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一堂哲学课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行走,一堂哲学课
作者:【法】弗里德里克·格鲁
译者:杨亦雨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44278270
本书由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授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行走不是体育
自由
我为什么是一个如此出色的行走者
室外
缓慢
出走的愤怒
孤独
寂静
觉醒的步行者
永恒
对野性的征服
能量
朝圣
重生与存在
犬儒学派的步伐
良好的状态
忧伤的游荡
日常出行
散步
公共花园
城市中的游荡者
沉重
基本
神秘与政治
重复
致谢
行走不是体育
行走不是体育。
体育常常涉及技巧、规则、比分和竞争,并且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了解不同的位置,完成正确的姿势。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才会逐渐拥有灵感和才华。
体育就是数字:你排名第几?成绩、比赛结果如何?和战场上一样,赛场上也总有赢家和输家。虽然战争和竞技体育有时颇为相似,但人们往往在战场上收获荣誉却在比赛中蒙受耻辱,面对对手,也从开始的尊重转换成对敌人般的仇恨。
体育同样代表着坚毅、努力和纪律。体育又是一种伦理准则,一份实际的工作。
然而,体育同时也具有物质性,是秀,是戏,是交易,也是表演。体育常常造就一场场曝光在聚光灯下的盛宴,引得各大品牌消费者们争相前往。金钱侵袭了赛场,掏空了灵魂。医学的介入,也只是为人造躯体服务。
行走不是体育。把一只脚摆在另一只前面,是童年的游戏。当两方相遇时,没有结果,也没有数字,行走者会告诉你他走了哪条路,哪条小道上有着最美丽的风景,或是从海岬处向外眺望的视野。
然而,有人总在试图打开一个行走用品市场:具有革新意义的鞋子、神奇的袜子、实用的包、功能强大的裤子……有人尝试向行走者灌输体育精神:说他们不再是走路,而是在徒步。也有人出售一些细木棒,让行走者看起来像是在滑雪。但这些尝试却走不了多远,因为它们没有能力走远。
行走是让人放慢脚步的最好途径。一个人只要有两条腿便可行走,其他因素都是无用的。若想快速向前,那就不要行走,可选择其他方法:行驶、滑行、飞翔。另外,行走时最重要的因素永远只有一个:天空的广度和风景的亮度。行走不是体育。
可是,人们一旦起立,便不再能控制自己。
自由
首先,行走不是单纯的散步,它能给人带来滞缓的自由:让人卸下生活的重担,暂时忘却烦恼。没有了书桌的牵绊,人们可以自由出发,闲逛,任凭思绪天马行空。尤其是经过几天漫长的行走,远离了工作的束缚和生活的枷锁,更能让人感到身心舒畅。但为何相比长途旅行,行走更能让人感觉到自由?因为在旅行中,人们常常会受一些其他因素的制约:旅行袋的沉重、路途的漫长、天气的不稳定(暴雨的威胁、酷热的影响)、恶劣的住宿环境等其他困难。然而,行走却可以让我们摆脱这些因素的束缚。因为行走能够控制人类最本能的强烈需求,但是要达到这个境界,必须要走上很久,迈出无数步伐。同时,在行走中我们变得不再随心所欲,因为我们穿越的毕竟不是花园里的羊肠小道。另外,如果不想损失惨重,应避免在十字路口处判断错误。当大雾笼罩山头,雨水倾注而下时,我们都应该继续前进,并根据路线和资源条件,适当地考虑食物和水的供给。显然,在这样的条件下,行走者会感到不适。然而奇妙的是,行走的快乐恰恰来源于这种不适。我的意思是这种吃喝上的不确定,对天气情况的完全服从,以及对自己脚步的全神贯注会突然产生出供给的过剩(商品、交通、网络)和需求的递减(沟通、购物、传播的需求)。所有这些微小的自由都构成一个个加速系统,把人包裹得越来越紧。总的来说,所有让行走者远离时间和空间束缚的能量,都贡献给了速度。
对于那些从未有过行走经历的人来说,很容易认为行走是一种荒诞不经、违背常理、充满奴性的行为。因为普通人会本能地从缺失的角度将行走者的自由做出以下诠释:在他们看来,行走者不再参与任何交流,不再从属于任何传递信息、图片、商品的社交团体。然而,行走者却认为以上交流团体并不重要,也没有实际意义。它们所有的价值都是人为附加上去的。对于行走者来说,他们的世界不但不会因为这些关系链的缺失而崩塌,相反,这些关系常常会把人裹挟得太紧,让人感到沉重,甚至透不过气来。
自由其实就是一块面包、一口清泉、一片开阔的风景。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到:这份滞缓的自由所带来的快乐不仅意味着出发时的欢欣,而且也包含了归来时的喜悦。归来是一种顺带的幸福,一种逃离现实几日后的自由。回来后,任何事物都好像未曾改变。往日的倦怠感也席卷重来:快节奏的生活、对自己及他人的遗忘、冲动、倦意。追求简单生活的愿望也只有在行走的过程中才会萌生,行走结束后,只能无奈地说一句:“新鲜空气真是对人有好处。”但这却是一种按时而至的自由,在下一次行走时必定能再次感受到。
第二种自由咄咄逼人,更具反叛的特性。第一种滞缓的自由只能让我们暂时“脱离”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暂别社交圈几日,在荒芜的小道上尝试各种非常规的经历。其实,我们也可以选择和过去的生活决裂。在凯鲁亚克和辛德的作品中,人们不难发现作者对违抗传统的呼吁和对外部世界的向往:他们主张和那些愚蠢的繁文缛节、安逸虚假的生活、千篇一律的无聊复制、无尽的重复、有钱人的缩手缩脚,以及对变化的仇恨彻底决裂。人们应该制定更多的远行计划,从而激发反抗的热情,让疏狂漫游,让梦想远航。在这里,行走的决定:向远方出发、在别处生活、尝试新的事物,可以被理解成一种对野性(The Wild)的召唤。我们会在行走中发现布满星辰的夜空或是其他质朴的能量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让我们产生对生活探索的欲望:这种欲望是如此强烈,直至充盈在我们身体的每个角落。当人们叩开世界的大门时,他们不再受制于任何事物:双脚不再和道路粘连在一起(这是一个被运用了无数次的比喻,专门描绘那些一回到家乡,就不愿再离开的人)。此时的十字路口也如左顾右盼的星星般,不断颤抖着。至此,人们终于体会到了选择时的惶恐不安以及获得自由时的眩晕。
这一次,行走者感受到的不单纯是挣脱世俗生活时的平凡幸福,而是一种挣扎在自我和人性边缘的自由,这种感觉就好像自己被笼罩在一种不受控制的自然能量里一样。行走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行走,一堂哲学课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