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新传》作者:何新 - (TXT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2mb。
书籍内容:

《汉武帝新传》作者:何新

简介
  本书对汉武帝一朝政治史事中若干历来难解之疑谜给予了解析。《汉武大帝》一剧,是作者授权江奇涛先生使用这些研究成果而构思创作的。

  本书诸篇初稿都曾在《深圳特区报“何新读史札记”》及《香港商报“何新异论”》两专栏发表过。原曾收入《圣与雄》一书。此次新版,作者修订了一些讹误,并补充了一批新的史料。是为序。お
    何 新2004年10月12日记于京

目录
《淮南子》与汉初政治斗争
汉武帝建元新政之失败
董仲舒与元光决策
武帝晚年的巫蛊之乱
巫蛊之乱背后的外戚集团斗争
卫太子的平反与轮台罪已之诏
汉武帝抗击匈奴之十五战役
匈奴对汉朝的生物战争及其历史后果
[附录]匈奴失踪之谜
论汉武帝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前)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1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2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3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4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5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6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7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8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9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10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11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12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13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14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15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16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17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18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19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20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21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22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23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24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25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36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27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28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29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30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31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32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33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34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35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36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37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38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39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40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41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42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43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44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45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46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47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48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49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50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51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52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53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54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55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56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57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58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59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60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61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62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63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64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65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66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67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68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69岁)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70岁、卒)
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后)
咏汉武帝

汉武帝新传  《淮南子》与汉初政治斗争

  1.建元初年的意识形态辩论

  《淮南子》(即《淮南王书》又称《淮南鸿烈》)是西汉初叶淮南王刘安命手下宾客集体撰作的一部奇书。刘安是汉武帝刘彻的叔父。此书杂采战国以来除儒学以外的百家之言,主要是黄老道家言论。包罗万象,从天地开辟、宇宙洪荒到黄老养生之术,无所不及。但表面上,却似乎丝毫未涉及当时的政治与时局。因此,古今论者,都以为这是一部杂驳斑烂的纯学术之书。

  此书撰著于景帝一朝的后期,而于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初的建元二年进献于朝廷。

  后人读此书,无不以为此书只是一部意在求仙访道博采黄老言的道家之书而已。而黄老道则为汉初文景以来所尊之官学。殊不知,此书乃是建元初年间激烈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辩论的产物。

  汉初意识形态论争的焦点是主张尊王攘夷的儒法家(宗荀子及今文公羊学派),与主张因循旧制、“萧规曹随”无为而治的黄老道家之争。从现代的观点看,前者主张国家主义,后者主张自然放任,即自由主义。オ

  2.汉武帝一度危在旦夕

  建元元年(B.C140)刘彻登基,时年仅16岁。他一登基即重用主张加强王权的儒士出任将相。准备采纳文景时期大为失意的贾谊、晁错一派的政治主张,即对内削弱诸侯、加强中央,对外则抗御匈奴。刘安撰作《淮南子》,其所针对的,就是初登基的汉武帝刘彻。刘彻志在尊王攘夷,削诸藩,破匈奴,实施“大有为”之政。刘安则主张因循旧范,无为而治。由此引申为政策,也就是要坚持汉初旧制,从而保护刘氏诸王集团裂土称王的既得利益。《淮南子》中有“主术训”一篇,专讲帝王之术。

  而建元初年主导政治大势的,并不是已作了皇帝的年轻人汉武帝,而是素好黄老之道的太皇太后窦氏以及诸窦、诸刘列王贵威。窦氏于建元二年临朝干政罢免刘彻所任命的儒学将相,否定刘彻加强王权削弱诸侯的政策方向。这实际是一场未动干戈的宫廷政变。

  在这场政治争论中,甚至汉武帝的舅舅、王太后之弟武安侯田`暗中也站到了刘安一边。《汉书》淮南王传记:刘安友善太尉武安侯田`。(田`)与私语曰:“方今上无太子,宫车一日晏驾,非王而谁可立者?”淮南王大喜,厚赂武安侯。要知道此时之刘彻,年方十七、八岁,正值盛年。除非遭遇突然之变,发生非正常死亡,怎么谈得上“宫车一日晏驾”?而身居高位(汉太尉领有兵权相当于国 ............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TXT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汉武帝新传》作者:何新 - (TXT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