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上海往事》---铁戈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6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铁戈 著
木心上海往事
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木心上海往事/铁戈著.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20.5(2020.6 重印)
ISBN 978-7-5426-7010-6
Ⅰ. ①木… Ⅱ. ①铁… Ⅲ. ①木心(1927-2011)-生平事迹 Ⅳ. ①K825.6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053641号
木心上海往事
铁戈 著
责任编辑 / 殷亚平
特约编辑 / 田南山
制 作 / 陈基胜 马志方
监 制 / 姚军
责任校对 / 张大伟
出版发行 / 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030)上海市漕溪北路331号A座6楼
邮购电话 / 021-22895540
印 刷 / 山东韵杰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版 次 / 2020年5月第1版
印 次 / 2020年5月第1次印刷
开 本 / 787mm×1092mm 1/32
字 数 / 140千字
图 片 / 42幅
印 张 / 10.5
书 号 / ISBN ISBN 978-7-5426-7010-6/K·577
定 价 / 59.00元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影响阅读,请与印刷厂联系调换
目录
CONTENTS
序言
引言
上篇
上海时期木心的“情”与“缘”
珍贵墨迹捐赠始末
两代人的情谊
寻找孙牧心
破译木心的文言密码
南冠双加的木心
临飞前一刻的嚜占
上海早期的木心轨迹
奇异神交:木心与李梦熊
鲜为人知的朋友:木心与潘其流
维护尊严的一生
“王子”与囚徒重返人间
木心:《上海赋》中人
从上海到纽约:出国前后
下篇
失落的遗稿:《动机与效果》
从上海到耶鲁:木心的画
钟情于福楼拜的木心
木心的“窄门”和“地粮”
木心的“那耳喀索斯”自恋情结
木心谈日本文化
关于小泉八云,关于《苦闷的象征》
一颗掉落在外的青豆
木心与契诃夫的《打赌》
写给自己的信:木心印象录
跋
木心(1927——2011)
呈现艺术,退隐艺术家。
——木心
1931到1932年间,孙璞和爸爸、妈妈、大姐姐、小姐姐在一起(木心美术馆提供)
十九岁时的木心(左,木心美术馆提供)
木心留影(木心美术馆提供)
七十年代末的木心(木心美术馆提供)
序言
2006年秋,木心决定归来定居,我陪他从纽约飞回,转道上海,入住沪西衡山宾馆。第二天上街缓缓走了一圈,记得是在宾馆对过吃的夜饭。
那年木心七十九岁,虚静,老迈,哪也不想去,更不提见谁。翌日车出沪西,入浙江地界,我在路边买了菱角,剥一枚递给他,他喃喃地说,味道对的,便不再吃。我于是管自大嚼,转眼看,他已靠着椅背睡了。
少小离家五十年,那天夜里落宿故里,此后直到逝世,木心再没来过上海。
倒数上去,1994年岁阑他独自返沪那一回,六十七岁,身体尚健,在他虹口区小小旧寓逍遥一个多月。其时他长别中国十二载,思乡心切,过江去到浦东,又悄悄回了乌镇,之后整页地写信给我,说年轻时教过书的浦东中学还在,旧门窗对着他“眉目传情”,又说混在桐乡开往乌镇的汽车里,偷听周围的乡音,“句句懂”……回纽约那天我去机场接他,说不几句,他就目灼灼得意起来:
不停不停写呀,写了一百十几首诗……
木心写诗作文不肯标注写作地点,甚至不注年份,迄今我不知他诗集中哪些首是那年写在上海。便是写在上海,也可能如他一贯的旨趣:忽而人在丹麦,忽而去了西班牙。
其实他的履历再简单不过:童年少年,在浙江,晚年暮年,在纽约。从1946年考入上海美专到1982年去国,他的青年期、壮年期,整三十六年,全在上海。暮年归里,老家不剩半个亲友,不言而喻,他一生交往最为密集的朋辈,不在别处,都在上海。
“人说视死如归,我是视归如死呀。”回来前,木心这样地自言自语。真的,那天我眼瞧他瞌睡着,告别了上海。
木心的身后名,是个隐士。这印象并非全错:他没家室,一辈子确乎经年累月藏藏好,独自过日子,上海话叫作“一介头烧烧确确”——沪语即“一个人烧烧吃吃”——然而唯其孤身,他老来的记忆便是故交。想想看,有谁从十九岁到五十五岁久居一地而没有朋辈呢?
但除了追忆林风眠、席德进,还有《同情中断录》里那伙艺专同学,大部分故旧不入他的文章。譬如李梦熊吧,还有一帮子与他同辈的画家,包括单位弄堂里对他曾有善意的晚生,他都在我跟前反复念叨过——说起时,带着老人回忆往事的微微笑意,忽而来一句刻薄而亲昵的戏语——但他从未起意写写。在他那里,文学与个人际遇,俨然分开的。
他也果真践行福楼拜那句话:“呈现艺术,退隐艺术家。”在他书中,你找不到他在上海的半辈子行状:遭了哪些罪,有过哪些愉悦?和谁交往,如何交往?暮年接受纽约人的影像采访时,他终于说出调皮的实话:“艺术家真要隐藏吗——他要你来找他呀!”
一年后他就死了。随即,早年他写给画家陈巨源的文言信,被发在网上。这就是有人“找”他的信号:他不但有熟腻的沪上老友,且是深度交情,不然以七十年代的环境,谁会用郑重的美文致书友人?他的遗稿,便是用连圆珠笔写写信也要誊抄好几遍,改了又改,而况一份毛笔书写的文言信。
前年,陈氏将原件慷慨捐给美术馆,并说出此信的原委:那是当年尚未解除监控的木心私下示画于众人,事后给陈氏的回复。事情变得有意思了:在场的“众人”还有谁,审慎如木心,何以“戴罪”期间居然相信他们?他是深谙“交浅”不宜“言深”的人,而这封文言信岂止“言深”,我读了,不禁偷笑:好啊,原来木心也有过这般动心动情、吐露衷肠的时刻。
“如果以为创造力强的作家都是躲在阁楼上的人,那就大错特错。”英国作家毛姆曾经这样写道,“伟大的作家都是相处愉快的人,他们活力十足,可说是有趣的伙伴,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其魅力足以感染每一个与之接触的人。他们具有惊人的享受能力,热爱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说得对吗?我所记得的木心正是这样的角色:活力十足,滔滔不绝,美衣、美食,百般计较。至于是否“相处愉快”,或许看人吧,但我带去见他的每个朋友,哪怕只会一面,都会惊异于他率直而警策的话语,或被他逗到爆笑、瘫倒……
也许到纽约后,木心确乎与上海的那个“孙牧心”有所不同。但人的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木心上海往事》---铁戈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