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女画师眼中的西太后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4mb。
书籍内容:
一个美国女画师眼中的西太后
作者:凯瑟琳・卡尔
译者:晏方
目录:
译者序
第01章 入宫觐见与我在中国宫廷的第一天
第02章 皇太后陛下的外貌
第03章 摄政王(七王爷醇亲王)府
第04章 皇太后陛下的御座房
第05章 皇后和宫廷女官
第06章 继续画像――太后的宠犬
第07章 宫中的喜庆
第08章 皇上的诞辰
第09章 北京――三海
第10章 北京――三海
第11章 太后的一些特点――二进三海
第12章 回到颐和园
第13章 汽艇――半年一度的祭孔
第14章 宫中的太监
第15章 皇太后的文学趣味与才能
第16章 朝会大殿――一些朝廷惯例
第17章 颐和园内
第18章 中秋节――绘制太后的肖像
第19章 颐和园中的一次露天招待会
第20章 我开始为太后绘制第二幅肖像――宫内画师
第21章 来到宫中的欧洲马戏团
第22章 宫中习惯
第23章 皇太后陛下的烦心事――他的圣诞
第24章 紫禁城内廷
第25章 北京――开始绘制将在圣路易斯博览会展出的肖像
第26章 满人与汉人的一些社会风俗习惯
第27章 中国人的送礼
第28章 冬天在宫中的一些日子
第29章 中国的宗教仪式
第30章 慈禧皇太后陛下
第31章 慈禧皇太后的善举、正义感、奢侈,以及个性
第32章 元旦――正式觐见
第33章 继续绘制将在圣路易斯博览会展出的肖像
第34章 肖像的完成与送出
第35章 回到颐和园
译者序
美国女画家凯瑟琳・卡尔(1858――1938)20世纪初曾创了两项空前绝后的世界性纪录:她是惟一在中国官廷之内一连呆了很长时间的外国人,又是惟一替尚健在的中国后妃画过肖像的人。
她1903年来华,是当时中国海关税务司柯尔乐(lhanisngUS Carl)的姐姐,1903年经美国公使夫人苏珊・康格(Susan COnger)的推荐倒颐和园为西太后画像。原定画两次的,结果一发而不可收,一直画了9个月。这期间她大多数时间都在宫里。9个月的宫廷生活不仅使卡尔完成了四幅西太后的肖像,更重要的是为她两年之后出版的此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卡尔的这部书与其他同类作品比较起来,有其鲜明的特色。一是对主要人物西太后、光绪皇帝和皇后,以及种种小事的记载之详,而且完全是亲眼目睹;二是作者由于职业的训练,观察非常细致,又善于捕捉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她笔下的这几个主要人物都给人以形神毕肖的感觉;三是由于作者是应邀到宫里去作画的外国人,并非清朝臣民,所以无须过于拘束甚至战战兢兢,而正是这种轻松的氛围和宾主交流的平等导致了使此书内容得以生动的种种小事件、小冲突。
"柯姑娘"――当时宫廷内外对卡尔的一致称呼――一个美国人给西太后画像,这在当时听起来似乎是异想天开的一件事,所以得以实现,不能不归功于康格夫人。
康格夫人是位富有正义感的女权主义者,她的正义感使她对当时外国人在中国为所欲为的傲慢行为顺理成章地产生了强烈的反感,而西太后作为一位掌握全中国生杀大权的女性,其在社会上产生的作用之大显然是女权运动所敬羡的,由此也就成了她的崇拜对象。
庚子年义和团围攻北京外国公使馆,得到西太后的全力支持,甚至还派军队去助战,所以此后她在外国人的心目中形象大坏,西方有许多人都将她恨之入骨,而一些漫画更是将她的面目肆意歪曲。康格夫人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想出了为西太后画像、然后送往圣路易斯博览会展出的主意。关于这个,她在给女儿的信中是这么说的:"好几个月以来,我对报上那些有关皇太后陛下的可怕的、不公平的漫画一直很气愤,同时越来越希望能让全世界看到她较为真实的形象。我想到了请求皇太后陛下准许与她讨论关于为她画肖像的事。"
她起初向西太后推荐这一计划时,西太后也并不怎么领惰,但后来在她的多方努力之下也就勉强同意了。所谓勉强,就是限定只准画两次,而对于一幅这么大尺寸的肖像画,两次当然远远不够。幸好亲自看画家画了一回之后,西太后来了兴趣,结果两次变成了9个月。这样不但画像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也使卡尔有了写成这本书的可能。
此书对西太后的评价并不客观,有过于吹捧之嫌,卡尔对西太后的个人崇拜显然是其中的一大原因。不过能对西太后作较全面的描述的文献不多,而且大多并非信史,真正能像卡尔这样,通过直接接触而来的,可说是凤毛群角,所以就显得可贵了。再说无论如何,卡尔是外国人,吹捧也罢,个人崇拜也罢,都超不出小巫的范围。
翻译方面,本用不着说什么,但因作者所处的时代关系,书中有几个名词如今看来用得并不适宜,如"拳民"(Boxer)和"满州"(Manchuria)等。为尊重原文件,硬改译为"义和团"和"东三省"显然不妥,故一仍其旧,特向读者作一说明。
译 者
2001年6月1日
第一章 入宫觐见与我在中国宫廷的第一天
8月5日,我首次到中国宫廷觐见那天,我们在美国公使馆准时起床,因为从京城到颐和园坐车要走整整3个小时,而准时是东西方君主共同遵守的礼仪。我们觐见的时间是10点半,皇太后的肖像定于11点钟开笔;时辰与月、日一样,都是经过反复查考历本、再三斟酌之后方才选出的,这一刻开始绘制皇太后陛下的画像被认为最是大吉大利。
我们是早晨7点乘着卫队的两轮轻便马车离开公使馆的,能弄到的交通工具之中惟有它才装得下我们一行:康格夫人和她的翻译,还有我和一些画具,其中包括一块大画布和一副可以折叠的画架。离城之后,马车就在肥沃的田地之间穿行,眼前是美丽如画的风景。昨晚刚下过雨,一切都新鲜宜人。潮湿的汉白玉石铺就的地面像闪光的溪流一般向前延伸着,道路两旁的玉米田和麦田绿油油的,时而有一丛侧柏树的暗影掠过,从中露出寺庙的围墙。远处颐和园所在的群山处于柔和的蓝灰色天空之下,精美绝伦,所有这一切组成一幅赏心悦目的图画。
离开京城不久,外务部派来护送我们去颐和园的一支仪仗队就加人了原来跟随在康格夫人马车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一个美国女画师眼中的西太后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