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金融时代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7.26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版权信息
书名:我们的金融时代
作者:杨灵修
ISBN:9787508695686
中信出版集团制作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序一
2018年是改革开放的40周年,香港回归祖国已20多年,我们身处的时代在改变。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创造和积累了大量财富,使中国从资本“引进来”转变为资本“走出去”。而香港市场,这一中国的“离岸”资本市场,与内地资本市场的关系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20年前,香港是资本“引进来”的窗口;而未来10年,在继续发挥“融资窗口”作用的同时,香港也将承担更多帮助内地资本“走出去”的责任。4年前,沪港通机制推出,实现了中国两个资本市场(“在岸”A股市场和“离岸”港股市场)的互联互通,中国“在岸”和“离岸”资本市场的关联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
同时不可忽略是,与内地市场相比,香港市场汇集了大量多元化的投资者,也存在融券和做空的“双向交易”制度,是真正立体化的交易市场。在上市制度安排方面,香港一级市场的国际筹资能力极强,可支持不同规模的IPO(首次公开募股)招股,吸引可观数量的海外投资者参与,定出理想的价格。完善的监管机制、透明的程序、全面的上市指引,也增强了国际投资者的信心,缩短了投资上市的时间,降低了上市后的监管和维护成本。香港的法律体制,为筹集资金的公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注册制”的发行制度,对公司上市之初的发售和未来再融资等有着深远的影响。
简而言之,香港作为中国的“离岸”金融中心,在联系汇率制度下,处于美国与内地之间:比内地更开放、更国际化,比美国等主要国际市场更接中国的“地气”,成为连接中国与国际市场的桥梁。
我们身处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新时代”。资本层面的互联互通,中国“离岸”和“在岸”资本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已经开启。A/H两地市场逐步迈向共同市场,联系也更加紧密。本书从两地市场的角度,探索两地市场融合的格局,以及中长期发展趋势带来的变化。希望这本书抛砖引玉,使有意借助香港资本市场发展上市的内地企业,或在香港拓展国际业务的机构和从业者,对中国的这个“离岸”市场多一些认识。
2018年,香港迎来25年来资本市场最大的改革——香港创新板。回顾20世纪90年代,内地企业开始逐步进入香港,一些省市或中央部委纷纷将设在香港的窗口公司改组并上市,并通过香港高效的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其中就包括中信集团、招商局集团等红筹股公司;1993年,第一家H股公司青岛啤酒在香港上市,开启之后20年H股公司赴香港上市的热潮。2018年7月9日,在“错失”阿里巴巴后,第一家“同股不同权”的内地“新经济”公司小米成功在香港上市,而未来我们也将看到更多“新经济”公司登陆香港资本市场,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衷心祝愿内地企业,以及内地资金能在香港市场产生更大的影响力,祝愿中国资本市场变得越来越开放、成熟。
中信里昂董事长
2018年8月于香港
序二
纵观全球金融市场的格局,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是连接亚洲特别是中国这个快速发展的市场与欧美市场的纽带。
与许多国际金融中心相比,香港更熟悉内地的市场状况。近年来,以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为代表的香港与内地市场的积极互动,就是以香港的独特地位展开的,对中国金融改革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特定时期,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国际收支的平衡。如果要把类似的互联互通项目放到其他海外市场,其难度预计会显著大于内地与香港的互联互通,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时区、法律法规体系以及语言文化、投资者对相关市场是否熟悉、监管机构与交易所之间的沟通效率等。
香港是与纽约、伦敦并驾齐驱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是现有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活跃一环。近年来,中资金融机构以及来自内地的投资者在香港市场的占比大幅上升,但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依然在香港市场的不同细分业务领域占据重要的领导地位;在香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构成中,来自欧美的机构投资者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这是由香港长期所发挥的吸引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功能决定的。这种独特的市场结构,为香港推动与国际趋势一致的各种金融创新,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间。在一个以散户为主导、还没有完全建立买者自负等投资文化的市场,监管者要想推出一些风险较大的金融创新制度改革,面临的掣肘因素肯定要复杂得多。例如,在香港市场推出生物医药公司上市制度的改革,海内外投资者积极踊跃,推进也很顺利,但是如果在内地市场推出类似的改革,难免就要考虑如果失败了,散户投资者会做出何种反应。
香港的这种独特优势如果发挥得当,可以形成多赢的格局。香港可以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竞争,与其他的国际交易所相比,同样的改革举措,在香港市场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因为香港除了可以依托国际市场外,还可以依托内地这样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香港推出的生物医药公司上市制度改革,吸引了不少海外医药公司前来上市,但是其中最为活跃的主体还是来自内地的生物医药公司。对于内地的金融改革来说,香港在发挥其独特的国际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探索国际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可以为内地的金融改革积累一些经验,对于其中一些在香港市场上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金融产品、金融制度,可以灵活地转移到内地市场。因此可以说,香港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代表中国甚至亚洲参与国际竞争,以竞争和探索制度创新为主;与内地则主要以合作为主,这种合作既可以是对国际创新的先行先试,又可以作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以及中国资本进行国际配置的门户市场。
当前,国际金融体系正在经历又一轮大规模的剧烈变化。一方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逆全球化的趋势在局部地区跃跃欲试;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全球化与区域合作在活跃地推进。一方面,中国正在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全球金融体系中;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也使全球金融体系与中国市场的互动充满变数。在这个过程中,香港在连接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方面,将有条件发挥独特的枢纽作用。
无论国际经济格局如何变化,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趋势看,人民币在资本项目管制的放松、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 ............

书籍插图:
书籍《我们的金融时代》 - 插图1
书籍《我们的金融时代》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我们的金融时代 - (EPUB全文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