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东方文学简史(日本部分)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17mb。
书籍内容:

  写给青少年的话 (代序)

  二十世纪只剩下最后这不多的几年,二十一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重担,已历史地落在你们这些跨世纪的一代青年肩上。祖国的未来与命运将同你们相连,中华民族历史新的一页也将由你们用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去谱写。

  历史和实践已无数次表明,像人类的一切进步、壮丽和伟大的创举一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不可能越过世界文明大道而另辟蹊径。为了担当这一无比光荣而又极为艰巨的历史使命,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巨大机遇与挑战,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和确切了解人类在过去和现在所积累的一切知识和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把自己的头脑武装起来。

  人类的文学成果是人类的文明成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一时代的重大文学现象和优秀文学作品,并不会随着这个时代的过去而成为过去。它们蕴含着客观的真理和历史的启迪、永恒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歌德说:“道不尽的莎士比亚”。别林斯基也说:普希金是要在社会的自觉中继续发展下去的那些永远活着和运动着的现象之一。这无异于说,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生命总是处在历史的永久运动之中,并且总是和世世代代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培养自己对世界文学的爱好和关注,了解世界文学的主要内涵,提高文学修养,应当是每个青少年的必修课。

  这套《世界文学评介丛书》集各国家、各地区、各语种文学内容于一身,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套大规模、多层次、多角度的世界文学博览丛书。共6辑85册,依类别分为:
  (一)国别、地区文学史,
  (二)分体文学史,
  (三)文学运动、流派、思潮,
  (四)文学比较、交流,
  (五)作家作品(上),
  (六)作家作品(下),
这套丛书全面、系统、多角度地评述了世界文学。既载录了世界文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又揭示了其现状和最新发展动态;既阐述了各主要文学运动、流派和思潮的兴衰及其主要内容,又介绍了世界文学与其它学科交错纵横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既论述了世界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相互交流、吸收和借鉴,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了重点的评析、介绍。丛书作者绝大多数是从事世界文学研究和教学的专家,他们用通俗明快的语言,将学术性、知识性的内容,通过浅显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不仅参考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最新学术观点,而且融进了潜心研究多年得出的独到、精辟的见解。论述科学,史料翔实,知识准确。

  开放的中国正走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中国需要继承人类文化的全部优秀遗产,需要具有世界意识的建设者。青少年朋友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够成为你们奔向二十一世纪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

  吴元迈

  1993年国庆节于北京

  内容简介

  日本如今是举世瞩目的经济大国。在整个世界文化发展史上,日本的崛起堪称一个奇迹。为此,许多人希望通过文学了解日本、日本人或日本文化。

  《日本文学简史》旨在粗略勾划日本文学从古到今的发展轨迹,内容上分为古、近、现三代,且在这一划分的基础上,选择最为突出而具有代表性的文学现象、作家或作品,结合时代背景,作出简要的介绍或评述,以求使读者对日本文学获得初步的认识或印象。书中的时代划分,“古代”自文学发生期的“神话、传说”写到1868年“明治维新”;“近代”由“明治维新”到“大正时代”(1912);“现代”则是“大正时代”以后。限于篇幅,“现代”只写到七十年代初。琼新登字03号

  古 代

  草创期的古代神话与传说

  日本的早期神话与传说,也是口头传诵的文学。直至公元7世纪后半叶,才有文字记载。统治者为了记载所谓“王道历史”,产生对于文字的需求。随后出现了《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古事记》和《日本书纪》有所不同,《古事记》主要记载统治阶级“王道历史”,《日本书纪》则模仿中国正统史书的体裁。当然,二者皆涉及此前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与传说,也明显地体现出“王权”统治者的主观愿望。但因受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早期的日本文学亦文史不分。进一步说,日本的文字源自中国,如今的日语文字正是由古代汉语演化而来。

  《古事记》作者不详,完成于和铜五年(公元712年),是日本最早的神话传说,共分上、中、下三卷,卷首有优美的汉文序。此外, 《古事记》的作品结构,乃以神统、皇室谱系为经,神话、传说、歌谣物语为纬,经纬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上卷由天地开辟时出现的天御中主神写至草葺不合尊;中卷由神武天皇到应神天皇;下卷则由仁德天皇到推古天皇。进而言之,上卷主要描述开天辟地后国土初建,以及皇家祖先作为“天神替身”降临于世的经过。中卷以后的皇家,却有“人化”特征。由仁德天皇开始的下卷,则陈述了传统“天神御子”天皇观的变化。仁德天皇被称作“圣帝”,乃因受到中国儒家圣天子思想的浸润。作者当时显然对中国文化的传入予以很大关注。因为中卷结尾的应神天皇首先将儒教引进日本,而下卷开篇即仁德天皇。另外,下卷的结尾写至推古天皇,也有作者的用意包含其中。因为至推古朝,统治思想又发生了变化。由这一朝代开始,佛教成为日本国家权力的中心,尤其是其后圣德太子执政期间,致力于佛教兴隆,且以佛教精神匡正当时的思想弊端。结果,在平稳实现国家的革新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简而言之,《古事记》的中卷结尾和下卷结尾皆处于历史上的重要转折期,一是引进儒教,一是弘扬佛教。

  从结构上看,上卷最具立体感,形成一个完整的神话体系。上卷的主题是描述“建国之经由”。那些神话、神统和歌谣,皆受到以皇室为中心的国家精神制约,完美地展现出崇高雄大的国家形象。可见作者的目的兼具政治性与宗教性。但作品的结构与表现方式却体现出强烈的文学意愿。具体地说,所谓“建国经由”的主题,主要由下述内容所构成:即伊诺、伊奘冉男女二神结婚后生成大八岛国 (丰苇原的瑞穗国);成立以皇祖天照大神为主宰的天上国家(高天原);天上国家移位于大八岛国即天孙(天神御子)降临导致国家主权的确立。局部看来,故事情节、歌谣皆与主题构成有机的联系。因而,《古事记》上卷最具艺术性。

  相反,中下两卷虽然亦具统一性,结构上却呈平面化特征。各代天皇皆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东方文学简史(日本部分)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