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小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29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记忆小屋
作者:[美]托尼·朱特
译者:何静芝
ISBN:9787508657707
中信出版集团制作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驻足停留
我爸爸在2010年8月去世前,开始了一本新书的写作。“是时候去写那些人们理解的事情之外的事情了,”他下定决心,“去写那些人们关心的事情同样重要,也许还更重要。”我爸爸理解的事情是20世纪的欧洲历史。而他关心的事情是火车,几乎比对任何人和任何事都要关心。他新书的标题是《移动:铁路的历史》。
他把在伦敦帕特尼区度过的童年都花在漫无目的地乘火车游荡上,就只是为了乘火车而已。夏天,他乘坐古色古香的郊区电力火车,周游伦敦郊区和英国起伏的山丘,然后回到克拉彭交汇站(Clapham Junction),在那里一排排呼啸的柴油火车和宏伟的蒸汽火车慢悠悠地驶过19个不同的站台,他从中选出回家的路线。我小时候一直听他说起这些令人留恋的回忆,脑海中想象8岁的托尼如何端详着黑暗而雾蒙蒙的伦敦。
只要有机会,爸爸就会带我们乘着火车环游欧洲。我们在巴黎北站(Gare du Nord)乘上蜿蜒前行的TGV高铁,或者在布鲁塞尔火车南站(Gare du Midi)乘上蓝黄相间、四四方方的比利时区间车,或者在英国帕丁顿站乘上跨越隧道的欧洲之星。我们总是提前到,这样爸爸就能在候车大厅啜饮一杯双份意式浓缩咖啡。
就像我爸爸曾经写过的,如果车站是他的“大教堂”,时刻表就是他的圣经。“我的欧洲是用火车时刻来衡量的。”他写道。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年圣诞节,妈妈送给他一本库克的欧洲火车时刻表,这本书里写满了关于来往火车最新的细节,即使是地方线路也有。这本书在他床头柜放了好几个月。我爸爸曾是位社会民主党人,在大多数方面他极力倡导平等主义,他对以下事实非常受用:火车从来不等待任何人。“铁路旅行,”他写道,“毫无疑问属于公共交通。”
我爸爸如此关心铁路准时的影响,其中另一个原因是铁路旅行显然也是历史的。“现代生活真正的不同之处,”他写道,“不在于无牵无挂的个人,也不在于不受约束的国家,而在于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存在:社会。”铁路的出现标志着这一历史转折。乘火车成为社会集体前进的物理性体现——不仅跨越了地理,也跨越了时间。
这就是历史学家托尼·朱特对火车寓意的坚定理解,也许很大程度上他带着专业性偏见(deformation professionelle)。不过,当我阅读他关于铁路的文字时,最打动我的一点是他的写作与和我朝夕相处的那个人——私下里的托尼,作为父亲的托尼——之间几乎毫无相似之处。对那个托尼来说,铁路显然是单一的、与历史无关的。他最关心的两列火车都不是关于共同前往某地的:一列在叫作缪伦(Mürren)的瑞士小镇,另一列在比前者稍微大一些的、叫作拉特兰(Rutland)的佛蒙特州小镇。它们在开往永恒之境的路上,在那里,过去并不要紧,历史从不存在。
要去往缪伦,你必须乘火车。劳特布龙嫩(Lauterbrunnen)山上的冰川反射的阳光落在这个山谷小镇,现出一块块亮斑,从这里出发的缆车轻轻地晃动着,带你越过悬崖来到格鲁施阿尔普(Grütschalp)。一辆小巧的淡褐色单节客车从格鲁施阿尔普出发,沿着山坡缓缓前进,犹如一条电蛇。在把你送到缪伦之前,这列车只在温特埃格(Winteregg)停靠,这里有一家典型的瑞士咖啡馆,供应咖啡和冰淇淋。一路上你还可以看到少女峰和埃格峰令人惊叹的风景。自1891年以来,这条火车路线就没变过。
在前往缪伦的火车上,乘客几乎全是游客,而且都是英国游客。我爸爸在1956年跟着他的爸爸乔(Joe)第一次到这里。乔出生在比利时,但那时他已经是一个地道的伦敦人,操着英国中低阶层的口音,把缪伦视作一次逃离:逃离他的妻子(他们最终还是离婚了),逃离伦敦,重回大陆。几年前我问乔,关于缪伦他还记得什么时,他告诉我有一种寂静。“那里太安静了,就像一片寂静的冰,这个小村庄被四周的山给淹没了。”确实如此,50年代和今天一样,在缪伦除了聆听寂静,你无事可做,只有褐色电力火车日常呼啸而过的轰隆声才会打破这种寂静。那里没有汽车(没有路能通往山上),而且只有426名村民。缪伦的旅馆——我算了一下只有7家——有将近1500个床位,但几乎从来不会客满,在夏天尤其如此,而我爸爸就乐意在那时候去。
作为一个20世纪50年代的孩子,我爸爸对瑞士似乎没有受到战争影响这件事印象深刻。那里的旅馆依然“到处是陈旧而坚固的木头”,他写道。火车是井然有序的,技术上无懈可击,在欧洲其他地方基础建设被毁坏的情况下,那里是一个幸运的意外。爸爸最喜欢引用哈里·莱姆(Harry Lime)在《第三个人》中的一段话,他在每次演讲中都会偷偷塞进这段话:“在波吉亚家族统治意大利的30年中,他们导致了战争、恐怖、谋杀和流血事件,但他们也催生出米开朗琪罗、达·芬奇和文艺复兴。在瑞士,人们拥有兄弟般的情感——他们保持了500年的民主与和平,那么这又催生出什么?布谷鸟钟。”他觉得这是一种称赞。
但是,当我阅读他的著作,我很难区分爸爸小时候和成年后对缪伦的看法。当他还是个孩子时,缪伦也许能使他逃离日常学童生活的疏离,也许它意味着一个远离伦敦的庇护所,又或者这里只是他父亲热爱的一处优美风景。但我认为,当他开始研究20世纪的欧洲历史,缪伦扮演了一个不同的角色。我爸爸选择成为研究他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时代的历史学家。他孜孜不倦地进行这项工作:他的资源库就是他身边的世界,始终在那里,就在他眼皮底下。我猜想,我爸爸在缪伦也许可以不像历史学家那样思考;没错,也许这里是一个象征童年怀旧思绪的基地,也是一个可以深度缓解学术压力的地方。如果无事发生,那里就没有可以研究的历史。
1916年到1918年间,大约有400名英国士兵和军官在缪伦安家。他们是战时的受伤俘虏,根据英德遣送协议被扣押下来。瑞士的地理位置和中立性使其成为完美的地点: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和比利时人在这里交换俘虏,且无须冒着这些俘虏会重回战场的风险。这些士兵去往缪伦的旅程和爸爸在50年代的旅程一样,和我今天所做的旅行也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记忆小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