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作家的别材与别趣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6.81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张向东(笔名黄亮),1969年出生于甘肃通渭。现为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人选,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近年来主要从事于清末民初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研究和现代西部文学研究。
出版专著《语言变革与现代文学的发生》《重写现代文学史的思考》,编著《中国现代经典美文书系•虫》。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二十一世纪》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八十篇。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三位导师:
张明廉、郭志刚、陈子善先生
注释
 
 
□□□□□
 
 
本书中所出现的如上方框同原版纸书。
自序
本书论述的对象,包括鲁迅、胡适、顾颉刚、罗家伦、易君左、丁玲、洪深和李健吾。他们身份各异,有的是学者,有的是作家,有的身兼数任;有的大名鼎鼎,有的鲜为人知。他们的人生轨迹,有的终老于大陆,有的飘零海外;其创作,或专注于经国大业,或倾心于个人兴趣,新旧杂陈,公私有别,诗文书画,众体兼擅……总之,难以一言以蔽之。
本书之所以称他们为“民国”作家而非“现代”作家,并非趋时附和近年“民国文学”研究的潮流,而仅仅是由于这里涉及的八位作家及其创作,难以“现代”二字囊括。我感慨于这八位作家多才多艺而又坎坷多舛的命运,故借严羽“别材”“别趣”的说法,来概括这八位作家鲜为人知的人生经历和个人兴趣、嘎嘎独造的艺术创作、特立独行的人格风范。一个作家留给文坛的形象和呈献给读者的作品,是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多样才华的结晶,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了大量的木材,结果却是一小块。不了解一个作家复杂的人生轨迹和多样的兴趣爱好,就无法全面、深刻地理解并评价他及其作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探究经典作家的身边“小事”和挖掘逐渐被文学史遗忘的“边缘”作家,既可补文学正史的“粗疏”,也可赋予文学研究以立体感和生命感。
本书的写作,前后历时十二年之久,是我在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过程中,对感兴趣的几位作家作品,或者他们身上别有情趣的某些方面研究心得的记录。既然研究的动机出于个人兴趣,在体例上也就不贪大求全,一人一事,或一人数事,全凭兴之所至,并受个人识见所限。虽然本书涉及很多作家的趣闻轶事,但我对这八位作家的作品评价、往事钩沉,都秉持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力求客观公正,以探究文学史的真相。
当然,限于本人的学识和能力,其中疏漏和错讹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得到学界同人的批评指正。
张向东
2016年3月6日于兰州
鲁迅的多样才华——从侠·鬼·画·戏看鲁迅精神世界的另一面
鲁迅给我的最初印象,来自于中学语文课本里的那些论战文章以及毛泽东对他的高度评价。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作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的启蒙的、革命的、战斗的、乐观的、人间的一面;而忽略了鲁迅的唯美的、颓废的、悲观的、个人主义的、非人间的一面。近年阅读周作人所作关于他长兄的几本书,如《鲁迅的故家》《鲁迅的青年时代》和《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修正了我的原有印象。使我方知除了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面具背后,其实还有一个活泼而又颓废的鲁迅。正如夏济安所说:
对他来说,要把自己的趣味和正在进行的历史性运动协调起来是困难的,但历史性运动显然并非鲁迅唯一关注的事。在他所面临的问题中至少还有另一个方面,那就是艺术和艺术家的诚实。要维护这种诚实就不得不违反某种历史潮流,必要时,甚至将以启蒙运动作为代价。
…………
他在论战中采取的极端立场,他对进步、科学和启蒙的战斗的鼓吹,这是众所周知的,但这并不构成他个性的全部。如果不把他的好奇、他对自己所憎恶的事物同时又怀着隐秘的渴望和爱恋等等估计在内,我们就不能正确估价他的天才。仅仅把鲁迅看作一个吹响黎明号角的天使,就会失去中国现代历史上一个极其深刻而带病态的人物。他确实吹响了号角,但他的音乐辛酸而嘲讽,表现着失望和希望,混合着天堂和地狱的音响。[1]
本章借鲁迅童年生活中的几种喜好,以呈现鲁迅童年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一面,使我们看到一个作家在成长过程中,个性因素如何在外力因素的挤压下变形、隐逸;而这些被压抑的个人趣味又如何通过艺术的、个性的形式展现出来。
一、鲁迅的“尚侠”精神
“侠”这类人物,由于其行为不合社会规范,长期受人鄙视和嘲笑,但自司马迁称道他们“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阸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其行为和精神受到后人的普遍爱戴和崇拜。
司马迁及其后学对侠客精神的赞扬,影响到鲁迅自我人格的塑造。他在《汉文学史纲要》里这样描写司马迁的“侠客传”对世人的影响:
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故能如茅坤所言:“读游侠传即欲轻生,读屈原、贾谊传即欲流涕,读庄周、鲁仲连传即欲遗世,读李广传即欲立斗,读石建传即欲俯躬,读信陵、平原君传即欲养士”也。[2]
“侠”虽不为正统社会所接受,但因其行为给哭诉无门的下层民众实现公平正义的理想以幻想式的满足,所以在民间社会很受欢迎。鲁迅的喜好侠客,就是在这种文化环境中养成的。周作人说,鲁迅“家里原有藏书中间有一部任渭长画的《於越先贤像传》和《剑侠传图》”[3]。这些画传都是鲁迅童年时期描摹影写的对象。
鲁迅所受侠客言行的影响,必然潜移默化为他自己的行为方式,或至少是他心向往之的人生方式。这既表现在他童年的无意识行为中,也表现在他成年后的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中。
周作人在《鲁迅的青年时代·三味书屋》里说,鲁迅去三味书屋读书,当在1892—1898年。周作人记鲁迅在三味书屋外的事件:“我记得的都不是为的私事,确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所以闹了起来的。这第一次是大家袭击‘王广思的矮癞胡’。在新台门和老台门之间有一个旧家王姓,称‘广思堂’,一般称它作‘王广癞胡’,即是说身矮头秃有须罢了。一般私塾都相当腐败,这一个也是难免,痛打长跪极是寻常,又设有一种制度,出去小便,要向先生领取‘撒尿签’,否则要受罚,这在整饬而自由的三味书屋的学生听了,自然觉得可笑可气。后来又听哪一个同学说,家里有小孩在那里上学,拿了什么点心、‘糕干’或烧饼去,被查出了,算是犯了规,学 ............

书籍插图:
书籍《民国作家的别材与别趣 》 - 插图1
书籍《民国作家的别材与别趣 》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民国作家的别材与别趣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