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短篇小说和散文集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7mb。
书籍内容:
书目
作者简介
短篇小说和散文:
隐居的时代
接近世纪初
冬天的聚会
喜宴
小城之恋
本次列车终点
比较北京和上海
评《许三观卖血记》
记一次服装表演
自然最美
寻找苏青
关于幸福
观后与写后
王安忆眼中的当今文坛
上海的女性
风月三篇
王安忆:我不像张爱玲
世俗的张爱玲
王安忆回忆:岛上的顾城
上海是一部喜剧
南陌复东阡
我写《小鲍庄》
中长篇小说:
长恨歌
妹头
我爱比尔
小鲍庄
相关文章:
回到文学
生活经验与审美意识的蝉蜕
王安忆要说的其实是上海
王安忆作品谈
“我们”的叙事
王安忆要与张爱玲"划清界线"
王安忆简介
王安忆(1954~ )当代女作家。祖籍福建同安,生于江苏南京。1955年随母茹志鹃
迁居上海。1969年初中毕业。1970年赴安徽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
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后任中国作协理事、作协上海分会专业作家。1975年冬开始
发表作品,1980年发表成名作《雨,沙沙沙》。著有小说集《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
篇小说集》、《尾声》、《流逝》、《小鲍庄》,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
人》、《流水三十章》、《父系和母系的神话》、《长恨歌》,散文集《蒲公英》、《母女
漫游美利坚》(与茹志鹃合集),儿童文学作品集《黑黑白白》,论著《心灵世界――王安
忆小说讲稿》以及《乘火车去旅行》、《王安忆自选集》等。其中《本次列车终点》获1982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逝》和《小鲍庄》分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不少作品表现了
作者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深沉思考。她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掘其底蕴,抉微勾沉,纤毫毕现。笔墨素淡,情韵幽婉,一些作品在文坛上产生广泛的影响。
隐居的时代
曾经有一个时期,我们随时随地可能遇见意想不到的人,这真的很有趣。这使
得我们的经历,变得非同寻常起来,变得富有传奇色彩。在我们所插队的淮北乡村,
有着几百年,上千年的历史,这样漫长的历史其实却只是由一些固定的人物演义下
来的。这就好比毛泽东同志描写的愚公移山:“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
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就这样,一直繁衍到了今天。这样的以家族
为组织单位的乡村,就是一座坚实的堡垒。当你听到村里的狗忽然之间一同狂吠起
来,不用问,一定是村道上走过一个外乡人。外乡人头也不抬地,匆匆走出村子,
走远了,狗才渐渐安静下来。可是,就是在这样的铜墙铁壁的堡垒中,会有奇遇发
生。事情就是这样不可思议。
在这沉闷的乡村里,竟然隐藏着那样的人和事,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与乡村的
环境融合在一起,并不显得有什么特异,看上去是同样的自然,好像他们早就加入
了乡村的历史。乡村的生活就有着这样强大的洞染力,它可将任何强烈的色彩润染。
很多尖锐的情节,在这里都变得温和了。它看似十分单调,其实却潜藏着许多可能
性,它的洇染力就来自这些可能性。这些可能性足以使一切突兀的事情变得平淡和
日常。就这样,我在我插队的大刘庄,遇见了黄医师。
那已经是我来到大刘庄数天以后。我住在公社的一名副书记家中,他的妻子是
这个大队的妇女主任。家中有五个孩子,最大的年龄与我相仿,最小的尚在吃奶。
除了我,还有一名县城插队知青,也住在他家。主任家住三间两进青砖茅顶大屋,
这在我们村庄,算得上首富。后三间是主任夫妇的房间,他们带着最小的吃奶的孩
子睡那里。前三间,东边一间锅屋,西边一间住孩子,以及我们两个知青,中间迎
门的是堂屋。这天,晚饭的时候,县城的知青收工就回家了,几个小些的孩子早早
吃过去玩了,只有主任,主任的大女儿,还有我,坐在堂屋里的案板前吃饭。是收
麦的前夕,天已经很长了,太阳虽然下去多时,天光还很明亮。此时的光线非常接
近早晨,太阳都是在地平线以下,光是均匀地平铺着,景物倒比强光下的更为清晰。
黄医师就在此时,从村道走上了我们的台子。
主任家的房子,坐落在我们庄最主要的村道边上,高高的台子上。白日里,各
家的门都是敞开着,迎门坐在案板前,村道上的情景便尽收眼底。主任首先向着村
道招呼:黄医师,吃过了吗?接着,主任的大女儿,县中学的毕业生,应声起身,
让出一个板凳,转身又去盛一碗稀饭。这时,才见黄医师在了门口。他大约有五十
岁,也许没有,在我们那个年龄里,总是容易把人看老的。他脸色软黄,似乎有些
浮肿。他穿着洗旧的蓝卡其人民装,脸上带着谦和的笑容。他走进门来,在板凳上
坐下,回答着主任有没有吃过的问题。尽管一再说吃过了,吃过了,可主任母女执
意要他喝一碗稀饭。也没有太推辞,就端起了碗。他的脸相有些木,甚至还有些俗,
可是态度却十分温和文雅,这就使他显得不一样起来。他说话动作都比较迟缓,这
迟缓不仅是出于慢性子,似乎还出于,一种忧郁的性格。他问我多大年龄,住上海
哪个区,来这里习惯不习惯。由于我正处在极度的不适应和想家之中,时刻心事重
重,所以我也看出他心事重重。我看出他不快乐,不轻松,百无聊赖,而且非常寂
寞。虽然,他在这里出现一点没有令我惊奇,可我还是一眼看出他是来自外边的世
界。
主任问他晚上做的什么饭,他笑着说烧一点米饭。他的笑容里有着自嘲和无奈,
就是这自嘲和无奈,说明了他的骄傲。他的态度表明,“烧一点米饭”不是他该干
的事情,多少有一些无聊和滑稽。他只稍稍坐了一会儿,喝完那碗稀饭,然后拿着
主任塞给他的一大块麦面饼,告辞了。这时节,只有主任家还有麦面饼。他说有了
这块麦面饼,明天早上就能不烧锅了。他慢慢地走下台子,天色略有些暗,却还不
十分暗,他的背影依然很清晰。他有些背驼,不知是生来如此,还是境遇所致。他
的步态与庄里人绝然不同,是较为笔直的步子,双膝并得较拢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王安忆短篇小说和散文集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