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像哲学家一样会思考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3.5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目录
作者序
第一章 泰勒斯——古希腊哲学的起源
第二章 毕达哥拉斯——坚决不吃豆子的哲学家
第三章 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第四章 巴门尼德——抽象思维哪家强?
第五章 恩培多克勒——四大元素构成了世界
第六章 阿那克萨哥拉——万事万物的“种子”
第七章 德谟克利特——发现“原子”的预言家?
第八章 芝诺——古希腊最著名的“杠精”
第九章 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第十章 苏格拉底——你能扛住我的提问吗?
第十一章 柏拉图——培养“哲学王”
第十二章 亚里士多德——老师总是对的吗?
第十三章 第欧根尼——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第十四章 伊壁鸠鲁——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第十五章 另一个芝诺——节制自己的欲望
作者序
1
1998年夏天,我如愿提前考进了复旦大学的文科基地班。这是一个由国家专门拨款、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的小班,由学校中文、历史、哲学三个系抽调精英教授,进行小班授课,通学文、史、哲三个学科。
作为一个从小就喜欢文科的人来说,能在心仪的大学读这样一个专业,无疑像“老鼠掉进米缸里”。
但开心之后也有一些忐忑:对我来说,中文自然是喜欢的,历史更是感兴趣,但唯独哲学,自己是既不明白,也不感兴趣。
那时的我实在是想不明白:学哲学到底有什么用?
2
第一学期的哲学课是“哲学概论”,由复旦大学哲学系的著名教授王德峰老师主讲。
王老师的“哲学概论”课在整个学校都很有名,我们每节课都要提前去占座,因为会有很多其他系的同学来旁听“蹭课”。
然而,一学期下来,我去听的次数不超过五次,其他的我都逃掉了——实在是对哲学不感什么兴趣。
但在这门课的期末考试中,我却是全班为数不多得“A”的一个。回想起来这件事至今还觉得惭愧,这是因为我考试前一周,问上一届的一位学霸学姐借了她详尽的听课笔记,硬是生吞活剥把整本笔记给背下来了。
但也恰恰是因为这整整一周的强迫性自学,让我第一次对哲学这门学科有了最初步的了解,进而对一系列问题产生好奇:哲学的起点是什么?任务是什么?知识和智慧的区别是什么?人是什么?人怎么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后来,尽管这门课我早就通过了,但我自己还是去买了一本王德峰老师的《哲学导论》。
3
真正让我开始对哲学感兴趣的,是大二时上的西方哲学史课程。
这门课由时年不到40岁的哲学系教授汪堂家老师主讲。他两个学期的课,我一节也没有缺席过。
现在想来,自己之所以能够坚持到底,一来可能因为这门课是以“历史”的形式来讲哲学,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二来是因为开篇从“古希腊哲学”起始,一路往下,由浅及深,循序渐进。
古希腊哲学从“法理”上本就应该是西方哲学史的源头,同时这段时期的哲学又为现代科学和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可谓“开天辟地”,又影响深远,所以确实是任何哲学学习和研究都不能跳过的。
更关键的是,古希腊哲学——尤其是前期和中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性格脾气各有特点的哲学名家,他们提出的观点和想法既朴实无华又引人深思,很容易把人领进哲学的殿堂。对于我来说,那些名字很熟悉但形象很模糊的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也开始慢慢清晰起来: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毫无疑问,古希腊哲学是了解整个西方思想史乃至西方文明的第一站。
4
工作以后,有一次同学聚会,大家在回忆和讨论当初大学上的那些课、读的那些书时,不约而同有了一个感慨:
其实我们现在自己也是为人父母了,为什么不让我们的孩子这一代,早一点接触一些文史哲的经典呢?
当时商量了几个题目,第一个是“给孩子的论语课”(这门课的音频和实体书都已问世),第二个,就是“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
哲学,对孩子而言可能是一个令其望而生畏的名词,如何启蒙?尤其是要了解西方哲学的话,从哪里开始启蒙?
我不假思索地就想到了“古希腊哲学”。
确实,“古希腊哲学”太适合作为孩子了解西方哲学的启蒙课了,因为那些我们童年时才会经常苦思冥想的问题,在两千多年前,是那些最出类拔萃的古希腊智者们日夜思考的严肃问题:
构成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究竟是水,是火,是气,还是原子?
日食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闪电和雷鸣?为什么会有流星?月亮上有人吗?
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究竟是什么样的?是他们在掌管人间的一切吗?
人为什么能看到物体,闻到花香,尝到美味?
阿基里斯作为“飞毛腿”,为什么追不上乌龟?这个世界上,“运动”真的存在吗?
作为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成年人,现在我们会觉得这些问题很幼稚,但那只是因为先辈们的科学研究让我们知道了背后的原理,而我们的先辈们认识到这些原理,也是从懵懂无知到胸有成竹,从大胆想象到小心求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促成他们不断去研究、实验和探索的一大动力,就是想搞清楚世界的本原和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那份好奇心。
换句话说,科学的重要源泉之一,是哲学。
5
黑格尔说过一句话:“哲学就是哲学史。”
所以,这本书其实是一本“古希腊哲学简史”。从古希腊早期的哲人泰勒斯开始,到希腊化时期的芝诺,这本书一共介绍了15位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
15位哲学家,其实就是15个故事。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用一条条理清晰的脉络,为孩子们初步了解古希腊哲学家铺一条路。
而了解了这15位哲学家的故事,我们就能了解他们所生活的时代,他们观点和思考的演变,他们认知和求证这个世界背后真相的过程。那些看似天真幼稚乃至错误的推论和猜测,其实也能帮孩子了解很多原理,进而会激发他们对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的思考。
哲学本来就是想启发人们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在这一点上,哲学家们负责提出假设,科学家们负责实验证明。
当然,必须承认,哲学并非我的专长,而我比较拿手的是讲故事。所以我这次请来了我的大学同班同学沈文婕作为我的合作者。
沈文婕当年本科的毕业论文做的是加缪,进而又读了复旦大学的哲学硕士。如今,她是著名市重点高中上海交大附中的语文老师,也是上海杨浦区的骨干教师,还被评为“上海市教学能手”——既是哲学科班出身,又会教学生。
以她的教学经验来看,一般对哲学有所涉猎的学生,语文成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让孩子像哲学家一样会思考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