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秩序的起源_[美]弗朗西斯·福山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38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一、国家之前
1.政治的必需:21世纪出现了民主的衰退
1970年到2010年间,世界上民主国家的数量经历了一次高涨。1973年,在世界151个国家中,被一家名为“自由之家”的非政府机构评为自由国家的仅有45个。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这个数字约为120个。这一变化,即哈佛大学的塞缪尔·亨廷顿所讲的“第三波民主化”。第三波民主化在20世纪90年代后达到顶峰,但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却出现民主衰退,民主世界出现了若干病状或者说是焦虑。
第一种焦虑是,“取得民主进展的某些国家出现彻底逆转。如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朗等国”。这些国家虽然接受民主合法性,却在系统性地取消对行政权力的制衡,拆除各式民主机构,对法律发起系统性的侵蚀;第二种焦虑是,一些走出威权政府的国家,又重回“灰色地带”,“既非完全威权,也非货真价实的民主”。如苏联的许多继承国家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第三种焦虑是,民主制度能否向民众提供所需的基本服务。民主制并不代表政绩的优劣,如印度的混乱和腐败,与中国的快速有效决策形成鲜明对比;第四种焦虑与经济有关,即:资本主义定期性的大幅波动,这一危机并未解决。
事实上,政治制度的发展通常是缓慢而痛苦的,它不会持续向前,在无法适应环境变化时,可能会发生政治衰败,既得利益者会捍卫现存制度,拒绝任何改变。我们都向往一种政治制度,强大又遵守规则,同时承担责任。但也有一部分人“对政治制度的重要性视而不见”。“共产主义者曾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后,私人财产废除”,国家将会消亡。然而,现实世界中的共产党政权,却做出了与共产主义之父卡尔·马克思预测相反的事,他们建立了庞大而暴力的国家机器。
我们都希望“达到丹麦”,“丹麦”是一个意向,代表发达国家居民向往的良好政治和经济制度。为此,我们需要追根溯源,来探讨三种看似理所当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起源:国家(the state)、法治(the rule of law)、负责制政府(accountable government)。“成功的现代自由民主制,把这三种制度结合在稳定的平衡中,能取得这种平衡,本身就是现代政治的奇迹。”为了弄清这些,我们需要把故事推得足够远,从生物的自然状态开始讲起。
2.社会组织的萌芽:人类通过自然状态发展了个人主义
关于人类的自然状态,哲学家们有过很多讨论。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等人认为,人类一开始就自私自利,慢慢进入社会合作,是为达到各自目标而寻求的最佳方法。但事实上,人类出现的百万年前,生物界很多物种就有合作的基本形式,合作行为有两个自然来源:亲戚选择和互利惠他。人类也是如此。在漫长的进化中,人类逐渐获得并发展了个人主义,而不是社会性。
生物学家观察发现,约在五百万年前,黑猩猩就会像人类一样保卫领土,建立等级组织,遵循一定的社交规则。所以,较为肯定的假设应是,人类从未作为隔离的个体存在,人类的社交性,不是因为历史或文化而取得,而是天生如此。
人类与黑猩猩的染色体约有99%相同,那1%的偏离,除了解剖上的差别,最重要的差别是语言。语言的发展,不仅使合作行动更为协调,“还令抽象和理论成为可能”,这种制造抽象概念的能力,是宗教出现的基础。在加强规范和支持社区方面,“宗教的功能一直是公认的”。宗教使得“人类社会得以超越族团的层次”。
另外,“人类遵循规则,主要根植于感情”,而非理性。比如:我们会对陌生人的好意表示感激,对无缘无故的伤害表示愤怒,这都是人的自然反应。这种情绪反应使我们在生活中遵循规则,并且把这种遵循规则的能力遗传下去,形成习惯深入人心。人们遵守的规则一旦受到侵犯,会感到愤怒甚至耻辱。即使这些规则已经不符合现实,但注入了强烈情感的人们依然拒绝改变,这便是政治衰败的主要根源之一。
人类也渴望获得他人的主观认可。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会在自己的族团中争取老大的地位,这是寻求认可欲望的生物学根源。人类还会为自己的抽象概念寻求认可,包括自己的宗教习俗、生活方式、性别取向等。对认可的追求不仅仅为自身利益,也代表群体利益,自古这就是集体行动的重要动机。拥有了更多追随者的认可,便拥有了领导权。政治斗争其实就是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最终考量的是社会对领袖和制度合法性的认可程度。
以上这些自然特征,是社会组织愈加复杂的基础。这也是为什么在人类历史中分隔甚远的社会,对政治秩序问题会给出异常类似的解决方案。人类自非洲出发,在阿拉伯半岛分道扬镳,有些进入亚洲,有些进入欧洲,还有一些进入如今不复存在的巽他大陆(Sunda,连接现今的东南亚诸岛)。人类从此迁移到不同的环境,发明新的社会制度,开始退出自然状态。
3.表亲的专横:对祖先崇拜可以凝聚众人成部落
自卢梭以来,人们对人类历史的阶段有各种各样的划分。我们需要认清政治复杂性的进化不是直线的,任何特定的历史阶段往往包含前一阶段的特性。本书以社会或政治组织形式来排列阶段:族团、部落、酋邦、国家。族团和部落中的“社会组织以亲戚关系为基础”,“酋邦和国家则等级分明,不以亲戚关系而以领土为基础行使权力”。
在农业出现之前的族团层次社会里,“不存在任何现代意义的私人财产”,社会高度平等,“领袖因群体的共识而浮现”。这类社会围绕核心家庭而建,通常遵循父系中心。
约九千年前,农业开始出现,人类密度大幅上升,人类的互相接触更为广泛,因此,便会要求不同的社会组织形式,那么,族团层次到部落层次的过渡也就得以实现。“部落社会里,支系以共同老祖宗为原则,最基本的单位是宗族”,同一宗族内的成员们可以追溯到好几代之前一名共同老祖宗。
对死去祖先的崇拜形成了宗教信仰,这种崇拜得以凝聚众人,形成了人类社会的部落组织,也使部落社会在军事及大规模集体行动方面比族团层次社会强大得多。然而,当有新的宗教被引入,“部落社会就会分崩离析”。
4.部落社会的财产、正义、战争
随着农业的出现,生产力大大提高,人口密度大幅增加,这间接创造了对大型社会和私人财产的需求。私人财产与复杂的亲戚组织紧密联系。“最早的私人产权,不属于个人,而属于宗族或其他亲戚团体。”人们只有使用权,没有出售 ............

书籍插图:
书籍《政治秩序的起源_[美]弗朗西斯·福山》 - 插图1
书籍《政治秩序的起源_[美]弗朗西斯·福山》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政治秩序的起源_[美]弗朗西斯·福山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