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文学史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3mb。
书籍内容:

Page 1-----------------------

----------------------- Page 2-----------------------

内容提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文学呈现出新的格局和艺术景观。现实主义

在开放和流动中不断深化,丰富手法,扩展领域;现代主义在新的世界局势

和生存环境中发生蜕变;后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勃然兴起。以法国为中心的荒

诞派戏剧,新小说,存在主义文学,以美国为中心的“垮掉的一代”诗歌、

黑色幽默小说,以拉美为中心的魔幻现实主义及“爆炸文学”,成为当代最

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

由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文学保持了实验与探索的锐气;由传统现实

主义到新现实主义,文学保持了与现实人生的直接联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

的地域文学的发展,也不断给世界文学注入新的活力。随着国际局势的缓和,

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不同民族,不同风格、流派的文

学相互渗透与交融已是大势所趋。在碰撞中融合,又在融合中产生新的裂变,

如此往复,使文学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本书试图站在世纪末高度,对当代文学运动、思潮、流派的嬗变轨迹和

重要文学现象加以描述,勾画出大致轮廓和基本走向。

----------------------- Page 3-----------------------

世界当代文学史

----------------------- Page 4-----------------------

一、概述

1.当代人的处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人类从噩梦中醒来,步入了当代社会。战争在不

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后果,但其精神创伤却是一致的。耗时

6年,殃及60余个国家和地区,伤亡9000万人,人们对理性与良知发生怀

疑,上世纪末尼采曾宣告上帝死了,而当代人则要冷静地想一想:人是否也

死了?

大战方休,东西方两大阵营冷战又起,战时的盟友转眼便成敌手,狂热

的军备竞赛,核威胁,此起彼伏的区域性战争,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充满敌

意的、危机四伏的世界,人无法把握命运,预测未来。

科技发展,经济腾飞,物质文明给人带来了舒适与享受,但文明负面效

应也日益突出:公害问题、生态问题、人口问题;自然灾害与经济发展不平

衡造成的贫困,疾病与死亡;机器对人的控制,利润原则的横行无忌,旧的

道德标准伦理秩序及长期支撑精神大厦的价值系统的解体,使当代人对外部

世界及自身存在的意义均发生了怀疑。当代人需要重新认识世界,重新认识

人类与世界的关系,建造横渡悲观与虚无之舟。

2.欧美文学走向

发生于法国的存在主义文学是对当代世界最初的也是影响最为深广的反

应。

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基础是存在主义哲学。这种萌芽于19世纪丹麦人克

尔凯郭尔,在20世纪初被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体系化了的哲学,在战时的

法国找到了精神同盟。经过萨特、波伏瓦和加缪的发扬,存在主义哲学成了

战后法国人的主要精神支柱之一,并随着存在主义文学迅速扩散到欧洲和美

洲。

存在主义认为世界原本荒诞,凡人生而痛苦,但人通过选择和行动能体

现出自由的本质。战后的存在主义更注重人的抗争和行动。萨特等人的一系

列作品在展示人的荒诞处境时总是着力于表现人的“介入生活”的勇气和行

动的力量。萨特以《争取倾向性文学》为题著文提倡作家为社会和时代写作,

加缪则表示作家无论愿意与否都得“上时代的大船”。

存在主义关于世界荒诞的思想不胫而走,首先在法国本土引起共鸣。荒

诞派戏剧认定人类的现实和历史、语言和行为均无意义,一切都处于脱节、

破碎和崩溃之中,包括戏剧艺术的传统形式。因而他们以“反戏剧”的“荒

诞的”形式为当代人和世界造型。荒诞派戏剧在英国、美国引起广泛的回响。

年轻一代作家对现实问题更为敏感,其反叛行为更带情绪性,“愤怒的

青年”对英国社会阶级壁垒,教会和统治集团,对沉闷乏味的现实生活和虚

伪势利的世风的怒气冲冲的抨击,“垮掉的一代”在麦卡锡主义政治高压,

传统观念的窒息和商业化社会包围之中的凄厉“嚎叫”和吸毒、性放纵、玩

世不恭的“垮掉”生活方式,表现了战后一代无以解脱的精神苦闷和当代社

会个人生存问题的尖锐性。

在对社会的批判和对存在问题的思考中,一部分作家对个人的作用越来

----------------------- Page 5-----------------------

越持怀疑态度,他们便以戏谑的态度对待荒诞的社会人生,于是出现了“黑

色幽默小说”。黑色幽默小说着力揭示存在的荒诞性,揭示社会对人的压迫,

社会与人之间的不协调关系,并将这种关系加以夸张、扭曲、使之变形,达

到滑稽可笑的程度,它表现的是变态的喜剧性,是隐现于嘴角的半是讥讽半

是自嘲的苦涩的笑。

当存在主义者要为恢复人的自由和尊严而选择、行动的时候,新小说派

则对“人类中心主义”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人看着世界,而世界并不回敬

他一眼”,世界业已“物化”,个人完全无足轻重,因而在他们的小说里,

物占了主导地位,人则成了陪衬,结构安排上以心理时序与空间为依据,现

在、过去、将来并存,幻觉、梦境、现实交错,语言风格则追求冷静、准确

和客观,避免由人赋予事物以意义。但与传统小说相比,新小说往往都是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世界当代文学史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