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理想主义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 录
自序
一九七八—一九八二
大学年代:我的精神摇篮
一九八三—一九八四
近代中西文化冲突的历史探索
一九八五
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人格的历史考察
一九八六
从中国的《忏悔录》看知识分子的心态与人格
入世与出世——进退维谷的两难困境
一九八七
现代隐士的一幕悲剧
关于知识分子的断想
一九八八
外圆与内方——近代知识分子的双重人格
商品经济与知识分子的生存危机
一九八九
从东邻日本看高扬传统的得失
为学术而学术——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
一九九○
终极关怀与现代化
一九九一
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参政(1945—1949)
一九九二
近代中国政治变迁中的权力聚散
一九九三
精英文化的自我拯救
一九九四
人文精神在俗世中的意义
一九九五
优美是否离我们远去
一九九六
另一种理想主义
一九九七
反西方主义不等于现代民族主义
一九九八
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传统
一九九九
启蒙的命运——80年代的中国思想界
二○○○
两种危机与三种思潮——20世纪中国的思想史
二○○一
知识分子死亡了吗
二○○二
“9·11”事件与全球正义
二○○三
上海文化传统与现状的反思
二○○四
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的中国思想界
二○○五
“断裂社会”中的近代知识人
二○○六
世俗时代的中国人精神生活
二○○七
微笑面对死神——一位年轻人的生死观
二○○八
“我是十九世纪之子”——王元化的最后二十年
附录一 许纪霖学术年表(1978—2008)
附录二 许纪霖:矛盾体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哈佛大学、台湾中研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任高级访问学者。近年来主要从事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与知识分子的研究以及上海城市文化研究。近著有《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启蒙的自我瓦解》(合著)《大时代中的知识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合著)等。《中国知识分子十论》获首届(2005年)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大时代中的知识人》为第四届(2008年)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一份执著,一份眷恋;一种信念,一种姿态
另一种理想主义
Thirty Years
许纪霖◎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
www.fudanpress.com.cn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另一种理想主义/许纪霖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8
(“三十年集”系列丛书)
ISBN 978-7-309-06741-5
Ⅰ.另… Ⅱ.许… Ⅲ.人文科学-文集 Ⅳ.C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109285号
另一种理想主义
许纪霖 著
出品人/贺圣遂 责任编辑/黄文杰
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上海市国权路579号 邮编:200433
网址:fupnet@fudanpress.com http://www.fudanpress.com
门市零售:86-21-65642857 团体订购:86-21-65118853
外埠邮购:86-21-65109143
江苏常熟市华顺印刷有限公司
开本787×1092 1/16 印张20.75 字数322千
2010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ISBN 978-7-309-06741-5/C·132
定价:34.00元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向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发行部调换。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文革”后首届考入大学,格外珍惜天赐良机,每天的晨读是必修功课(1978)
摄影名记徐福生拍摄的肖像照。90年代中期一度沉湎于文化评论,于是也多了一点文人气质
书房一隅。书库式的书架,为的是买得起书,却再也买不起房
在南浔常常憧憬,退休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养一条大狗
在莫奈的《睡莲》前留影。假如当年不曾误入知识分子研究大门,或许会去把玩艺术史
2009年春天在法国小镇迪南过了知天命之年,终于明白成功不过如此,心安才是家
自序
复旦大学出版社是一个富有创意的出版社,前几年推出“名家专题精讲”系列,我的《中国知识分子十论》入选其中,在2005年获得国家图书馆首届文津图书奖,令我深感荣幸。这次复旦大学出版社又策划了“三十年集”系列丛书,我再次忝列其中。作为“文革”之后第一届考入大学的77级学生,假如学术道路可以从入校的1978年算起的话,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年。三十而立,似乎到了可以作阶段性回顾的时候。本书所选的文章,基本是历年的代表作,从中可窥见一斑。
关于我个人这三十年的学术生涯,简单而言,1982年大学毕业留校之后,我在图书馆坐了五年冷板凳,1987年开始“爆发”,发表有关中国知识分子和文化研究的系列文章,当时恰逢“文化热”,撞上了一个大时代,乃是我这代学人的幸运。90年代初,转向第一次背景性研究:从史学和社会科学的视野,进行中国现代化研究。90年代中后期,一度热衷当代思想与文化批评,不久便感觉不过瘾。以为对中国思想与中国问题的关怀需要有距离的观察和有学理的分析,又恰逢卷入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大论战,于是在2000年前后,开始第二次背景性研究:政治哲学的研读,开始专致于中国现代思想史的研究。作为一个具有“狐狸”气质,又希望成为“刺猬”的学人,如今的我基本形成了三个研究领域:20世纪以来的中国思想文化史和中国知识分子研究,以及上海城市文化研究。关于我个人三十年来学术上的心路历程,我在《中国知识分子十论》的序言之中已经有比较详尽的自白,这里不再赘述。借本书出版之际,我想集中篇幅讨论这几年学界关心的一个核心问题:中国的启蒙与现代性。
2009年是五四九十周年,也是法国大革命二百二十周年。这两个运动都与启蒙有关。五四被称为中国的启蒙运动,而法国大革命也被认为是启蒙运动的产物。启蒙代表着光明,启蒙时代是一个光明时代的来临,因为启蒙背后有理性,理性是人自身的光明,它可以克服宗教与传统带来的愚昧。启蒙曾经是美好的,但在今天却处于四面楚歌、八方受敌的困境。当今世界与中国的许多问题,都被认为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另一种理想主义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