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梦幻与现实—未来主义与表现主义文学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5mb。
书籍内容:

  写给青少年的话 (代序)

  二十世纪只剩下最后这不多的几年,二十一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重担,已历史地落在你们这些跨世纪的一代青年肩上。祖国的未来与命运将同你们相连,中华民族历史新的一页也将由你们用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去谱写。

  历史和实践已无数次表明,像人类的一切进步、壮丽和伟大的创举一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不可能越过世界文明大道而另辟蹊径。为了担当这一无比光荣而又极为艰巨的历史使命,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巨大机遇与挑战,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和确切了解人类在过去和现在所积累的一切知识和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把自己的头脑武装起来。

  人类的文学成果是人类的文明成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一时代的重大文学现象和优秀文学作品,并不会随着这个时代的过去而成为过去。它们蕴含着客观的真理和历史的启迪、永恒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歌德说:“道不尽的莎士比亚”。别林斯基也说:普希金是要在社会的自觉中继续发展下去的那些永远活着和运动着的现象之一。这无异于说,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生命总是处在历史的永久运动之中,并且总是和世世代代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培养自己对世界文学的爱好和关注,了解世界文学的主要内涵,提高文学修养,应当是每个青少年的必修课。

  这套《世界文学评介丛书》集各国家、各地区、各语种文学内容于一身,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套大规模、多层次、多角度的世界文学博览丛书。共6辑85册,依类别分为:
  (一)国别、地区文学史,
  (二)分体文学史,
  (三)文学运动、流派、思潮,
  (四)文学比较、交流,
  (五)作家作品(上),
  (六)作家作品(下),
这套丛书全面、系统、多角度地评述了世界文学。既载录了世界文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又揭示了其现状和最新发展动态;既阐述了各主要文学运动、流派和思潮的兴衰及其主要内容,又介绍了世界文学与其它学科交错纵横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既论述了世界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相互交流、吸收和借鉴,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了重点的评析、介绍。丛书作者绝大多数是从事世界文学研究和教学的专家,他们用通俗明快的语言,将学术性、知识性的内容,通过浅显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不仅参考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最新学术观点,而且融进了潜心研究多年得出的独到、精辟的见解。论述科学,史料翔实,知识准确。

  开放的中国正走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中国需要继承人类文化的全部优秀遗产,需要具有世界意识的建设者。青少年朋友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够成为你们奔向二十一世纪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

  吴元迈

  1993年国庆节于北京

  内容简介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文坛形形色色的新流派、新思潮争奇斗妍。未来主义与表现主义也在此时一展风貌。它的存在时间虽然不长,但也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历史轨迹。本书用浅显的语言,明白易晓的形式,详细介绍了未来主义与表现主义的发生发展、基本特征,及其主要代表作家和作品。

  什么是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是20世纪初叶出现于欧洲的一个文学艺术流派,它起源于意大利,然后扩展到俄国、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

  未来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909年2月20日意大利诗人、文艺批评家马里内蒂在法国《费加罗报》上发表的《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马里内蒂在这篇文章中宣告了未来主义的创立,并提出了未来主义的11条“宣言”。

  未来主义在文学领域率先亮相以后,迅速波及绘画、音乐、戏剧、雕塑、建筑、舞蹈、电影、摄影等各个艺术门类。画家博菊尼和马拉等于1910年发表《未来主义画家宣言》;音乐家帕拉台拉发表《未来主义音乐家宣言》;马里内蒂、塞蒂梅利和科拉等于1915年1月11日发表《未来主义合成戏剧宣言》,次年9月11日,他们3人又发表了《未来主义电影宣言》。同时,未来主义还越出了文学艺术领域,进入社会生活,影响到人们的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一时间,未来主义声势大振,喧嚣尘上,它像空气一样扩散开去,整个文学艺术领域以至全社会的人们都呼吸着它。

  未来主义在意大利发端以后,首先传入了俄国。1911年,彼得堡的谢维里西宁发表了《自我未来主义序幕》,拉开了俄国未来主义的序幕,两年以后,莫斯科的希列亚派诗人发表了立体未来主义宣言《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立体未来主义与自我未来主义于是就成为俄国未来主义的两大流派,而又以立体未来主义占主导地位。

  法国未来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诗人阿波里奈尔。1913年,他为立体派绘画撰写文章,并发表了《立体派画家》一书。同年,他发表了立体未来主义宣言,成为立体未来主义阵营中的一员大将。

  正当未来主义方兴未艾之际,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给未来主义文学以深刻的震荡,并使之发生了分化。以意大利诗人马里奈蒂为代表的右翼未来主义最终成为墨索里尼独裁政权的宣传工具,为法西斯主义摇旗呐喊;而以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为代表的左翼未来主义则演变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歌手,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政治上较为中立的未来主义者,如帕拉采斯基、阿波利奈乐等,他们主要是对革新艺术的风格与表现方式感兴趣,并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索。

  虽然各国的未来主义都有自己的特点,同时未来主义者内部也有政治上和艺术上的种种分歧,但未来主义作为一个流派仍有其艺术观、社会观、审美观上的相似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未来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发展的产物。本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发展极为迅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方式相继问世,交通与通讯手段大大改进,汽车、飞机、轮船、电报、电话、电影、留声机等重要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结构。由于社会生活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因而作为社会生活之反映的文学艺术也必将发生变化。旧的传统观念和艺术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要,与人的新感觉方式严重脱节。由此未来主义者宣称要“践踏传统的情性”,“摒弃全部艺术遗产和现存文化”,“摧毁一切博物馆、图书馆和科学院。”因此,未来主义者是一群激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梦幻与现实—未来主义与表现主义文学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