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美)莱因哈特·本迪克斯(Reinhard Bendix)著;刘北成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书名原文:Max Weber:an intellectual portrait
ISBN 978-7-208-16155-9
Ⅰ.①马… Ⅱ.①莱……②刘… Ⅲ.①韦伯(Weber, Max 18641920)思想评论 Ⅳ.①B516.5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236881号
责任编辑 吴书勇
封面设计 胡 枫
本书中文版权由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授权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发行,未经出版者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的任何部分。
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
[美]莱因哈特·本迪克斯著
刘北成 刘 援 吴必康 刘新成译
刘北成校
出 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01 上海福建中路193号)
发 行 上海人民出版社发行中心
印 刷 上海商务联西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 635×965 1/16
印 张 28.5
插 页 4
字 数 389,000
版 次 2020年1月第1版
印 次 2020年1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208-16155-9/C·602
定 价 98.00元
目录
版权信息
新版导言
初版导言
第一章 生平与个性
第一部分 德国社会与新教伦理
第二章 韦伯的早期研究与思想方向的确定
一 关于农业社会和证券交易所的调查
二 德国社会的结构
三 韦伯的思想方向
第三章 西方经济理性面面观
一 资本主义精神
二 新教伦理
三 观念作为原因和结果
四 商业伦理与中世纪城市
第二部分 社会、宗教、世俗伦理:文明的比较研究
第四章 导论
一 地位团体和阶级
二 宗教领导层
三 大众的宗教精神
第五章 中国社会与宗教[3]
一 中国早期历史及中西比较
二 王朝统治与社会结构
三 士与儒家正统
四 国家祭祀与民间宗教
五 儒教与清教
第六章 印度社会与宗教
一 印度的社会制度
二 印度社会的早期社会组织
三 正统印度教与婆罗门的复兴
四 世俗伦理
第七章 古代巴勒斯坦社会与宗教
一 禁欲主义的类型与古代犹太教的意义
二 古代巴勒斯坦的历史和社会组织
三 联盟及先王时期的政治组织和宗教思想
四 政治衰落、宗教冲突及圣经预言
第八章 韦伯的宗教社会学
一 理论视角
二 分析方法
第三部分 统治、组织与正当性:韦伯的政治社会学
第九章 政治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一 利益与权威
二 统治、组织与正当性
第十章 卡理斯玛型领导与统治
一 卡理斯玛型领导
二 家族的和制度的卡理斯玛:以权威为基础的统治的表现
三 卡理斯玛型统治下的权力斗争
四 理论上的各种涵义
第十一章 传统型统治
一 家长及其家族
二 家产制
三 封建制
四 现代国家的特点
第十二章 法制型统治:法律理性的出现
一 绪论
二 法律理性的出现
第十三章 法制型统治(续):现代国家与权力斗争
一 现代国家及其正当性
二 官僚制
三 法制型统治下的权力斗争
第十四章 当代展望
第十五章 韦伯的社会观
一 思想氛围
二 社会与政治组织
三 古代犹太教
四 法制型统治
五 思想方向
附录:韦伯著作表
一、德文版著作
二、英译本
索引
新版导言
围绕韦伯和马克思的著作及其影响的学术研究和争议一直绵延不绝。尽管对其他思想家和现代社会思想史上的其他“主义”也始终有人在研究,但是关于马克思和韦伯的研究规模之大则是无与伦比的。对马克思的关注是毫不为奇的,因为与马克思的名字相联的政治意识形态,为世界上一大部分地区的政府提供合法性证明;还因为在其他许多国家里,由于面对着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离经叛道的知识分子的革命情绪无法平复,其激进主义的态度维持着各种类型的马克思主义。但是,韦伯则不同,他从未在政治或学术中创造某种“主义”,也未创造某些人所说的政治决定论或个人主义方法论。
那么,是什么使人们一直对韦伯的思想怀有那么大的兴趣呢?最主要是它在学术上的优势。作为一种进行宏观研究的比较方法,它优于简单化的马克思主义和非历史的结构功能主义。但是,韦伯的地位所以经久不衰,也有其政治方面和认识论方面的原因。韦伯作为一个研究者而探究意识形态与社会结构的关系,作为一个方法论者而探究价值与事实的关系。但实证研究绝不可能是超然中立的。因此,在学术领域之内和之外关于政府与社会的社会学知识及其目的与后果的争论中,韦伯必然处于争论焦点。此外,尽管他自己表示对哲学不感兴趣,但是他所采取的独特立场,使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把他认定为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的英雄形象。这种自我克制的存在主义立场,可能会比他的学术成果更有生命力,正如马克思的那种普罗米修斯的和先知的精神比其科学成果更具影响。知识的进步虽然为人们所渴求,但不能解决生存抉择的需求问题,而马克思和韦伯则是这方面的榜样。
本迪克斯这部韦伯思想介绍是在1960年问世的。当时美国的学术界尚未政治化。该书试图对韦伯的实证研究成果做一个全面冷静的解说。这一尝试在美国和其他地方都受到高度评价。德国社会学家坦布鲁克(Friedrich Tenbruck)最近在一篇关于韦伯思想被接受情况(由于种种原因,韦伯的被接受度在德国不像在美国那样片面零碎)的生动评论中指出:“几十年来,我们看到人们总是试图抓住韦伯著作某些方面的想法。只是在莱因哈特·本迪克斯向我们提供了韦伯的思想肖像、勾画了贯穿韦伯著作的主要思想时,韦伯的成果才第一次完整地展现出来。”【1】在最近的一部著作中,一位年轻的德国社会学家在论及自己与本迪克斯在思想宗旨上的差异时指出:“尽管本迪克斯的著作探讨了某些同样重要的问题,但与我的著作迥然不同。他的著作不是系统地说明韦伯的社会学观念(如我所做的那样),而是致力于使韦伯的理论与历史分析的巨大宝库通俗化。无疑,本迪克斯以一种杰出的方式成功地完成了这项极其困难的工作。”【2】
这两段评论表明,该书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