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会学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现代政治生活由四大要素组成:即人、价值、组织与制度。在现代社会,政治不仅仅是权力与制度的建构及其运行,而且更是制度与制度行动者的理念和价值的交织与互动。《政治社会学》着力探讨现代政治生活变化与发展的规律,从理念和价值与组织和制度的交织互动过程中分析现代政治生活。
关于政治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与归属,有诸多说法和表述。从语意上看,政治社会学似乎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的交织或联合,所以,有人把政治社会学视为“政治现象的社会学研究”,也有人将它等同于政治现象与社会现象的关系研究,并进而称政治社会学乃是政治关系社会学。而且,传统上政治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假设正是:政治行为可以用社会学的变量来分析,而运用社会学所提供的实证方法还可以大大提高政治现象分析的客观性。
但近年来,对于政治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与归属的认识正在发生重大转向,即不再简单地将政治社会学视为是政治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而是肯定它具有独立的研究取向和价值。而这种观点基于对政治与社会关系这样一种认识之上:即政治是一种社会性事件,也是一种政治性事件。因此,必须用一种“政治性的社会学”眼光来观察政治现象的社会性,或者说,社会现象的政治性意涵。
政治是社会的一环,政治现象也是社会现象的一部分,两者关系紧密。政治的健全发展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护,而社会的稳定亦有助于政治的安定。本著作将政治与社会置于一个整合的框架之中,从政治社会互动的内在逻辑过程之中分析政治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范畴。
本著作在内容体系上分为八个部分:政治社会学概述、现代国家与社会、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威、公民社会与政治发展、政党与政治社会团体、政治认同与政治参与、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民主理念与民主实践。
国家是从社会中产生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组织,社会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人类共同体。国家属于社会的政治领域,是整个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但国家不能代替社会的其他领域。由于国家与社会间相对力量强弱的不同,形成了国家与社会不同的关系模式。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属于“强国家—弱社会”模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国家与社会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模式由二元对立转向相互增权。
政治权力是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通常亦是形成矛盾和冲突的复杂领域。如何实现和分配政治权力,从而避免政治权力冲突始终是政治权力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权力与权威是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一对概念,政治权威是政治权力最有效能的表现方式。改革开放前,与计划经济相应,我国形成党、国家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政治权力结构模式;改革开放后,政治权力逐步从中央向地方、从政治领域向社会领域流动。改革开放前,中国政治领域有两大政治权威,即领袖的个人超凡魅力型权威和政府的至高无上权威;改革开放后,法理型权威开始初步确定,但转型时期中国社会仍存在政治权威弱化与流失的现象。
公民社会主要指与政治国家相对应并独立于政治国家的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它由一系列的民间自治团体构成。公民社会的出现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一方面,它意味着传统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公民社会形成的过程也正是形塑现代国家、培育民主政治的过程。改革开放30年,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公民社会的孕育和不断发展。
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政党是国家的权力实体,对社会的政治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政治社会团体是现代政治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政治社会团体不同于政党组织,具有不求占有政权性和公益代表上的相对狭窄性,但其利益要求和目标比较具体、集中。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变迁,随着群体共同利益意识的逐渐成熟,以及党和政府的支持,我国政治社会团体获得较快的发展。
政治认同和政治参与是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现象。政治认同反映人们对政治系统的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政治参与反映着政治体系对公众的开放程度,也折射出公众对政治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政治参与的逐渐扩大是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必然趋势。在当代中国,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得以维系和持续的文化基础。国家和政治权力之所以能够成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强制性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依赖于政治文化所提供的支持。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是具有逻辑关联的两个概念。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存在方式,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政治文化的功能通过政治社会化的过程而实现。当代中国社会,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政治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新的取向和特征。
在现代社会,民主是超越民族国家和各种不同文化界限的普世政治价值。民主可以是一种价值理性,代表整个人类对理想社会的渴望;民主也可以是一种工具理性,即通过民主的制度安排来实现社会普遍的公平和正义。民主首先是指政治民主。广义上的政治民主化可以理解为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政治从少数人统治向多数人统治发展的全过程;而狭义上的政治民主化则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的形式和内容从非民主走向民主,特别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就其本质来说,一开始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本著作在对政治社会学基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也对当代中国政治社会的相关现实问题予以观照,同时以附录方式呈现作者近年来对政治社会学有关议题的研究成果。
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在《半世纪以来政治学的反思》中曾说:“我认为政治学研究的功用,不单是使我们更深入了解政治世界。它应当还能帮助我们在达成我们的目标、结果、希望和意欲时,表现得更睿智。”但愿本著作也能够提供读者思考的价值。
梁丽萍
2009年2月

目录

第一章 政治社会学概述
一、政治与社会
二、政治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三、政治社会学的研究主题
第二章 现代国家与社会
一、国家的内涵
二、国家的起源
三、政治社会学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演变
............

书籍插图:
书籍《政治社会学》 - 插图1
书籍《政治社会学》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政治社会学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