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求索与呐喊(论文卷)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5.03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注1  龚祥瑞(1911—1996),我国著名宪法与行政法学者,早年留学英、法,1939年夏,回国受聘西南联大任教,1954年北大法律系恢复后一直任教于北大,曾任北大法律系国家法教研室主任。“文化大革命”结束恢复高考后,为法律系77届法科学生(“文化大革命”结束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法科学生)和之后多届学科学生开设《外国宪法》和《比较宪法》课程,很受学生欢迎。之后,他出版了《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第一版)。该书和他的其他著作对中国公法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晚年,他撰写自传《盲人奥里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对自己七十余年的学术和法治探索的曲折人生及其心路历程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深刻的剖析。
注2  “国家工作人员法”立法小组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行政法立法小组。该小组由时任中组部副部长的曹志任组长,时任中组部研究室主任刘俊林和时任劳动人事部研究室主任苏玉堂任副组长。该小组的学者成员有:外交学院杨伯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皮纯协教授、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张焕光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袁岳云研究员,以及笔者。
注3  行政立法研究组成立于1986年10月,研究组正式成员有14人,顾问4人。由时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江平教授任组长,时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罗豪才教授和中国政法大学应松年教授任副组长,其余成员有时任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肖峋、国务院法制局研究室主任高帆、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黄杰、北京市政府法制局局长张耀宗、中国律师协会秘书长郭阳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王向明、皮纯协、中国政法大学朱维究、方彦、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张焕光和笔者。行政立法研究组顾问有时任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顾问陶希晋、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龚祥瑞、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教授王名扬和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张尚鷟。
注4  北大高级行政法官培训班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还在教员的指导下,形成了一系列对行政审判有直接指导作用的研究和调研成果,如罗豪才教授主编的《行政审判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司法审查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和笔者主编的《行政诉讼与行政执法的法律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年版)、《中国行政法治发展进程调查报告》(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行政案件精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行政诉讼案例评析》(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4年版)等。
注5  《行政法概要》由王珉灿先生主编,法律出版社1983年出版,是我国第一本官方统编的行政法教材。
注6  本文系与罗豪才先生合作撰写。
注7  《法学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272~273页。
注8  《行政法概要》,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
注9  《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672页。
注10  本文系与刘凤鸣先生合作撰写。
注11  详见笔者所著《行政法学》第309~312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注12  例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在农村没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公安机关可以将警告、50元以下罚款两种行政处罚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裁决。
注13  H.W.R.Wade:《行政法》第6版,第23~24页。
注14  《科克判例汇编》1598年版,第5卷,第99页。
注15  翁岳生:《行政法与现代法治国家》第9版,第40页。
注16  翁岳生:《论“不确定法律概念”与行政裁量之关系》,《台湾社会科学论丛》第17辑。
注17  关于消极、机械的法治主义,参见林纪东:《行政法新论》第27版,第41~42页。
注18  本文系与龚祥瑞先生合作撰写。前论为龚祥瑞、姜明安:《加强和完善对公民财产权的法律保护》,载于《法制日报》1993年1月17日第3版。
注19  [英]丹宁:《法律的训诫》中文版扉页,1985年8月群众出版社。
注20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囯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注21  这是行政编制管理法律监督和法律责任不完备的反面例子。
注22  蒲坚《中国古代行政立法》第318~318页。
注23  本文是笔者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撰写的。在写作本文过程中,笔者曾就文中有关问题多次与澳大利亚著名法学教授A. E. S. Tay和悉尼大学M. Alars教授以及亚太法中心副主任C. S. C. Leung女士讨论。本文采用了她们给笔者提供的某些材料,吸取了她们某些有价值的观点和看法。
注24  本文是笔者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撰写的。在写作本文过程中,笔者曾就澳大利亚新行政法问题,多次与悉尼大学著名法理学教授A. E. S. Tay和行政法教授M.Alars以及亚太法中心副主任C. S. C. Leung讨论。本文包括了她们的一些有价值的看法和意见。
注25  这里的第9. 10条原则是原法律中第9. 10. 11条原则的概括。以上其他各原则亦只是原法律条文内容的意译,原法律条文有很详细的文字表述和具体规则。
注26  本文系与胡锦光先生合作撰写。
注27  参见中国大陆《宪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
注28  参见台湾地区“法规标准法”。
注29  参见林纪东:《行政法新论》,213~215页,台北,三民书局,1985。
注30  参见中国行政立法研究组编译《外国国家赔偿法、行政程序、行政诉讼法规汇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2月第1版;另见《行政法学研究》1994年第1期。
注31  参见江必新、周卫平编著《行政程序法概论》,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第6~10页。
注32  参见章剑生著《行政程序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2月第1版,第75页。
注33  参见《澳大利亚联邦法律汇编》1993年英文版。
注34  参见龚祥瑞著《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85年3月第1版,第76~77页;《英国行政机构和文官 ............

书籍插图:
书籍《法治的求索与呐喊(论文卷) 》 - 插图1
书籍《法治的求索与呐喊(论文卷) 》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法治的求索与呐喊(论文卷)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