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 - 【科威特】萨乌德·桑欧西, 蔡伟良, 吕娜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文前前言译者的话献词题词第一部分 伊萨……在他出生之前(1)(2)(3)(4)(5)(6)(7)(8)题词第二部分 伊萨……在他出生之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题记第三部分 伊萨……第一次迷失(1)(2)(3)(4)(5)(6)(7)(8)(9)(10)(11)题记第四部分 伊萨……第二次迷失(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题记第五部分 伊萨……在国家的边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题记结局 伊萨……向后看最后一章译后记
文前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
前言你与某些事物的关系取决于你对它们的理解程度。——伊斯玛仪·法赫迪·伊斯玛仪
译者的话翻译这部小说并不意味着我完全赞同小说中的内容,如果说我确实做了点儿什么,那它也不过是按照作者的要求如实地将小说从菲律宾语翻译成了阿拉伯语。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征,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不同的文化,即使再怎么相似,各自也一定有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性。正是这个原因,我发现,许多菲律宾词语在阿拉伯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精确的同义词。尤其是那些非常本土的、非常民间的,且在其他文化中根本不存在的词语。虽说我精通阿拉伯语,热爱《古兰经》的语言,但是,当面对这些词语的时候,我仍然会陷入困境,对于文中出现的很多表达,我被迫采取直译的方法,使译文和原文的字面意思保持一致,我向真主祈求,愿翻译成功。在这部作品中,有些名词可以通过语境推断出含义,无须解释,对于那些无法通过上下文得知其含义的名词,我特意做了脚注加以说明。可能作品中的脚注显得较多,但我和作者一致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这是必要的。还必须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译者不需要为译文中的内容进行辩护,解释或是道歉。但是,出于我与这个国家及我与该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念及该国人民一直以来为我所做的一切,考虑到作品中的一部分故事发生在我的国家,尽管当时我的祖国的面貌和作品中所描绘的并不完全一致,我必须说明,我所翻译的这部作品反映了当时的一种情况,这种情况或许会不断出现,并且我确信,它确实在不断出现,但与此同时,我也确信,即使情况发生了各种变化,该作品反映的并不具有普遍意义,而是需要引起注意的特殊情况。感谢作者对我的信任,让我来翻译这部作品,感谢作者对我的尊重,同意我在翻译作品之前作这篇手记。最后,在此应该说明,这部译作是由原著《Ang tangkay ng kawayan》直接翻译而来的。作为译者,我对这部作品中的所有细节、人名及作品中人物隐私负全部责任。注:这部作品中非译者与作者作的脚注全来自妹妹郝莱·拉希德,她亦是本作品的校对,在此向她致谢!愿真主助我成功易卜拉欣·撒莱姆
献词献给不似疯子的疯子那些独一无二的疯子迈希阿勒、土耳基、贾比尔、阿卜杜拉、麦赫迪仅献给他们
题词没有奴隶的地方就没有暴君。——何塞·黎刹
第一部分 伊萨……在他出生之前(1)我叫Jose。写是这样写的,在菲律宾,发音和英语一样,念作胡塞,在阿拉伯文里,就变得和西班牙文一样,叫作何塞。在葡萄牙文中,仍是同样的几个字母,但读作约瑟。在这里,在科威特,这些名字都与我无关。在这儿,我叫伊萨!怎么会这样呢?不是我取的名字,我自然不知道为什么。我只知道全世界已经接受了我有各种不同名字的事实!我在那儿的时候,母亲不愿意叫我“伊萨”,这个名字是我在这儿出生时,父亲给取的。虽然,母亲信仰基督教,阿拉伯语中“伊萨”就是“耶稣”,但在菲律宾语中,它表示数词“一”,试想,当别人叫我的时候,他们叫的不是名字,而是一个数字,那该有多好笑啊!母亲给我取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菲律宾民族英雄何塞·黎刹[1],他曾是一位医生和小说家,若没有他,菲律宾人民不会愤然起义,赶走西班牙殖民者,尽管这场革命是在他被处决后才爆发的。叫胡塞、何塞也好,约瑟、伊萨也罢,我觉得没有必要去谈论这些不同的名字或者名字的由来,因为我的问题并不在于这些不同的名字本身,而是它们背后的故事。我在那儿长大,那时,邻居们还有其他认识我的人,并不用任何一个我所知道的名字来称呼我。他们从没有听说过科威特这个国家,只管我叫Arabo,即“阿拉伯人”,其实除了胡子长得快以外,我并没有什么地方像阿拉伯人。但在菲律宾人心目中,阿拉伯人普遍都是毛茸茸的,残酷的,而且一定长有胡子,不管什么形状,不管长短如何,这是他们对阿拉伯人的刻板印象。可是,在这儿,我丢掉的第一件东西就是Arabo这个绰号,还有其他名字和绰号,后来,又获得了一个新的绰号——“菲律宾人”!如果我在那儿是“菲律宾人”,在这儿是Arabo,该多好啊!要是“如果”这个词能改变什么,或者如果……但是,现在没必要纠结这些“如果”。在菲律宾,我并不是唯一一个生父是科威特人的孩子,菲律宾有许多孩子,他们的母亲是菲律宾人,父亲是科威特人或其他海湾国家、其他阿拉伯国家的人。这些孩子的母亲要么曾经在你们家里当女佣,要么和那些从你们国家来菲律宾寻欢作乐的男人厮混在一起,这些男人用最低廉的价钱便可享受她们那已被饥饿折磨不堪的肉体。有些人做下流之事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有些人出于贫穷,做下流肮脏之事仅为了填饱肚子!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行为的后果便是失去父亲的孩子。在那儿,年轻的女人大多被男人视为纸巾。陌生男人用她们擤完鼻涕之后,随手扔在地上,走了。然后,从这些纸巾上就长出了一些生父不详的孩子。有时,我们可以从某些孩子的外貌看出他们的父亲是谁,有些孩子也并不羞于承认他们不知道父亲是谁。而我与这些生父不详的孩子不一样,因为我的父亲曾对母亲许下承诺,他会接我回到我本应该生活的地方,回到他的出生地,他所属的国家,也是我所属的国家,像那些与父亲同国籍的其他人一样,幸福平安地度过一生。
(2)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竹竿 - 【科威特】萨乌德·桑欧西, 蔡伟良, 吕娜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