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皮娃娃兵(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锌皮娃娃兵作  者:(白俄罗斯)阿列克谢耶维奇翻  译:高 莽出 版 人:黄宪华品  牌:磨铁数盟
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我再也不愿意写战争了
我已置身于真正的战场上
我们彼此太贴近了,任何人都休想逃避
第一天
作者的话
谁第一个开枪,谁就能活下来
阿富汗治好了我轻信一切的病
人们在那边靠仇恨生存
他们永远不会知道这一切
我们好像已经是死人了
我们在忏悔
为什么逼我回忆
这里造就的都是扭曲的人
我感到羞耻
我的小太阳
如今我什么也不信了
忘掉你曾有过两条腿
人死的时候完全不像电影里那样
你们不要叫我儿子的名字
我把自己的一生全忘了
第二天
作者的话
杀人就是为了能回家
我仍然在哭泣
我不愿意当政治错误的牺牲品
活着回家
我在等他回来
我想像个正常人一样活下去
我在那边杀过人吗
我们出发时从不握手告别
他们死的时候不声不响
你听见我的声音了吗?
我把自己的儿子交给了什么人
只有完全绝望的人才能说出一切
这里的人都不愿意谈起未来
人身上能有多少人味
您浑身都沾着我儿子的鲜血
死亡就是这样
我要活着
第三天
作者的话
请在坟头上挂块牌子
为什么我只能想起可怕的事
我梦见的是棺材
朝着地雷前进
活石头
“快把我妈妈还给我”
“我想把儿子留在家里”
也许她还活着
我以为所有人都能变得善良
难道我能说“我怀疑”
什么是真理
为什么我要忍受这么大的痛苦
我没有人可以等待了
我有眼睛时比现在瞎得更厉害
“我亲爱的妈妈”
后记
我是通过人说话的声音来聆听世界的
阿列克谢耶维奇和她的纪实文学
前言历史会说谎。——萧伯纳
我再也不愿意写战争了我对自己说,我再也不愿意写战争了。完成《战争中没有女性》一书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敢正视由于普通磕碰从鼻子里往外流血的孩子。在别墅区,看到捕鱼人欢天喜地地从深水中把鱼甩到岸边沙滩上时,我扭头就跑开,鱼那双静止不动的凸泡眼睛让我作呕。我们每个人,大概在生理与心理方面都有自己的防痛储备力,而我的储备力已经用尽。我听见猫被汽车轧死时的惨叫声就要发疯,见到被踩死的蚯蚓就回避。我不止一次想到,鸟类、鱼类,如同所有生物一样,也有形成自己历史的权利。将来总有一天,有人会把它们的历史写出来。然而,突然的事发生了!如果这事可以称为“突然”的话。战争已经进行到第七个年头了。“人世间的悲痛有百种反映。”(莎士比亚《理查三世》)开车去农村的路上,我们顺便捎上了一个上学年龄的小姑娘。她到明斯克采购了食品,一个大提包里露出几个鸡头,行李架上塞了一网袋面包。进了村子,她的母亲出来迎接。她站在篱笆墙旁高声喊叫。“妈妈!”小姑娘向她跑过去。“哎呀,我的好闺女,可来信了。咱们的安德烈在阿富汗……噢——噢!……他们像运回费多里诺夫的伊万那样,也会把他运回来的……孩子小,需要的坑也小……可是,我抚养大的不是一个小伙子,是一棵大橡树啊……有两米高。他来信说:‘妈妈,骄傲吧,我是空降兵……’噢——噢——噢,积德行善的人们哟……”再讲一件去年的事。一位军官带着旅行包坐在汽车站的候车室里,大厅有一半空着。他身旁是个又瘦又小的男孩子,脑袋剃成士兵的秃瓢,用叉子在盛着干无花果的箱子里挖来挖去。几位农村妇女老实巴交地凑到他们身边,坐了下来,她们问:“到哪里去?干什么去?他是什么人?”军官是护送小兵回家的,小兵精神失常了。“从喀布尔开始他就乱挖,手里有什么东西就用什么挖,不管是铁锨、叉子、棍子,还是自来水笔。”那个孩子仰起头来说:“应当掩蔽起来……我在挖战壕……我挖得可快啦……我们把战壕叫阵亡将士公墓……我要为你们大家挖条大战壕……”我平生第一次看见和眼睛一般大的瞳仁……我周围的人都在议论什么呢?都在撰写什么呢?他们议论的、撰写的都是什么国际主义义务,地理政治,我们的国家利益,南部国境线。在预制板搭起来的房子里,在农家茅舍里,窗台上摆着一盆盆无忧无虑的天竺葵。民间暗地里流传着有关阵亡通知书的事,有关锌皮棺材的事,说赫鲁晓夫时代建起来的小房子容纳不下那种棺材。不久以前,母亲们还扑在钉得严严实实的铁箱子上,绝望地呼天抢地;这时她们又在职工面前、在学校里,号召其他的孩子要“完成对祖国应尽的义务”。在书报检察机关所密切注意的关于报道战争的文章中,从不提苏联士兵的死亡。他们硬要我们相信,“苏军有限人员”正在帮助兄弟国家的人民铺修公路,正往村子里运送肥料,而苏联军医们正在为阿富汗的妇女们助产接生,很多人信以为真。回国的士兵们把吉他带到学校里去,唱一些本来应该大声疾呼的事……我和一个人谈了很久,我想从他口中听到,作出开枪还是不开枪这一选择时的痛苦心理,可是他走开了。对他来说,这事似乎不是什么悲剧。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为了社会主义”杀人就好!军令已经为这些孩子划定了道德的规范。尤·卡里亚金写道:“任何一桩历史事件,都不能按其自我意识进行判断。可悲的是,这种自我意识与历史并不相符。”我在卡夫卡的作品中读到这么一句话:“人在自我中永远地丧失了。”可是,我再也不愿意写战争了……
我已置身于真正的战场上塔什干航空港里闷热,处处是瓜味,简直不像航空港而是瓜棚。半夜两点钟,我望了一眼水银柱——三十摄氏度。半野不野的肥猫,据说是阿富汗种,毫不胆怯地往出租车下边钻。年纪轻轻的士兵们(他们还是娃娃呢)拄着拐杖,在一群从疗养地归来的、皮肤晒成酱紫色的人之间,在木箱之间,在水果筐之间一跳一跳地走动。谁也不理会他们,大家习以为常了。他们铺上一张旧报纸或一本旧杂志,席地而睡、席地用餐,过了一周又一周,他们就是买不到飞往萨拉托夫、喀山、新西伯利亚、伏罗希洛夫格勒、基辅、明斯克的机票……他们在什么地方被弄成残废的?他们在那边保卫了什么?没人对这些事感兴趣。只有一个小孩睁大眼睛盯着他们,还有一个醉醺醺的叫花婆子走到小兵面前,说:“你过来……让我可怜可怜你……”他用拐杖把她轰走了。可她并没有生气,还说了两句只有女人才能说出来的、让人伤心的话。我身旁坐着几位军官,他们在议论我国生产的假肢如何不好,还在谈论伤寒、霍乱、疟疾和肝炎。他们说,头几年没有水井,没有厨房,没有浴室,没有东西 ............

书籍插图:
书籍《锌皮娃娃兵(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 插图1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锌皮娃娃兵(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