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寻思录(第二辑):中国新商道与商业新未来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62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1]参考郭志祥.古代商人的身份与地位略论[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6(2).
[2]参考王家范.帝国时代商人的历史命运[J].史林,2000(2).
[3]瑞信报告英文版第42页详细介绍了研究方法,对金融财富的计量是将GDP、通胀预测和资本市场5年股利折现相结合,对非金融财富的计量是依据和GDP、通胀相关的一个回归模型,均以本国货币计价然后按照汇率换算为美元计算。
[4]均为乐视体育发布数据。
代序
十年一诺,这场文明探索也是自我的探索
两年前,2015年6月7日的早上,晓波在他的自媒体平台“吴晓波频道”上发表了《最后一个“看门狗”也走了》,当天刷屏。我是要走,但原来没打算那么快,也还在选择和考虑,有点拖泥带水的。晚上,我不得不通过微博发声:
【告白】谢谢晓波对财经媒体的关心。在新闻一线奋斗了25年后,我的内心有种强烈的驱使,希望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商业文明研究,推动中国商业文明的进步,并进行自媒体的新尝试。感谢SMG领导和马云先生的理解支持。祝愿第一财经在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后,谱写数据时代的财经媒体新篇章。殊途同归,明天更好。
从2015年6月到10月“秦朔朋友圈”上线,是我有生以来最纠结和痛苦的几个月。道理以前说过,我在《南风窗》做了14年,在第一财经做了11年,从1997年开始做总编辑,这个岗位一共做了18年,虽然笔耕不辍,读书不断,但早已习惯了当管理者和指挥者。一旦回到家中,无一兵一卒,与外界逐渐失联,还是有巨大的不适应感。
既然不愿去别的互联网和媒体平台打工,也不希望去融资,给商业文明这一客观中立的研究方向染上某某系或某某资本的痕迹,而想到大学校园教书,“土博士”也不受待见。做投资呢,那场惨烈的股灾让我深感在一个结构扭曲的市场,保持平常心很不容易,也很难可持续发展……
有一天去杭州拍大头频道的预告片,浑身无力地应付完,打车到火车站,因暴雨而塞车,竟然到晚了,赶不上火车。可是,在上海还有一个和小伙伴的会等着开。我拿出记者证找车站工作人员通融,先上车再补票,进去了,看到一辆南昌到上海虹桥的车,就上了。等车开,一问,才发现下一站是义乌——方向反了。
我在义乌下车,没出站,找到一个有车去虹桥的站台,上去补票。那是南昌铁路局的车,一个叫肖鹏飞的80后列车长帮了我。我一直记得他。这个小小的细节,足以反映出当日的焦灼与仓皇。
创业不是只有一种理由和姿态。有信心满满面朝大海的,有坚定不移去探索的,也有懵里懵懂去尝试的,还有走投无路只能跳下去的。
我最后选择了大部分舞文弄墨的人都可以选择的起点,就是开一个微信公众号,同时在爱奇艺和喜马拉雅FM做一档脱口秀。读书,采访,思考,写作,交流。每年我所写的文章会结成一个集子,大的题目就是《文明寻思录》,一年一集。
很多朋友问我写作的酸甜苦辣,问我还能写多久。坦率地说,我也经常会焦虑。而克服焦虑的办法有两个:一个就是坐在那里去写,有时候甚至写什么不是第一重要的,重要的是写,不知不觉就会写出些什么来;另一个,更重要的,就是去学习,特别是在现实中学习,向更优秀、更专业、更贴近现实的人学习。这两个方法,前者算是“自强不息”“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后者则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努力。只要自己的大脑还在更新,用新的东西去充实,就不会写不出新的感受。
至于说劳累,在经历了2015年那个夏天之后,我觉得今天已经够幸运,不仅找到了方向,而且在大家的关心支持下,不知不觉中,“秦朔朋友圈”公众号已经有了很多关注者,有一批忠实听友和观众,理当知足自安。
从2017年7月1日起,喜马拉雅FM上开始播出我的“中美商业文明传奇”的付费节目,6月6日是会员日,该日起正式接受预订。《美国商业文明传奇》(《美国双创400年》)2018年春节完成,《中国商业文明传奇》(《中国双创40年》)到2019年春节完成。
这个节目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标志着我将以更聚焦的态度,在商业文明领域展开总题为“文明大视野”的体系化建设。这些工作包括历史的梳理、理论的建构、案例的总结以及传播与推广,等等。按照初步的规划,少则五六年,也可能八到十年。
“五十而知天命。”这个工作,就是我未来相当长时间的天职和使命。
大家可能会问:需要花这么多时间吗?值得吗?
这要看怎么理解商业文明。如果只把它当成企业正面宣传或反思商业弊端,可能没有那么复杂,但我对文明的理解远不止于此。我们经常说,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我的研究视野看,文明主要和以下这些方向联系在一起。
第一个方向是语言、文字、信息、知识、符号。这些东西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所在。动物传承东西,只能靠基因,以及一定范围内的交流,但它们无法和祖先交流,和超出自己活动范围的同类交流。而语言、文字、信息、知识、符号,类似于一种中介物、一种抽离物,被创造出来后就可以代代相传。我们可以经由它们,把浩渺无际的宇宙,几千几万年时间的文明史,把“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这么大空间的东西,都拿来学习,为我所用。在某种意义上,全人类的经验都可以武装在我们身上。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通过学习,可以体验无限的经验。人是“万物之灵”,灵就灵在创造语言、文字、信息、知识、符号的能力。
第二个方向是工具、能量。人类之所以能从大自然中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财富,改善自己的福祉,归根结底是基于知识的创新、计算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化的发明,能造出各种各样的工具,用工具去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缝纫机是做衣服的工具,电话是交流的工具,汽车是交通的工具,X光和CT是检查身体的工具,盾构机是挖隧道的工具。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再到机械化、电气化、互联网时代,在不同的时代,人类通过制造更强大的工具,从而更好地改造自然,同时改善、延伸、加强自己的能力。2017年5月在佛罗里达的航天发射基地参观时,讲解员告诉我们,当年像一个小房子那么大的计算机,计算能力还不如今天的手机。这就是工具的力量。
生产和使用工具离不开能量。正如最早的火,不仅能抗寒,也带来了利于消化的熟食,促进了人脑的发育,人脑发育又为 ............
书籍插图: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书云 Open E-Library » 文明寻思录(第二辑):中国新商道与商业新未来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