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德语文学简史(下)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5mb。
书籍内容:
写给青少年的话 (代序)
二十世纪只剩下最后这不多的几年,二十一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重担,已历史地落在你们这些跨世纪的一代青年肩上。祖国的未来与命运将同你们相连,中华民族历史新的一页也将由你们用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去谱写。
历史和实践已无数次表明,像人类的一切进步、壮丽和伟大的创举一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不可能越过世界文明大道而另辟蹊径。为了担当这一无比光荣而又极为艰巨的历史使命,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巨大机遇与挑战,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和确切了解人类在过去和现在所积累的一切知识和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把自己的头脑武装起来。
人类的文学成果是人类的文明成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一时代的重大文学现象和优秀文学作品,并不会随着这个时代的过去而成为过去。它们蕴含着客观的真理和历史的启迪、永恒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歌德说:“道不尽的莎士比亚”。别林斯基也说:普希金是要在社会的自觉中继续发展下去的那些永远活着和运动着的现象之一。这无异于说,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生命总是处在历史的永久运动之中,并且总是和世世代代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培养自己对世界文学的爱好和关注,了解世界文学的主要内涵,提高文学修养,应当是每个青少年的必修课。
这套《世界文学评介丛书》集各国家、各地区、各语种文学内容于一身,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套大规模、多层次、多角度的世界文学博览丛书。共6辑85册,依类别分为:
(一)国别、地区文学史,
(二)分体文学史,
(三)文学运动、流派、思潮,
(四)文学比较、交流,
(五)作家作品(上),
(六)作家作品(下),
这套丛书全面、系统、多角度地评述了世界文学。既载录了世界文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又揭示了其现状和最新发展动态;既阐述了各主要文学运动、流派和思潮的兴衰及其主要内容,又介绍了世界文学与其它学科交错纵横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既论述了世界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相互交流、吸收和借鉴,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了重点的评析、介绍。丛书作者绝大多数是从事世界文学研究和教学的专家,他们用通俗明快的语言,将学术性、知识性的内容,通过浅显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不仅参考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最新学术观点,而且融进了潜心研究多年得出的独到、精辟的见解。论述科学,史料翔实,知识准确。
开放的中国正走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中国需要继承人类文化的全部优秀遗产,需要具有世界意识的建设者。青少年朋友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够成为你们奔向二十一世纪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
吴元迈
1993年国庆节于北京
第六章 二十世纪德国文学
第一节 二十世纪初:德意志帝国末期
十九世纪末,德国文坛上曾独领风骚的自然主义失去了活力,它只是机械地、照像式地去摹仿现实,既看不到也没有勇气去描绘正在诞生的新的事物,正在社会舞台上挥斥方遒的新的力量。它所运用的手段和它所遵循的思想都无法适应发展着的时代。还在1891年著名的文艺批抨家赫?巴尔在《自然主义的克服》一文中就要求用重新进入内心来代替对粗糙的现实的偶像崇拜。一些自然主义作家的创作实践,也正突破了自然主义的束缚。不仅是豪普特曼,苏德曼,李里克隆这些人,就是连追求“彻底自然主义”的霍尔茨和施拉夫也动摇了。霍尔茨在1896年创作了《社会民主党人》,这是一部喜剧,讽刺了资产阶级文人的腐败和出卖理想的种种行径,施拉夫大体从1895年就脱离了自然主义,在他1900年完成的小说《第三帝国》中就有着一种神秘主义的倾向了。
随着自然主义的日趋末落,代之是一些标榜现代派的各种文学流派的兴起,这在艺术和建筑的领域里表现得尤为明显。它们给自己标上新浪漫派、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的名称。这一代人,他们要突破旧的,寻找新的,要求一种“青年风格”。斯?茨威格(1881—1942)正是在这个时期走上文坛的,他在自己的自传《昨天的世界》中这样描写了与他同时代青年人的心态:“我们发现新的,因为我们要求新的,因为我们渴求属于我们的,而不是我们父辈的……随着旧世纪的结束,某些艺术见解也将结束,革命已经到来,祗少是价值的一种重估。”
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
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它们都是做为自然主义的对立物相继出现的文学流派,都可以用“现代派”这个词来包容它们。正因此,一些作家早期是印象主义者,随之就又成为象征主义者了。但作为一个独立的流派,并在一段时间里形成为一种力量,它们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美学上的要求和艺术上的特点。
印象主义是二十世纪初期一些艺术流派中影响较大的一个,它始于法国,得名于法国画家马奈的一幅题为《印象》的绘画。这种首先表现在绘画艺术里的新潮很快在整个欧洲引起反响,并也不仅仅局限在美术这一领域里了。在德国文艺界,从1900年之后,印象主义这个术语的使用,标志自然主义的结束和对一种新的思潮的接受。一批作家成为印象主义的鼓吹者和实践堵,如里?戴默尔。斯?格奥尔格,霍夫曼斯塔尔,里尔克等人。格奥尔格当时在一篇文章里对印象主义有这样的表述:“我们不要去发现故事,而是去①再现情绪,不是去观察,而是去描述,不是谈论而是印象。”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流派,印象主义对客体采取的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态度,藉助一种模棱两可的代名词、相互矛盾的词儿的组合(这称为矛盾修饰法:如聪明的傻瓜,亮得发暗等)和佯谬的语汇,通过行文上的安排,来表达出一种含混不清的印象;致力于在瞬间的印象里去寻找最有利的那一刹那,去发现表面现象和本质存在的重合。
象征主义同样也来自法国,波德莱尔(1821—1867)是这一流派的代表。① 转引自库?罗特曼:《简明德国文学史》,第218 页。
在德国文学中,象征主义表现为对物质性的摒弃,它把创作视为一种表现灵魂、精神经历的手段。象征主义者放弃对现实进行任何方式的描述和摹仿,使文学和艺术摆脱开与社会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这是一个截然与自然主义相反的对立物。它主张运用物象来暗示内心和精神中的微妙状态,通过暗示、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德语文学简史(下)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