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读古诗词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6.35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日读古诗词
朱伟 著
中信出版集团
目录
文前插图
自序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附录 诗人简介
版权页
文前插图
清代 石涛 陶渊明诗意册页·悠然见南山
南宋 刘松年 四景山水图·冬景
自序
明代 蓝瑛 仿古山水册十二开·偶法郭河阳画
我一直以为,一年四季,从农历新年(现在叫春节)到除夕,人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让一天天过得有滋有味,我们古人一代代传下来,其实有一个“密码本”。我们古人的认识中,人在天地万物的荫蔽呵护之中,这个“密码本”是教人认识自己与天地万物的关系的。
现在回想,我祖母那一代,是有在天地万物中的敬畏心的。祖母28岁生我父亲,母子不到30年的年龄距离,却似乎清晰分界了新旧两个时代——祖母出生在光绪九年(1883),她生父亲是宣统二年[1]。父亲说过,他出生第二年,就没有皇帝了。我母亲比我父亲小三岁,则一出生就是民国,她自豪地逃脱了缠足,完全是被新思想洗礼的知识女性了。
祖母活到96岁,不识字,但这不妨碍她一直维持高傲的姿态。母亲说,祖母是一直看不起她的。母亲的说法是,因为她出身相对贫寒。我的理解,则可能主要是因为母亲身上更少旧规矩的制约,祖母更看重规矩。
祖母是喜欢我的,直到1968年离家下乡前,我一直住在她房内,每晚都在她自己的捶背声中入睡。早上一睁眼,则每天香烟缭绕,祖母已经在念她的《心经》了。大姐说,这《心经》是她上师范学校时教祖母的,祖母背下来,就念了一辈子,直到“文革”也未中断,只不过安放观音的佛龛外,贴上了伟大领袖像而已。祖母在家不用拐杖,她的一双小脚秀气,但老了走不稳,踩在地板上晃悠悠,声音就很重。
祖母房里一排朝阳的明亮窗户,窗外屋脊上搭着花架,花架上摆满大大小小的花盆。她最喜欢千日红、石腊红与太阳花、石竹花。石腊红就是天竺葵,太阳花北方俗气的叫法是“死不了”,石竹花就是康乃馨了。千日红花开是一个个紫色披着无数细针的小圆球,祖母会剪下这些圆球,插在祭品上。祭祀是她隔三岔五极重要的工作,差别只在大祭还是小祭。小祭无非点三炷香,任香烟缭绕;大祭则要供上做好的鱼肉饭菜,是要磕头的。除了祖父的忌日,清明、农历七月十五与冬至,祖母的祭祀遍及先贤、地祇各种对象,她记着天上地下、神界冥界的各种生日。我总觉得,在她的世界里,天地鬼神是每时每刻活生生共同的存在,彼此是没有阻隔的。她知道什么节候该刮什么风,东南风变成了东北风,或者西北风变成了西南风,就要变天了。她知道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对应的各路神仙,甚至能用神仙对应天上的星座。我的童年的天是湛蓝的,夜晚,天井上空是拥挤的星星。最美是秋夜:窗户洞开,清风轻拂着蚊帐,被月色映亮的檐下挂着祖母从市场买回装金蛉子、纺织娘的笼子,它们在月色中歌唱,祖母就躺在她的雕花红木大床里,隔着蚊帐,用疲倦的声音给我讲各路神仙。现在回顾,她的思维中,窗外是神界,这神界关注与作用着我们。家里居住的,除了我们,还有先祖、地祇,他们更是这个家具体的佑护者。祖母说,你做的事,先祖、地祇、神仙都能看到。她这样来理解因果报应——盛夏的每一记震天动地的雷声,在她的理解中,都是针对地上作孽的人的,幼小的我因此常毛骨悚然。我体会,老辈人正是在这样的天地人关系中产生敬畏心的。到我父母这一代,传统文化的根已被掘断,他们的敬畏心,则是被战争、逃难、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与政治运动、思想改造培养的了。
祖母没有文化,当然不可能接触那个神秘的所谓“密码本”。其实,早在吕不韦组织门下文人写《吕氏春秋》时,就想将前人对天地人关系的认识,整理成一个“密码本”。吕不韦身在当时的位置,是有确立天地人关系的野心的。这个“密码本”以《礼记·月令》的十二纪开头,他想在自然秩序中思考人的行为,通过物理、生理的对应,来梳理天地万物与人的关系。遗憾的是,吕不韦站在道家立场,不能将《周易》作为认识论的基础,更不可能用哲学思想,对应天时、地利来思考人和。
秦统一中国前,是古人思想飞扬的时期。可惜那时候,没能够诞生一部更深入认识天地人关系的“密码本”。待秦汉帝国强大后,皇权高于一切,文人就越来越成为帝王理想的附庸,无禁忌、无羁绊的思想巨人越来越少,文人也就将才华转向了诗赋。诗赋不产生思想,却对应一天天具体的日子,吟诵具体的天时地利人情。想想帝王时代,皇帝高坐金銮殿,群臣俯首听命,于是,一代代才子都会“眷然有归欤之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句),或为官亦身在田园。于是,一代代的诗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汇成了一个巨大的宝库。
我是因为无能力以古人认识天地人关系的哲学方法论解释一年四季,才想到按照一天天的日子,去寻找古人在诗词吟诵中所体现的生活态度。退而求其次,我以为,这也能成为一个惬意天地万物中,过好每一天的“密码本”。于是,我就如一叶扁舟,驶进这温风扑面的海洋。从我萌生意向起,至今有四五年了。
刚开始的工作,是每天利用微博这个工具,将一天天能对应的诗词找出来。365天,有些天,著名诗人留下的诗词多,选择性充裕。比如元旦、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八月半、九月九。大多时间,选择性不多,没有对应的,或即使有,质量也不高,这就需要寻找。因此,第一项工作是选择。从开始筛选,到最后,确定还是以唐诗为主,宋词、宋诗为辅,个别魏晋南北朝诗。这是因为,唐诗其实是在汉魏晋南北朝诗基础上,发展的巅峰。古诗词浩如烟海,选择肯定有个人喜好的局限性。我所选唐诗,基本集中在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李商隐、李贺、杜牧、卢照邻……甚至白居易、王维最多。宋诗词中,则多是苏东坡、陆游诗,姜夔词。这都是因我自己之好。
本书其实是我自己日读的记录。退休后,我每天晚上用一个多小时时间,对应农历每天的诗词,要求自己真正读通一首。日读方法,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刚开始,只限于读懂选出的这一首诗。我读前人若有的笺注,但大多时间,弄清其中的字词,则靠字典、词典。日读,因此就成为不厌其烦、磨炼心性的过程——得不断去书架拿词典,翻词典,心急不得。我不断提醒自己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日读古诗词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