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文学史”经典·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全11册)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7.57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总目录
1898:百年忧患
1903:前夜的涌动
1921:谁主沉浮
1928:革命文学
1942:走向民间
1948:天地玄黄
1956:百花时代
1962:夹缝中的生存
1978:激情岁月
1985:延伸与转折
1993:世纪末的喧哗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1898:百年忧患/谢冕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重写文学史”经典·百年中国文学总系/谢冕,孟繁华主编)
ISBN 978-7-02-010844-2
Ⅰ.1… Ⅱ.谢… Ⅲ.中国文学—近代文学—文学史 Ⅳ.I209.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060301号
责任编辑 付如初
装帧设计 柳泉
责任印制 王景林
出版发行 人民文学出版社
社址 北京市朝内大街166号
邮政编码 100705
网址 http://www.rw-cn.com
印刷 北京明恒达印务有限公司
经销 全国新华书店等
字数 213千字
开本 880毫米×1230毫米 1/32
印张 9.625 插页2
版次 2017年3月北京第1版
印次 2017年3月第1次印刷
书号 978-7-02-010844-2
定价 29.00元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图书销售中心调换。电话:010-65233595
新版序言 怀念那个学术年代
总序一 辉煌而悲壮的历程
总序二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的缘起与实现
1898:并非文学生长的季节
一、昆明湖石舫玉澜堂风情
一艘走不动的船
过渡时代:弃旧迎新的宣言
提早了100年的预告
二、中国的世纪末风景近代史的一块碑石
早春的激动
每走一步都是沉重
永远的存留
精神的凯旋
圆明园的火光
黄海硝烟的惊醒
流血的世纪末
京城里的盛大庆典
病入膏肓的王朝
受磨难的皇帝
瀛台千古悲情
三、诗的成功是悲哀浮沉于潮流中
无奈而悲怆的回归
“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
天才的怀抱和遗憾
古典诗的革新
封建末世的奇才
诗是最后的方式
永久的魅力
重评“诗界革命”
四、一部小说的预告唯一的成功
全面展示的才华
屡遭挫折的奇才
智慧急匆匆演示
超前才智的悲剧
对于失败的补偿
晚清新小说的兴起
实用的小说观
因思想而忽视艺术
《老残游记》的超前性
五、穿越黑暗的目光思维新空间的开放
从现实的需要出发
面向西方的热情
近代译界第一人
从《天演论》说到《巴黎茶花女遗事》
特殊年代出现特殊人物
身穿袈裟而未能忘世的诗人
认识繁复的时代
六、从时务文体走向新文学保存了100年的墨香
坚定的宗旨
宏阔的视野
艰难中的使命
《时务报》的纪念
世纪之交的召唤
新文体的出现
近代文体新概念
从文体试验到白话新文学
七、陆沉中升浮起一片圣地变政的一大举措
钟声第一次鸣响
第一任管学大臣
选学界泰斗为校长
校长人选不是小问题
值得永远纪念的人物
他奠定了北大的精神基石
广纳贤才一例
沉思的铜像
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
重评五四
中国新文学的摇篮
中国的良知
永远的北大精神
八、忧患:百年中国文学的母题彗星驰过天际
抒情时代的尽头
欢乐感庄严退场
悲情成为传统
自觉的承诺
悠远的接续
时代激情溯源
遥远不阻隔苦难
九、春天的眺望无边的春愁
蝴蝶飞越海浪
自由与节制
在市场大趋势面前
走向觉醒的先知
现代性的争取
文学的沉痛
向着内心空间的转移
新的希望和新的危机
拯救心灵
面对严峻的生存环境
重申文学使命
年表(1892—1902)
参考文献
后记
新版序言 怀念那个学术年代
孟繁华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在谢冕先生的领导下,历经七年时间,于1998年5月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书系出版后,在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反响。两年间海内外有近百篇评论文章发表。关于书系的要义、构想及写作过程,谢冕先生在总序一《辉煌而悲壮的历程》和我在总序二《〈百年中国文学总系〉的缘起与实现》中,已做了详尽说明,这里不再赘述。我想说的是,当近二十年过去之后,我对那个学术年代充满了流连和怀念。
1989年秋季,谢冕先生在北大创办的“批评家周末”,一直坚持到1998年。十年间,谢先生带领我们讨论与当代文学有关的各种问题。除了谢先生带的博士研究生和国内外访问学者外,许多在京的青年学者和批评家都参加了这一学术沙龙性质的活动。1999年,我在《批评家周末十年》一文中记述了当时的情景——
1989年10月,谢冕先生在北京大学创办了“批评家周末”,他用这一形式对就学于他的博士生和国内外访问学者进行教学和研讨活动。基于当时空旷寂寞的学术环境和“批评家周末”的影响,一些青年教师和在京的青年批评家,也都纷纷加入了这一定期活动,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研讨的学术质量,同时也在有限的范畴内活跃了当时的学术气氛,并形成了当代文学研究规模可观的学术群体,使学院批评在社会一隅得以存在和延续。逝者如斯,蓦然回首,“批评家周末”已经经历了十个年头。当它仍在继续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的时候,回望十年,它特别值得我们纪念。
这一批评形式的创造性,不在于它的命名,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了课堂教学单向度的知识传授。自由讨论和畅所欲言,不仅缓释了那一时代青年参与者的抑郁心情和苍茫感,同时,它宽松、民主、平等的环境,更给参与者以无形的熏陶和浸润,并幻化为一种情怀和品格,而这一点可能比它取得的已有成果更为重要。或者说:“批评家周末”首先培育了学者应有的精神和气象,它以潜隐的形式塑造了它的参与者。
十年来,在谢冕先生的主持下,它的成员先后完成了多项重要的学术工程,“20世纪中国文学”丛书十卷、《中国百年文学经典》十卷、“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十二卷,在学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给学科建设以极大的推动和影响。这些成果,不仅对百年来中国文学实施了一次重新书写,同时也以新的观念改变了传统的研究方式,为学科建设注入了新质。而这些研究同样体现了批评家周末的精神,它虽然也是群体性的写作,但它同传统的文学史编写有极大的不同。谢冕先生提出了总体构想之后,并不强调整齐划一,并不把他的想法强加给每个人,而是充分尊重作者的独立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学术专长,让他们在总体构 ............

书籍插图:
书籍《“重写文学史”经典·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全11册) 》 - 插图1
书籍《“重写文学史”经典·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全11册) 》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重写文学史”经典·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全11册)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