临潼兵变总裁顿成阶下囚 南京争吵夫人揭穿戏中戏
第八回 端纳三进长安城 周公主唱和平曲
第九回 仗义送蒋张汉卿被扣 以勇救帅少壮派发疯
第十回 长安城里峰回路转 西子湖畔柳暗花明
第11回 茫茫河西腥风血雨 巍巍匡庐唇枪舌剑
第12回 乌云压顶望不见卢沟晓月 国难当头惊醒了桥头睡狮
第13回 厉兵株马红军请缨 凌额怒色委座拍案
第14回 合作初成周恩来飞离南京 兵马未动毛泽东先赴洛川
第15回 八路设伏日寇丧魂失魄 国军决战将士浴血效命
第16回 忻口抗战大联手 延安开会起波澜
第17回 钦差太臣弄权有术 建党元老报国无门
第18回 显风骨彭德怀拒收重金 顾大局周恩来出任高官
第19回 一党宣传暂息旗鼓 双方合作别开生面
第20回 第三厅文豪荟萃 小东岭将星携手
第21回 毛泽东欣逢双喜 蒋介石愁对危局
第22回 蒋介石举起合并旗 汪精卫发出卖国电
第23回 限制异党月晕而风 制造磨擦础润而雨
第24回 平江惨案毛泽东发怒 山西事变阎锡山翻脸
第25回 磨擦专家败走河北 谈判离手再困重庆
第26回 何白联名两发战书 毛周呼应共寻良策
第27回 血洗皖南蒋介石陷于困境 运筹陕北毛泽东熬过难关
第28回 开一会两党斗智 触众怒多国结盟
第29回 英美初尝战争苦果 国共再抛和谈彩球
第30回 学生见校长先热后冷 下级劝上司左思右想
第31回 雾都茫茫周林唱和 延水潺潺毛刘联手
第32回 重庆兴兵未战即退 延安整风再掀高潮
第33回 蒋介石脐身巨头会 毛泽东亲撰意见书
第34回 华莱士驾临重庆 包瑞德飞往延安
第35回 毛泽东笑迎美国兵 罗斯福难理中国事
第36回 史迪威孤身返国 赫尔利两头穿棱
第37回 毛泽东欣签五条协定 蒋介石怒提三点建议
第38回 周恩来空劳往返 赫尔利枉费心机
第39回 帝国落日灰飞烟灭 统帅斗智风起云涌
第40回 蒋介石三电延安 毛泽东首飞重庆

(第二部)     第 一 回
莫斯科传来八一宣言 瓦窑堡作出统战决议
  话说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共两党关系即进入全面对立的时期。国民党凭
借中央政权的力量,对中国共产党在军事上“围剿”,在文化上围攻,在经济上封
锁,誓欲将共产党斩尽灭绝。共产党则以武装斗争来反抗国民党的武装镇压,建立
了自己的军队,并在农村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政权,与国民党相抗衡。于是,国共
之间兵戎相见,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展开了生死搏斗。战争,战争,还是战争……
  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了各种令人难以预料的契机。进入30年代以后,世
界形势与中国政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法西斯势力的猖撅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使世界和中国进人一个非常时期。特别是从1935年5月开始,日本为实现其吞并中国
的野心,向华北发动了一系列新的进攻,从而激化了中日民族矛盾。变动了国内阶
级关系,使资产阶级甚至军阀都遇到了存亡的问题。于是,园共两党都开始考虑调
整各自的政策,在两党交战的背后,谈判悄然发生了。
  早在“九。一八”事变刚爆发时,共产党就开始说话了。中共中央在《关于日
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中,抨击蒋介石的妥协、内战政策,号召全国人
民武装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写道:
  党在这次事变中的中心任务是:加紧组织领导发展群众的反帝国主义运动,大
胆地惊醒民众的民族自觉,而引导他们到坚决无情的斗争上来。
  侵略者的铁蹄步步紧逼,民族危机日益严重。1933年1月17日,中华苏维埃临时
中央政府和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宣言,首次提出中国工农红军准备在三个
条件下和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抗日作战的协定。这三个条件是:立即停止进攻苏
维埃区域;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集会、结社、言论、罢工、出版之自由等);
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的完整。
宣言虽短,却传递了大量的信息。表达了共产党要求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真诚愿
望。
  宣言很快引起了反响。在国民党的范围内,甚至在南京,表示拥护联合一切政
治力量和军事力量,包括共产党人进行抗日的”呼声很高。冯玉样和蔡廷锴发表了
相应的声明。据电台报告,广东和广西两省主席也表示了同样的意愿。
  1934年4月20日,中国共产党以“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筹备会”名义、发表
了《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提出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六大纫领:(一)全体海
陆空军总动员对日作战;(二)全体人民总动员;(三)全体人民总武装;(四)立刻设
法解决抗日经费;(五)成立工农兵学商代表选举出来的全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
(六)联合日本帝国主义的一切敌人。
  这个文件一经发表,便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签名拥护的有几十万人之多。
抗日六大纲领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政策的新发展。文件不再坚持推
翻国民党是进行民族革命战争的先决条件,其中所提的建立“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
员会”作为全国抗战的总领导机关,实质上是后来所提“国防政府”、“抗日联军”
口号的萌芽。
  1935年1月,毛泽东进人中共中央领导核心。这一决定共产党命运的重大问题是
长征途中在遵义会议上解决的。那是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二楼一间较大的屋子
里,人坐得满满的。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国共和谈演义》(第二部)作者:马辂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