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二时辰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4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乾隆十二时辰/吴十洲著.—北京:中华书局,2021.1
ISBN 978-7-101-14855-8
Ⅰ.乾… Ⅱ.吴… Ⅲ.中国历史-清代 Ⅳ.K2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203432号
书 名 乾隆十二时辰
著 者 吴十洲
责任编辑 常利辉
出版发行 中华书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100073)
http://www.zhbc.com.cn
E-mail:zhbc@zhbc.com.cn
印 刷 北京瑞古冠中印刷厂
版 次 2021年1月北京第1版
2021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
规 格 开本/880×1230毫米 1/32
印张11 1/4 插页10 字数280千字
印 数 1-6000册
国际书号 ISBN 978-7-101-14855-8
定 价 36.00元
吴十洲
本名吴卫国。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故宫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著有《紫禁城的黎明》《帝国之雩:18世纪中国的干旱与祈雨》《百年斋号室名撫谈》等。
乾隆帝御书福字
紫禁城平面图
养心殿立体效果图
养心殿殿名取自孟子的“养心莫善于寡欲”。从雍正帝开始到宣统帝为止,清代共有八位皇帝居住于养心殿,顺治帝、乾隆帝和同治帝三位皇帝逝于此。
养心殿正殿正中为皇帝的宝座,上悬雍正御笔“中正仁和”匾,宝座后设有书架。乾隆帝批阅奏折是在养心殿西暖阁的勤政亲贤殿,这里还是他同军机大臣策划军政活动的要地。一些官员在提拔、调动之前常被领到养心殿觐见,这种仪式叫“引见”。
明间西侧则分隔为数室,其中有乾隆帝读书处三希堂,本书第七章叙述的活动就在这里。后殿是皇帝的寝宫,共有五间,东西稍间为寝室,本书第八章叙述的情况就发生在这里。
后殿东侧为体顺堂,西侧燕喜堂即慈禧曾经的住处,由这里随时登临前堂,处理政务,确实十分方便。
郎世宁《乾隆皇帝朝服像》
这幅画中的乾隆帝穿戴着参加大典时的礼服,容貌十分年轻。此图作于1735—1736年。全图色彩华丽,富有皇家气派。
郎世宁《乾隆皇帝围猎聚餐图》
此图绘于乾隆十三年(1749)。18世纪30年代满洲人确实显现出种种沉溺于城市生活,而背离骑马民族本性的迹象。在乾隆帝心里,这种本性,“如满洲身历行间,随围行猎,素习勤苦,故能服劳,若汉人则不能矣”。
徐扬《乾隆皇帝南巡图》第十卷《江宁阅兵》(局部)
此图描绘的是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帝第一次南巡在江宁(今南京)大阅驻防八旗满汉军和绿营兵的情形。
《乾隆皇帝普宁寺佛装像》(局部)
此图为唐卡,约作于1755—1758年间。
《乾隆皇帝写字图》
养心殿三希堂内景
《胪欢荟景图册》之《慈宁燕喜》
画面描绘的是乾隆帝为崇庆皇太后庆祝七旬大寿的盛大场面。
《崇庆皇太后朝服像》
作为乾隆帝的生母,康熙帝曾夸她是“有福之人”。画面上的崇庆皇太后端庄富态。母以子贵,她也由此尽享荣华。
《孝贤纯皇后朝服像》
在乾隆帝漫长的人生中,再没有一位后妃能像富察氏这样抚慰他那孤寂、焦躁不安的心。富察氏之后,他有了新的皇后,也不乏年轻美貌的妃嫔,但却再没有了和谐的夫妇情分。
《孝仪纯皇后朝服像》
即嘉庆帝生母魏佳氏。继乌拉纳喇皇后之后,以皇贵妃摄六宫事。此图是她被追封为皇后时,依宫规绘制的朝服像,距她逝世已整整20年。
《乾隆皇帝及妃威弧获鹿图》
图中这位正在为乾隆帝递送箭矢的回装女子可判定为香妃无疑。
《香妃戎装像》
1914年古物陈列所认定此图为《香妃戎装像》,由此引发出关于香妃的种种话题。香妃即容妃和卓氏,约在乾隆二十五年入宫。乾隆三十三年,晋封容妃。
《万国来朝图》(局部)
该图描绘的是藩属及外国使臣前来朝贺的场面。朝贺庆典在隆冬的紫禁城内举行,冬雪将紫禁城覆盖上一层白色的绒毯,恰似正月初八日的皇宫雪景。
郎世宁《乾隆皇帝大阅图》
此图绘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乾隆帝御制《新衙门行宫杂咏书怀》诗云:“大阅戊寅画像斯,据鞍英俊俨须眉。而今下马入斋者,白发相看疑是谁。”与此图背景高度契合。这一年,乾隆帝四十八岁,威武的盔胄之下一副一统寰宇的帝王气度,却也遮掩了鬓边的华发。
《乾隆皇帝朝服像》
此图绘于传位之年。此时乾隆帝已八十六岁高龄,垂暮苍老之态毕现,却还是想向世人展示唯我独尊的帝王之气。
序
2019年,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一路热播。该剧讲述了天宝三年(744)都城长安上元节花灯大会前一天内破获纵火行刺阴谋的故事。故事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所构建的细节颇有历史感,仿佛带领我们重新回到了大唐。这是文艺作品的力量。
如果历史学也写一天之史,又当如何呢?清朝有大量的清宫档案保存至今,如果选择某一天,将当天所涉档案找出来,则可以呈现出清朝历史的一些侧面。
吴十洲教授的《乾隆十二时辰》正是这样一种尝试。该书通过乾隆三十年(1765)正月初八日这一天来反映乾隆朝乃至清朝的统治特色。
乾隆朝共六十年,是清代历史上由盛而衰的时期,了解乾隆朝对于把握清史至关重要。然而为何选择这一年、这一天呢?乾隆三十年正好是乾隆朝之半,选择这一年从时间上考虑,最平衡、最有代表性。就描写皇帝而言,那自然是选择留下档案较多、活动内容丰富的那一天,叙述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正月初八日正好可以满足这样的要求。
这一天发生的事情,确实充满了清史特别是乾隆史的重要信息。清朝以“敬天法祖”为家法,常年举行朝祭和坚持阅读圣训、实录,这是皇帝的日常。这一天清廷的节庆活动有重华宫茶宴,这是君臣吟诗联句的雅集。联句结束后,乾隆帝特赐与会者《石渠宝笈》一部。这种君臣间礼物的流动具有主仆特色。清帝标榜文化事业超迈历朝,《石渠宝笈》被作为礼物赏赐,对于大臣来说,无疑是重要的世宝,昭显的是皇恩浩荡。
清朝的另一家法是“勤政爱民”。勤政就要坚持亲自处理政务。这一天乾隆帝批阅了奏本,接见了府州县等基层官员。阅览奏本可使皇帝与大臣间保持信息通畅,维护君臣关系。而中下级官员即京官五品以下、外官四品以下,在授官、京察、大计、保举、升调、俸满时,朝见皇帝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乾隆十二时辰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