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明宫十六朝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83mb。
书籍内容:
《细说明宫十六朝》作者:许啸天
本书叙述了从朱元璋肇基明朝起,至明思宗吊死煤山止的有明一代276 年的历史。书中不仅列举明朝历代皇帝和王
公大臣的腐化生活及宫廷丑闻,还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封建统治王朝兴起衰落的内在理路。
明朝是封建社会晚期的一个重要时期,明初统治者吸取元朝的经验教训,凭借朱太祖、朱成祖和雄才大略和励精图
治,奠定了有明一代的坚固根基并获得辉煌发展。但其后继帝王多贪图宝富贵,只顾享乐,致使宫廷内部争权夺利、结
党营私,甚至佞臣乱朝、后妃干政、宦官专权。结果泱泱大国政事荒废、军备涣散、灾疫流行,百姓流离失所,纷纷揭
竿而起。偌大的王朝最终覆灭于农民起义。
第一章朱元璋出世
碧杨树下,一群小孩子,在那里驱着牛,一路歌唱着。他们唱的虽然是一种信口无腔的调儿,却也觉得宛转可听。
大家唱了一会儿,内中一个小儿,生得虎额龙姿,面目黧黑中,显出他奕奕的神态来。那一群小孩子里,有几个跳下牛
来,去坐在草地上斗石子。正斗得起劲的当儿,忽听得一阵呐喊,那边跑过来十几个童子,手里各拿着柳枝向斗石子的
一群孩子直打。这时,骑在牛上的黑脸孩子,也跳下牛背,口里大喝道:“你们恃着村中人多,便来欺负我们吗?”说
罢,一手执着牛鞭,迎将上去,那坐在地上斗石子的几个小孩,也各折了一条树枝,发声喊,大家跟在后面去帮助。那
方面十几个童子,经黑脸孩子上前一顿乱打,打得他们东倒西歪,有的抛下柳条逃走,有的抱头大哭起来。跟在后面的
几个小孩子,见黑脸孩子得了胜,他们便一拥而上,将十几个童子,赶得走投无路,有甚至被打得鼻青脸肿、血污满面。
黑脸小孩指东打西的,正在得意万分,早听得墙角上有一个老人在叫道:“阿四!你又在这里和人家厮闹了吗?”黑脸
孩子见他的父亲来了,忙住手不打,一头却假做哭泣的样儿,对那老人说道:“爹爹,你不曾瞧见东村的小孩子,他们
纠了许多人来欺我们呢。”那老人便从墙缺里走出来,笑着安慰那黑脸孩子道:“你且莫哭,我们现在吃了亏,等一会
儿,叫你三个哥哥去报复,如今快跟我回去吧!”黑脸孩子听了,不禁高兴起来,便去牵着牛,跟他的父亲回家去了。
他们父子两人,一边赶着牛,一边慢慢地走着,不到一刻,已走过皇觉寺的面前。只见寺里的昙云长老,提着一串
念珠,正立在寺门口瞧着他们父子走过,便笑着说道:“朱老施主,时候还早呢,就在小寺里用一碗茶去吧!”那朱老
头儿也招呼道:“承长老的见爱!我们回去有些小事,改日再来叨扰就是了!”昙云长老点着头,一手抚着黑脸小孩的
头顶道:“好一个福相的官儿!”朱老头儿见说,也笑了笑,便和昙云长老作别。父子两人,仍赶着牛前进。到了家里,
那黑脸小孩系好了牛,和他父亲走到里面,朱妈妈见了问道:“阿四放牛怎么老早回来了,牛可曾吃饱了吗?”朱老头
儿答道:“什么放牛,他又在外面和人厮打了。”说着,朱老头儿的三个儿子,都砍了柴,挑着从村外回来。朱妈妈便
安排出晚餐来,给他们父子五个人吃着。
原来,那朱老头儿名叫世珍,因为避难,才迁到江北的长虹县去,他先世本居在金陵,后来又搬往泗洲,再迁到淮
南濠洲府,就是现在的凤阳。但朱世珍初到濠洲,没有亲戚好友,只有钟离县皇觉寺的长老昙云从前和朱世珍很要好,
世珍便去和昙云商量,就空地上盖了一间茅屋,给世珍老夫妻和三个儿子居住。又代他买了一头牛,去替东乡富户刘大
秀家耕田。世珍的三个孩子朱镇、朱镗、朱钊,却去山里樵柴,一家人很勤俭地度着光阴。那个黑脸小孩子,便是世珍
的第四个儿子,名字叫作元璋,小名唤作阿四。但其时元璋还不曾生下来。世珍在东乡做着工,很积蓄了几个钱,想起
自己的父亲病死在泗洲,那棺柩却无处埋葬,寄在一个荒寺里,世珍因此心上很不安耽。过了两年,便到泗洲把父亲的
灵柩运回了凤阳,暂厝在皇觉寺的草地上。事有凑巧,那刘大秀的父亲,忽然得病死了。刘大秀是东乡的富翁,为人最
是相信风水。他老子死后,却不去安葬,转请了十几个堪舆家,望各处相择吉地。依刘大秀的欲望,那地上葬下去,子
孙至少也要封侯拜相。有了这种佳地他才肯把老子安葬。那时堪舆家当中,有一位姓胡名光星的,平日本没甚名望的,
刘大秀虽把他请了来,却很瞧不起他,又因胡光星的衣衫褴褛,大家益发对他冷淡了。一天,胡光星出去,相了一转地
理,回来告诉刘大秀道:“离东乡半里多路的九龙冈下,有一块龙穴,若是葬下去时,不但子孙贵不可言,三年之内,
还有出帝王的希望。”刘大秀听了,冷笑一声道:“我们这种人家,只要出几个秀才举人也够了。想出什么皇帝,不是
自取灭族吗?”胡光星碰了这个钉子,不觉面红耳赤,就是旁边的那些堪舆家,也一齐笑了起来。
胡光星很是气愤,悻悻地走了出来,恰巧和朱世珍碰见。那胡光星在刘家,无论上下大小,人人轻视他,世珍在刘
家做工,却和胡光星很讲得来。这时胡光星愤怒填胸,一见了世珍,便把大秀看不起他、不相信他的话,对世珍讲了一
遍。世珍安慰道:“胡先生,你不要动气,现在的人,大多都是势利得很,你本领不差,名气却不及他们,只好暂为忍
耐一些儿吧!将来等时运机会,再和他们说话不迟。”胡光星听了世珍的话,不觉长叹一声。大凡失时的人,往往不容
于众人,若得一二人去安慰他,自然引为知己,还满心地感激着哩。胡光星见世珍做人厚道,每逢遇到不平的事,总和
世珍来谈谈,两人就此慢慢地投机起来。有一次,胡光星在世珍家里闲话,大家无意中讲起了风水,胡光星拍着胸脯道
:“将来你老兄如百年以后,我须替你选一块佳地安葬。”世珍见说,不觉叹口气道:“不要说自己了,连我的父亲,
直到如今还没有葬地哩!”胡光星怔了一怔道:“尊翁的灵柩今在什么地方?我倒有一个佳穴在这里,只是看你的幸运
就是了。”世珍摇着头道:“地是我也晓得,哪一处没有?可惜不是我自己的罢咧!”胡光星正色道:“我所说的是块
公地,谁也可以葬得的,你若愿意,我们明天就去看看。”世珍大喜道:“地不论好坏,只要能把亲骨安顿,我的心也
可以安定了。”胡光星连连点头,便别了世珍回去。
第二天的清晨,胡光星一早就到世珍家里说道:“葬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细说明宫十六朝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