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草木:16种植物的起源、驯化与崇拜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9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人文草木:16种植物的起源、驯化与崇拜
作者:苏生文,赵爽
排版:赛赛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6
ISBN:9787201159348
本书由北京领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幻想纵横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序
人生于天地间,与草木共存。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脑容量逐渐变大
的人类,逐渐驯化了一些草木为自己所用。这些被驯化了的草木,其中
一部分,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食物和衣物,直接促进了智力养成和
人种进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历史上的大部分争战,都与争夺人们
赖以生存的食物、衣物以及与之相关的土地、水源、人力等资源有关;
人类社会的种种不平等,根源也在于对这些“资源”的分配和占有的不
平等。另一部分草木,则与人类的精神生活相通,成为赏心悦目的庭院
树木或精致盆景,成为寄托某种思想与情怀的象征植物,承载古老文明
起源传说的“神圣植物”,沟通人与人、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的媒
介植物……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文草木。
一
早期人类驯化了小麦、大麦、小米、水稻、玉米等禾本植物作为自
己的主食,到今天,它们仍然哺育着全球数十亿人口。食物的重要性对
人类不言而喻,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徽标的中心图案就是麦穗,旁边
的拉丁文,翻译成中文就是“让我们有面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上
也有醒目的谷穗图案。
在西方,面包是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它不仅代表着物质、民生,代
表着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权力,而且还是“所有优良养分的根源”。面包
可以“抚慰心灵”,基督徒将它和“天堂及精神的食粮”相提并论。在
世界历史上,“面包与自由”“面包与革命”“面包与大炮”“面包与
爱情”“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这样的命题,可以说是不绝于
耳。
从“新大陆”传到欧洲的土豆,在经历过较长时间的怀疑和排斥
后,逐渐成为欧洲人的一大主粮。最极端的例子是,土豆歉收,引起了
爱尔兰的大面积饥荒。而在今日的英国,赫然排在“英国十大特色”首
位的,既不是伦敦桥,也不是白金汉宫,而是——炸鱼薯条!外国元首
到访英国,吃一次炸鱼薯条,被视为必不可少的外交活动。
在中国,水稻一直以来都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明末清初传
入的新作物玉米,其高产、适应性强、即食等特点,使之成为一种“最
宜备荒”的食物。有人说,中国人口在历史上长期保持在数千万的水
平,但到清代盛期,一下子膨胀到四亿左右,这与玉米等新作物的引进
有很大的关系。这话不算夸张。
二
在经济作物中,油橄榄是西方的“圣树”,“它使人们获得食物、
光明、力量、希望,甚至文明本身。”它与传说中的人类诞生和存续有
关。在《圣经·创世纪》中,鸽子叼着一枝油橄榄枝飞回方舟中的挪亚
身边,给他带去了洪水已经退却、大地恢复生机的讯息。而在希腊雅
典,第一棵油橄榄树被认为是雅典娜用长枪戳出来的,是世界上所有油
橄榄树的“祖先”。获得奥运会冠军的人,头戴油橄榄枝冠冕被视为一
种至高无上的荣誉。
在古希腊神话中,“金苹果”作为象征物,和引发战争的绝世美
女、政治家争相抢夺的传国玉玺一样,都是“烫手的山芋”,长达十年
的特洛伊战争就因它而起。传说中亚当、夏娃在蛇的诱惑下偷吃的“禁
果”,一般也被认为是苹果。或许是因为禁果故事的影响,西方人对生
吃苹果多少有点心理障碍。著名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中,王后化身
为老太婆骗白雪公主吃下毒苹果的段落,多少就反应了这种心理。
玫瑰,在西方几乎是爱情的同义语。据说司“爱与美”的女神阿佛
洛狄忒(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在海中诞生时,身上的泡沫
变成了一朵朵美丽的白玫瑰。而当她得知自己爱恋的美少年被野猪所
伤、失魂落魄赶去的时候,双脚被玫瑰枝刺伤,滴滴鲜血将白玫瑰染成
了红玫瑰。在基督教文化中,白玫瑰还是纯洁的圣母玛利亚的象征。很
多庄严的宗教仪式,会使用大量的红玫瑰花瓣,因为它象征着耶稣被钉
在十字架上时流下的鲜血。
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一种看似平常的植物——棉花,却扮演了一个
非常重要的角色。18—19世纪初,处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需要大量
的棉花原料,美国南部的棉花种植因此进入了黄金时代,种棉花的种植
园主大发其财。而棉花种植园巨大的廉价劳动力需求,间接影响到世界
史上最肮脏的奴隶贸易,也引发了以解放黑人奴隶为主要目的的南北战
争。在地球的另一边,为了倾销自己海量的棉织品,英国通过鸦片战争
迫使中国开设通商口岸、割让香港,中国的历史进程从此改变。类似的
情况也发生在印度。以“非暴力不合作”而著称的圣雄甘地,最经典的
形象就是光着上身在手摇纺车旁读书——那是在抗议英国倾销机器棉织
品,维护印度古老的手工纺织业。
三
人类对“我从哪里来”有着天然的好奇,中国人也不例外。在进化
论知识尚未普及之前,人们把自己的起源归功于某种神力,西方人认为
是上帝创造了人类,东方人则倾向于在周遭可见的自然物中追根溯源。
葫芦,因为在先民的生活环境中很常见,更因为自身的一些生物学性
状,比如藤蔓生长迅速、结果很多,果实形似孕妇、母体,又多子等,
都能和诞生、繁衍联系在一起,所以成为众多造人神话的主角或者主要
道具。在汉族和其他许多民族的远古传说中,女娲抟土造人,或者伏
羲、女娲结婚造人,是最普遍的两种造人“版本”。而伏羲和女娲,据
学者考证,就是葫芦的化身,最早的人类就来自于葫芦。葫芦还是难得
的庇护所,在中国很多民族的神话传说中,洪水滔天,一男一女或几对
男女因躲在葫芦里而幸免于难,使族群得以延续。
桃为五果之首,是中国大地上极普通的树,开最普通的花、结最普
通的果。然而就是这样一种普通的果树,却被赋予了很多文化含义,形
成了中国独特的“桃文化”。
中国人以兰蕙、兰芳喻贤人德行节操、颂诗文书翰之美;以兰谊、
兰交叙知心朋友、赞情投意合;以兰质蕙心等喻女子的高雅贤淑。孔
子、屈原把它当作理想人格的象征;南宋“遗民”画家郑所南画兰而不
画土,“寓国土沦亡之感”;在清代郑板桥的画中,竹、兰像一对连体
兄弟,须臾不可分离,作者借此表达“有节有香”的狂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人文草木:16种植物的起源、驯化与崇拜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