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枪声(李晓明 韩安庆)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4mb。
书籍内容:
《平原枪声》内容概要
抗战爆发了。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冀甫平原上,地主大户组建的会道门互相械斗,散兵游勇组织民军,草头王自封司令,而老百姓则人心惶惶。共产党员马英回到了家乡肖家镇。一进镇,就见树上吊着一人,这人是白吉会的陈宝义,他被红枪会的王二虎捉来,此时,王二虎就想杀死陈宝义。马英见状,立即上前制止,他让众人倾听北边传来的隆隆炮声。“战火已烧到家门口了,我们在干什么?互相残杀,杀自己的同胞,这不是给日本鬼子帮忙吗……”马英趁机向群众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驳斥了无赖杨百顺对共产党的诬蔑。在场群众心服口服。不过,要放人须会长苏金荣同意,马英去找苏金荣。马、苏两家曾是仇人,苏金荣强奸过马英的姐姐并害死了马英的父亲。为了抗日大业,马英去与苏金荣打交道,并迫使苏金荣放掉了陈宝义。自古会会长王金兰想与苏金荣和好,在民军头目刘中正那儿相见。王金兰表示要干掉马英,苏金荣才转怒为喜。当夜,一个姑娘匆匆赶到马家报信,她正是苏金荣的侄女苏建梅。由于建梅及时报信,马英才免遭王金兰的毒手。日本人越打越近了,马英加紧组建抗日力量,老孟、建梅全参加了抗日工作,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建梅的哥哥建才也想参加抗日,他先投了刘中正的民军,可是,他又失望地离去了。因为民军四处横行,抢掠百姓财物,官兵全是大烟鬼,比土匪都不如。苏建才在妹妹动员下,找到马英参加了游击队。
《平原枪声》作品鉴赏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是共产党人挺身而出,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在敌后开展武装斗争,并使人民武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不会打仗到善于打仗,从零敲碎打到与日寇正面交锋,打大仗硬仗,直至最终消灭敌人,驱走入侵者,实现民族解放,这便是该书所表现的思想。为了更好地表现这一思想,小说中塑造了马英这一形象。作为共产党人,他身负重任,在日寇铁蹄即将踏上故土之际,他回到家乡,白手起家,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准备在敌后开展斗争。而这个时候,又有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又有地主和流氓散兵打着抗日旗号组建的武装,他们置民族生死而不顾,趁机勒索掠夺民众。只有共产党,才一心一意为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当日寇蹂躏着马英家乡的时候,那些地主武装和流氓武装摇身一变,又成了侵略者的帮凶。与此同时,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也开始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斗争。从游击队诞生时起,直到发展壮大,经历了多少艰难曲折?从十余个人,三两条枪,直到发展至上百人,从敌人手中夺取了机枪小炮,这其中又涌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作为抗日武装的领导人,马英也在战火中成长起来,成为有勇有谋的指挥员。他时刻记着自己身负的重任,为民族大业,他可以置家仇不顾,与仇人苏金荣谈判。在被敌人抓入壮丁训练所后,他依然不忘发动群众,为日后的斗争创造条件,发展抗日积极分子。在游击队里,他时刻以共产党员的应有表现,影响并带动战士们。在与敌人进行战斗的时候,他又格外勇敢与机智,有了这样的指挥员,抗日队伍才能不断成长壮大,最后,使侵略者葬身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面临生死考验时,他沉着冷静勇敢顽强。面对挫折,他满怀信心,毫不气馁。面对战友牺牲,他化悲痛为力量,加倍向敌人讨还血债。于是,他领导的县大队,便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而且,一次胜利比一次胜利大,一次胜利比一次胜利更鼓舞人心。在反侵略战争中,我党领导的抗日队伍经受住了战斗考验,无数祖国儿女为赢得民族自由而血洒疆场。他们有的牺牲在抗战最艰苦的时刻,如政委杜平;有的被俘之后至死不变节,表现了中华民族英雄气概,如女干部苏建梅;也有的在胜利前夕死在战斗中,如老孟,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这支队伍中,更有无数斗士在炮火中成长起来,成为抗日精英。如王二虎、赵振江、郑敬之等人。他们有的由普通农民,最终成为抗日干部,有的则在敌伪内部,每天与魔鬼打交道,为抗战胜利而工作。其中王二虎勇猛豪爽,对敌人有刻骨仇恨,在战斗中出生入死,面不改色,他是一个铁打的硬汉,然而,却有几分鲁莽。而赵振江,有一身好本事,枪法百发百中,武艺高强,并且他沉着冷静,智勇兼备,是抗日队伍中难得的人才。郑敬之则沉稳老练,他每天都面临着危险,稍一疏忽,就有可能牺牲,然而,凭着他的机智,却能一次次化险为夷,他同样为抗日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当然,抗日队伍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小说的作者并没忘记这一点。常云秀父女、侯老奎等人,都对抗日做出了贡献,有的还为抗战胜利献出了生命。与这些抗日英雄相比,那些侵略者,还有那些汉奸走狗的无耻嘴脸却暴露无遗。中村的凶恶与狡诈,苏金荣阴险,刘中正的无耻,杨百顺的可恶,都令人痛恨不已。特别是汉奸们,他们为虎做伥,杀害自己同胞,甚至连老婆都送给了日本人。当然,他们最终逃脱不了人民的惩罚。《平原枪声》在写作方法上通俗易懂,没有太多的心理描写,依传统手法,情节呈单线发展,语言也比较大众化。
作者简介
李晓明,原名李鸿升。河北省枣强县程杨村人,生于1920年12月。1938年参加了革命工作,并在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委书记、县委书记、县游击大队政治委员、分区青年救国会主任、青年营营长、旅宣教科长等等。建国以后,先后任武汉市委党校副校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北省文化局局长、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艺术局局长等职,从1956年起,开始进行业余文艺创作。1959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长篇代表作《平原枪声》(与韩安庆合作),小说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欢迎与喜爱,60年代,该小说几乎家喻户晓。1978年,给他修订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了《平原枪声》。1959年,李晓明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6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又一部长篇小说《破晓记》,是描写解放战争期间,游击队战斗生活的。1973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中篇小说《追穷寇》,反映了1950年新区的剿匪斗争。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第一章 肖家镇上
老槐树上吊着一个人。
这老槐树长在肖家镇的南亍口,谁也说不上有多少年代了,它那满是皱纹的干裂了的树皮,就象一个受尽折磨的老人的面孔。如今已经是深秋了,它那不多的树叶子也落尽了,光秃秃的,更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平原枪声(李晓明 韩安庆)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