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到开放:一段理解现代中国的旅程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1.0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神秘到开放:一段理解现代中国的旅程
作者:【加】亚历山大·特鲁多
译者:吴曦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6-01
ISBN:9787540489076
本书由天津博集新媒科技有限公司授权亚马逊发行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目录
版权信息
中文版自序
第一章 [中国的召唤]
第二章 [北都]
第三章 [老东部]
第四章 [村庄]
第五章 [长江]
第六章 [上海]
第七章 [三大王国]
第八章 [南下]
第九章 [重游]
[致谢]
{书籍朋友圈分享微信Booker527}
2005年10月,上海。1990年后再次拜访中国,仍在倒时差
新旧交替
青岛岩滩,浪漫理想的充分展现
2006年9月,重庆一个小村外。在猪饲料袋子上坐等助力车将我们载向农村腹地
长江游船。薇和我就是乘这种船从重庆到宜昌
白色雾霭下长江三峡巨坝
沿长江而下,数小时透过此窗远望
参观安徽和江苏的汽车制造厂,回归外交模式
甜蛇段
广州一处密度极大的工人居住区
广州观人
现代中国始自孙中山
中国是个宏大的故事,或许现在这个故事里最精彩的部分正在上演。
……
当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时,正因为可以借助于记忆,我们才能在这时代的流变中找到精神的安居之所。
献给佐伊
中文版自序
这是一本关于运动的书。
平原、火车、汽车、摩托车、划艇、游船、自行车构成了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贵国穿行的一部分。
在中国,我曾步行、奔跑、跳跃、起舞。
我生在一个与中国有不解之缘的旅行者之家。通过我的父母,它在我年幼时期就出现在了我的视野中。我与中国的接触从少年时期开始,在成年时期继续。如今,已为人父的我仍在经历。
但我只是飘过中国的游魂,从未在此地扎根。我从未在哪里久居,以掌握中文这门语言。因此我恐怕永远都只是局外人,一个信念不居的蛮夷。
然而,中国已经成为我的故事里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人生各种变量中的一个常数。我或许仍然是个天真汉,但中国使我受教良多。
我所见到的中国,一直都在发展变化。我每次回到这里,都为它的变化所惊叹。
所有的变化都让我想起你们,我亲爱的中国读者。你们经历着怎样一个历程,我对你们的希望和不安感同身受。你们的生活中有多少变化!你们见证了多少奇迹!
不过你们童年的风景有多少保持了原貌?
你们承载着多少记忆?
谁又敢预言未来?
好吧,在这本书里,你会看到我的中国魂——那些在我的旅途中遇到的,如今仍挥之不去的灵魂。若有运气,你们或许能认出其中的几个。希望来自山东的有着超越其年龄的智慧的薇媛——我的朋友和向导——也会像帮助我一样伴你们度过书中的这段旅程。
我们向你们展现的只是几个片段,是旅途中的若干瞬间的合集,它们来自还不算太遥远的过去。
有人说过,几百年对中国来说十分短暂。但在我看来,几十年对现在的中国来说都是一段漫长的时光。十年之中发生了那么多——那么多的财富、那么多的物质变化、那么多的可能、那么多的新习惯。其山多变必隐忙仙。
我用了过去十年来整理这些记忆。生活中,经常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是中国?为什么你总去那里?为什么总是想着那方土地和那里的人?
我通常这样回答:中国是个伟大的故事,或许现在这个故事里最精彩的部分正在上演。
亲爱的读者,你们也是这部巨制中的舞者,我们都有各自的角色。因为中国,就像曾经的西方一样,正在改变整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中的每一个人。现在我们都被这个故事所席卷。
不过,在周遭的一切都在变化的时候,问题并不是这一切的去向,而是我们能把握的是什么,不能遗忘的是什么。
中国的故事让我理解了运动的参照物——赋予其平衡和意义的力量——并不是终结,而是我们的记忆,终结只是幻觉。当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时,正因为可以借助于记忆,我们才能在这时代的流变中找到精神的安居之所。
亚历山大·特鲁多
第一章 [中国的召唤]
何者谓之几,天根理极微。
——邵雍,《冬至吟》,出自《伊川击壤集》,11世纪
记得我还很小的时候,曾对着父亲写的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出神。封面上用大写字母印着父亲的名字,显得格外雄伟。我已记不得那时我是否还看过他写的其他书,只记得这一本。
我之所以能记得它,或许是因为它的封面色彩鲜艳、画面独特:上面印着父亲——虽然很年轻,但也不难辨认——与他的朋友雅克·埃贝尔(Jacques H bert)。正是他们的旅行促成了那本书的诞生。而那本书的标题也让我摸不着头脑:《红色中国的两位天真汉》(Two Innocents in Red China)。
谁天真?
加拿大的孩子是在沙坑里知道中国的,那是一个只要他们一直往地底挖就会到达的地方。当他们知道“10亿”这个概念的时候,他们也会了解中国,因为别人会告诉他们,中国有10亿多人。10亿多人!
我自己则与中国有着另一种羁绊。中国是个地方,这个概念,自我还在母亲腹中时就伴随着我:我的父母在1973年10月到访中国,而我出生于是年12月。娘胎里,在中国!——这对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来说,意义非同一般。
当我和兄弟们还是小孩,没有独自旅行过时,父亲曾对中国西藏进行过为期一个月的访问。这是我们出生后他离家时间最长的一次。在出发前,我们问他为什么要去,他说因为他从没去过西藏。
多么不可思议的答案!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去,因为我们也没去过那里。
这是他第一次长时间远离我们,所以他的旅行也让我魂牵梦萦。当他归期将至,我们的心情也愈发激动。回来后的他像变了个人,他的外表和气息都与原来略有不同。他的胡子长长了,皮肤晒黑了,还带着一股奇妙的活力。他浑身散发着一种力量,比平常更加积极和活跃。他的眼睛里仿佛还映射着他之前见到的风景,而他的身体也摆出了迎接它们的架势。
这是个焕然一新的父亲,不再像原来那样只充满耐心和爱意,而是像一个漫游了世界的自由精灵,一个独行的旅人,一个观察万物的人,一个拥有秘密知识的人。
他带回来的纪念品也在我心中留下了印记:藏香、转经筒、描绘山峦的画轴、哪吒大战孙悟空的连环画、色彩绚丽的京剧脸谱和木剑。
对我来说,旅行就是去那些从没去过但需要去的地方,带一些奇妙的东西回家,使内在和外在都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神秘到开放:一段理解现代中国的旅程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