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此相遇 - (EPUB全文下载)

文件大小:0.4 mb。
文件格式:epub 格式。
书籍内容:

【英】约翰·伯格 著
吴莉君 译
我们在此相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桂林市中华路22号•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我们在此相遇 / (英) 约翰·伯格 (Berger,J.) 著 ; 吴莉君译. —2版.—桂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1
书名原文: Here is where we meet
ISBN 978-7-5495-6299-2
Ⅰ. ①我⋯ Ⅱ. ①伯⋯ ②吴⋯ Ⅲ. ①长篇小说-英国-现代 Ⅳ. ①I561.4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012037号
HERE IS WHERE WE MEET
by John Berger
© John Berger, 2005
本书译文由台湾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授权使用
ALL RIGHTS RESERVED
著作权合同登记图字:20—2009—019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桂林市中华路22号 邮政编码:541001
网址:www.bbtpress.com
全国新华书店经销
发行热线:010-64284815
山东临沂新华印刷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开本:787mm×1092mm 1/32
印张:10.25 字数:130千字
2015年5月第2版 2015年5月第1次印刷
定价:48.00元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影响阅读,请与印刷厂联系调换。
目录
CONTENTS
献给
导读 西方左翼浪漫精神的真正传人 梁文道谈约翰·伯格之一
1 里斯本
2 日内瓦
3 克拉科夫
4 死者记忆的水果
5 伊斯灵顿
6 阿尔克桥
7 马德里
8 浚河与清河

致谢
回顾 地志学书写与记忆术 梁文道谈约翰·伯格之二
献给
Chloe
Lucy
Dimitri
Melina
Olek and
Maciek
导读
西方左翼浪漫精神的真正传人
梁文道谈约翰·伯格之一
:您在为约翰·伯格《我们在此相遇》所写的推荐语中说:“约翰·伯格在这本书里再次证明了他果然是西方左翼浪漫精神的真正传人,一手是投入公共领域的锋锐评论,另一手则是深沉内向的虚构创作。”为什么说约翰·伯格是西方左翼浪漫精神的真正传人?
梁文道:从左派的代际问题上来讲,约翰·伯格跨越了两个世代,经历过两个很大的变动。在这个意义上,英国的左派里面目前有他这种资历、还仍然活跃的,可能就只有历史学家霍布斯邦。他们两个相似的地方在哪里呢?当年他们年轻的时候,曾经对苏联有很大的好感。苏联在他们的心目中是第一个依照马克思主义指导而实现的乌托邦。也就是说,第一次有人依照一个理论来建立一个国家。当然你可以说美国也是依照某个理论而建立的,但是美国那个理论的依据是比较含糊的,除了自由主义传统,后面可能还有很多不同的思想路线。但是苏联不一样,人类史上第一次出现按照一个思想学说建立出来一个国家,这太惊人了,很令人兴奋。
但这些左派后来又集体地觉得自己被苏联欺骗了,英国很多人都有这个感觉的,比如乔治·奥威尔。今天我们讲《1984》,大家都以为这本书在讽刺社会主义。其实不是的,奥威尔是社会主义者,他这本书是在讽刺英国,他说的是右翼独裁搞到最后会变成这样;这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是恰恰相反。
编 者:这是一个比较重大的误读。
梁文道:非常重大。乔治·奥威尔是左派。当然他也经历过对苏联幻想的破灭。整个西欧的左派都经历过对苏联狂热的幻想投入。他们到后来觉得苏联不行,觉得要放弃,不可以这样,苏联怎么能这么搞。
编 者:这个幻想的破灭,主要发生在哪个时间段?
梁文道: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人很早,在1930年代苏联大清洗的时候就幻灭了;有的人是后来,冷战期间,像伯格或者萨特。而伯格是挣扎最漫长的,因为伯格很年轻的时候就认识东欧跑出来的艺术家,那批艺术家是为了躲避冷战期间东欧的那种恐怖统治而跑出来,他从跟他们的交往中,认识到东欧阵营的也就是苏联阵营的社会主义的问题所在。可是他直到1950年代年才正式跟那个东西砍断关系。
第二次大幻灭是什么时候呢?第二次是苏联垮台。苏联垮台为什么让他们那么难堪呢?虽然他们已经不喜欢苏联,也不喜欢东欧,不喜欢任何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任何实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他们对这个东西是有很大的距离感、怀疑、反感,甚至批判的,但是他们的处境又很尴尬。尴尬在什么地方?你们说你们是左派,现在有了左派的政权,依照马克思所规划的东西建造的政权。你是不是要那样呢?他们说我们不是。那你们是怎么样呢?这时候他们就开始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想象力。但是当年想象力这个说法还不完整,只有个别学者讲过,比如法兰克福学派里到了美国的马尔库塞,马尔库塞就讲单向度的人,老批判现在资本主义,使得我们的人变成单向度的人,使我们失去了想象力。这个想象力指的是什么?其中一点就是我们要对社会制度有想象力,我们不要以为现在看到的苏联就叫做马克思主义,你要想象出另一种不同版本的社会制度,它既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苏联式的、中国式的、东欧式的、古巴式的,我们可以想象另一种东西出来。
到了1989年,整个苏联阵营全垮掉,全球左派遭遇很大的打击,本来他们就不承认中国和苏联是他们觉得最好的社会主义形式,但是即便如此,大家都还在指责他们,你看你们的老祖宗完蛋了,你们怎么办。这时候就出现了福山那种历史终结论,就说人类历史的意识形态斗争的时期结束了,以后就是一条康庄大道,沿着这条康庄大道走就没问题了。在这个时刻底下,大家都发现新自由主义或者是市场经济,变成一种不可逃脱的视野与现实,大家都觉得经济的全球化是唯一的选择,市场经济是唯一的选择,全世界现在都走这条路。这时候,他们以前讲的那种想象力就变得更重要了:在现存的经济社会秩序之外,我们有没有能力想象一个不同于现在的生活方式?他们要重新号召这个。所以这里面最激进的,像齐泽克、巴丢,比较温和的,像英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柯亨,他们都在追求这个想象。而伯格跟霍布斯邦,比这些人年龄大多了,他真的是经历过两次西方左翼知识分子的打击而活下来的人。这就是这一群左派,尤其是英国左派里面的老人们的一个经历。
编 者:苏珊·桑塔格评价 ............

书籍插图:
书籍《我们在此相遇》 - 插图1
书籍《我们在此相遇》 - 插图2

以上为书籍内容预览,如需阅读全文内容请下载EPUB源文件,祝您阅读愉快。

版权声明:书云(openelib.org)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线非盈利图书馆之一,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便捷地了解我们的文明。我们尊重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如您认为书云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参考版权保护声明,通过邮件openelib@outlook.com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您的合理请求。 数研咨询 流芳阁 研报之家 AI应用导航 研报之家
书云 Open E-Library » 我们在此相遇 - (EPUB全文下载)